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七旬老人值守公用电话亭27年,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

2023-11-21 12:48

2023-11-21 16:42
老人对工作的坚守与责任感。九十年代的老人有着这样值守电话亭这样一份平凡的工作,但老人对工作的热爱与坚守却跨越了时间,时至今日没多少人会用这种电话亭,但老人依旧坚持,令人十分感动。
更多回答

78岁的沈玉琇在不足5平米的公用电话亭值守了27年,她说是丈夫临终前嘱咐她继续做下去的,她说,“我知道他的用意,是为了怕我孤独”。

在上海福州路614的弄堂口,有一间不足5平米叫做“智能公话站”的传呼公共电话亭,这也是上海最后一家传呼公共电话亭。

78岁沈玉琇已经在这里守了27年,她告诉记者,她之所以一直守在这里,是因为丈夫的遗愿,现在的公共电话亭其实已经不赚钱了,有时候甚至还会倒贴,但是,沈玉琇觉得自己还可以再守很多年,她知道,来打电话的人一定是需要帮助的人。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上海的每条弄堂口几乎都有一座传呼公共电话亭,当时人们主要用BB机来接收信息,机主就需要再到公共电话亭去进行回复。1993年,沈玉琇与另外4人成为了福州路614弄堂口传呼公共电话亭的值守员。

1996年,沈玉琇的丈夫不幸离世,临终前他叮嘱沈玉琇,无论赚不赚钱,都希望她能继续守着这个公共电话亭。“

沈玉琇说,丈夫主要是害怕她一个人孤独,在电话亭这还有人能过来说说话而,也能为大家服务。”沈玉琇的两个儿子都已成家不在身边,而她就独自一人住在电话亭附近的小区。

随着网络社会的飞速发展,来公共电话亭打电话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少,当初的值守员也只剩下她自己还守在这里。但她却觉着守在这里是件有意义的事,“这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窗口”,她在值守公共电话亭时,可以和邻里聊聊天,给路过的游客指下路,还能给年轻人讲讲公共电话的历史。

沈玉琇说,“现在打公共电话的人,都是需要帮助的人。”大多是年纪大的老人或是忘记带手机的居民、手机没电的游客等。

公共电话亭已经成为了一个年代的特殊符号,沈玉琇守住的不止是她的电话亭,而是一种对过去的情怀。

这个电话亭刚建成没多久,老人的丈夫就去世了。之所以经营到现在,老人完全是遵守自己和丈夫的约定,给自己留一个念想,不至于那么孤单。
七旬老人值守公用电话亭27年,这是老人与去世老伴的约定。老人的老伴希望用这种方式让其与人交流,希望老人不孤独。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