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现代思想史的写作能否落实在语言和语言之间所建构的“互译性”之初,落实在语言和语言之间相互碰撞、交融、冲突和翻译的历史过程中去研究?现代汉语本身即是这样一个过程的产物,现代思想史的写作亦然。那么,我们就不能不问:汉语和其它语言之间的所谓“互译性”是如何历史地建构起来的?
本书的研究重点,正是在语言和语言之间“互译性”的建构中生成的。它给我们留下大量的语言文字材料,为这种跨语际“认识论”的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和解读线索。
【作者简介】
刘禾,1990年获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1990-2001年任伯克利加州大学比较文学系和东亚系跨系教授及讲座教授(Magistretti Distinguished professor),现任由执根大学比较文学系和亚洲语言文化系跨系教授及讲座教授(Helmut F.Stern Professor)。1998-2000年任全美文学理论书奖(韦勒克奖)和文学史书奖(列文奖)两项大奖评委,现任美国比较文学协会董事。1997年获美国学界、艺术界最高荣誉之一的古根汉奖。英文学术著作有Translingual Practice(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5年),Token of Exchange(杜克大学出版社,1999年),即将出版有Semiotics of Empire哈佛大学出版社),中文著作有《语际书写》(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持灯的使者》(编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主播简介】
蟹墩儿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
人生的意义,人们向往的自由和公平的价值,人类文明的复杂冲突与未来趋势……这些让你困惑的大小问题,过去也困扰过韦伯、尼采、萨特等杰出的头脑。他们尽最大努力做出阐释...
书籍信息:这是刘擎老师的书里我比较喜欢的一部主播寄语:我们一起从这本深入浅出的书里面学到一丢丢东西。
前言:打开一本书,开始一次思想探索之旅想事儿的人:20世纪西方思想家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独特性在于,既能“做事儿”,又会“想事儿”。古今中外都有一些特别擅长想事...
由欧阳祯人老师本人亲自带领自己的研究生团队讲解六经之一的《礼记》。一句一句地讲。每周一、三、五日更新。目前准备的篇目是:《大学》《儒行》《中庸》《礼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