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冬至日以后天越来越长?

2023-02-05 17:27

反而越来越冷了呢。
2023-02-05 19:12
冬天是远日点,太阳给地球辐射弱,所以地球温度就低

冬至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时间点在每年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更多回答
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开始逐渐变长,正午太阳高度也逐渐升高。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

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全球热量分布变化。
2、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带动行星系的南北偏移。
3、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你好,冬至这天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这一天之后,白天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一直到夏至是另一个极端。
冬至是太阳直射地球南半球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时间最短,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半球自动,白昼时间越来越长,直至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