“所罗门断案”是不是欺诈断案?

2023-11-24 04:06

2023-11-24 04:36
算不上欺诈。
所罗门断案的故事,可谓孺妇皆知。大意是说有一次两个妇女争夺一个孩子的抚养权,僵持不下,两个妇女都坚称自己是孩子的母亲。断案进入僵持阶段,法官一筹莫展。然而所罗门突然下令把孩子杀掉,谁也别要了。这时有一妇人哭道别杀孩子,留下他,她愿意自己死,于是所罗门就把孩子判给了她。因为真正爱这个男孩的人绝对是不忍心将自己的儿子劈开的。
更多回答
所罗门断案的故事,可谓孺妇皆知。大意是说有一次两个妇女争夺一个孩子的抚养权,僵持不下,两个妇女都坚称自己是孩子的母亲。断案进入僵持阶段,法官一筹莫展。然而所罗门突然下令把孩子杀掉,谁也别要了。这时有一妇人哭道别杀孩子,留下他,她愿意自己死,于是所罗门就把孩子判给了她。因为真正爱这个男孩的人绝对是不忍心将自己的儿子劈开的。其中的智慧以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今人的眼光来看,并不足为奇。但是,如果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考察,三千多年前一个古人能掌握此种“技术”,所罗门国王确实是很卓越的。
这样类似的故事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的,以西游记为例,西游记里面有一集讲的是某一天,一个妖怪变成唐僧的模样,然而,唐僧的徒弟此刻谁也分不清哪一个是真正的师傅。于是,不知是谁出了一个主意要求这两个唐僧一起念紧箍咒。这时,其中一人面露难色,表现出非常心疼的样子。另一人则表现出暗爽的神态。于是,孙悟空掏出金箍棒,朝另一个“假唐僧”劈去。因为真正的师傅是绝不忍心自己的徒弟受苦的。
现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越来越重要。然而,在信海茫茫之中,如何设计一种机制去筛选、甄别显得尤为重要。以上举的两个例子,就是设计一种机制甄别虚假信息的成功范例。它源于对人性道德的基本假定。然而,如果被甄别者识破或者并不符合人性道德的基本假定,这一套机制显然是不能奏效的。如果那个不是孩子亲生母亲的妇女知道所罗门国王的用意或者那个是孩子亲生母亲的妇女是一个“行为不正常的疯子”,结果可想而知。上述陈述概括而言就是如何设置一个机制产生一种分离均衡的效果。
下面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形来说明这一个问题:

横坐标表示两人的悲伤指数,纵坐标表示判决结果的收益,C表示表现出悲伤的成本曲线,C1表示假母亲的成本曲线,C2表示真母亲的成本曲线,B表示判决结果的收益曲线。显然在给定的悲伤程度上,假母亲要装出悲伤的摸样其心理成本要更高,于是有C1在C2的上方。
基本假设:
1、所罗门的判断是其中一人悲伤指数达到y*,则将孩子判给他,否则,不将孩子判给他;
2、真假母亲有两种悲伤状态可以选择一种是漠然即悲伤指数为0,另一种是悲伤指数y*。
基本分析:对于假母亲而言,显然选择漠然要比选择悲伤更有效率,因为选择漠然的净收益a要大于选择悲伤的净收益b;同理,对于真母亲而言,显然选择悲伤要比选择漠然更有效率,因为选择悲伤的净收益c要大于选择漠然的净收益a;这样,理性的真母亲选择“哭道别杀孩子,留下他,她愿意自己死”,而理性的假母亲选择漠然。这也符合所罗门国王事先的分离均衡假定,于是分离均衡就形成了。真母亲最终获得了孩子的抚养权。
以上,只是最简单的考虑,如果所罗门的事先的悲伤指数y*向左或者向右移动,而两个妇女的成本曲线发生变化。原本产生的分离均衡很有可能被混同,这样,所罗门可能就要犯错误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