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拉文斯基C大调交响曲

穆拉文斯基《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

斯特拉文斯基

穆拉文斯基《柴科夫斯基第4、5、6交响曲》

诺灵顿《斯特拉文斯基·协奏舞曲、莫扎特·交响曲》

莫扎特C大调第34号交响曲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1908-1974)是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大卫,1908年生于俄国的敖德萨,他的父亲是具有犹太血统的音乐爱好者,母亲则是歌剧院的合唱队员,在父母的熏陶、感染下,5岁便跟随著名音乐教育家彼得·斯托利亚尔斯基学习小提琴,12...



这张专辑是普列特涅夫指挥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演奏柴科夫斯基的交响诗《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意大利随想曲》、交响序曲《1812年》、《哈姆雷特》和《曼弗雷德交响曲》等。俄罗斯的作曲家、指挥、管弦乐团的完美组合,得到的是纯...

为了纪念卡拉扬逝世三十周年,DG把卡拉扬与柏林爱乐在1975年十月到1979年二月间录制的柴可夫斯基六部交响曲(《斯拉夫进行曲》与《意大利随想曲》是1966年十月在柏林耶稣基督堂的录音),从原始的模拟讯号以24bit/96kHz重新后制,同时以四张CD与一张蓝光唱片完整收录。整体来说,卡拉扬的诠释富有生气而且活力十足,雄伟中具有浪漫的风格,慢板乐章的高潮扣人心弦。柏林爱乐高水平的弦乐更让演出锦上添花,是让人十分难忘的演出。

莫扎特第三十三交响曲,降B大调,K319,作于1779年,时值其母逝世回到萨尔茨堡后。全曲共4个乐章: 1,很快的快板,降B大调,奏鸣曲式。 第一主题由乐队开始呈示后,转向低音管与低音弦乐,中提琴与中提琴奏出断奏,发展告一段落后,小提琴才在F大...

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作于1788年。这是莫扎特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创作的三部最伟大的交响曲(6月26日完成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7月25日完成的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8月10日完成的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之一。该曲曾被人们尊称为“天...

《第二十九交响曲》的特色在于它结合了优雅、亲密、强烈的表达方式,以及卓越的作曲技巧。此曲乐风较其他萨尔茨堡交响曲更具装饰性,但意味深长的是,它也更具实质内涵。它的情感内涵并不容易确定,是此曲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莫扎特突破了传统惯例的限制...

柴可夫斯基( 1840—1893)的第五交响曲完成于1888年,这部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悲怆三部曲”(即第四、第五、第六交响曲)的承上启下之作。第五交响曲虽然没有标题,但是从保存下来的作者的创作笔记中可以看到,第五交响曲有着明确的标题性创作构思...







这张专辑是多拉蒂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奏柴科夫斯基《第一、二、三交响曲》;与匈牙利爱乐乐团合作,演奏俄罗斯作曲家安东·阿伦斯基《柴科夫斯基主题变奏曲》。《g小调第一交响曲“冬日的梦幻”》作品13,是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部大型作品,创作于1866年,是...




这张专辑是伟大的指挥家富特文格勒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这是个正统德国哲人版,真挚、深厚、凝重,因为是作曲家的缘故,所以中间有即兴发挥的冲破和谐的部分。他的演绎没有自怨自艾,没有哭天抢地,没有恐惧和绝望,...


莫扎特的《第三十六交响曲》,C大调,K425,标题为《林茨》,作于1783年。时莫扎特27岁,偕妻女访问林茨,受林茨杜恩伯爵的热情招待,受杜恩的委托而作,1783年11月4日在林茨首演。 共4个乐章: 1.序曲,慢板,C大调转主部为抖擞的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