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曲南音专辑2
粵語歌,粵聽粵好聽,希望大家喜歡。謝謝聆聽
“南音响起,犹如穿越到了千年之前,它悠远、多情、雅致……南音的音色仿佛古画,隐约浮现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伴着潺潺地流水声,奈何每一个音都是滑向消逝的,被唤醒的记忆没来由随之而去,寻寻觅觅中那深远的记忆来自何方?也许那就是我...
芳豔芬,1926年4月2日出生,原名周東仕,又名梁燕芳,出生於廣東恩平縣歇馬鄉南坑壟村,著名粵劇表演家,1952及1953連續兩年在香港報章《娛樂之音》主辦的「梨園三王」選舉中,獲讀者投票選為「花旦王」。自小家窮,由同鄉梁簪姑(梁元桂孫女)撫養,易名...
道不尽千古愁肠
曲目1爱歌2庵遇3白银飞叹4白玉红梅5百花公主6碧海狂僧7碧玉簪之并蒂花开8别馆盟9步步高10彩云追月11禅院钟声12沉醉东风13狄青闯三关14帝女花15帝女花庵遇16帝女花落花满天蔽月光17帝女花之哭父18帝女花之相认19刁蛮公主戆附马20赌仔自叹21多情君瑞俏红娘22...
本专辑是“粤韵悠扬进千家”继在百度,今日头条开设视频加简谱栏目后,又在喜马拉雅开的两个专辑之一(另一个专辑是“粤曲经典回放”)。将每日推出名家对唱独唱经典曲和最新曲目(如需看简谱,可到百度,今日头条观看)。喜欢粤曲的您又岂容错过?
廣東南音是流行珠江三角洲一帶的曲藝曲種,始於清末。包括:地⽔南⾳(通常算卦的⼈唱的,⼏乎絕跡,被視為南⾳的正宗)、戲曲南⾳(粵劇中的南⾳)、⽼舉南⾳(妓⼥唱的南⾳,已絕跡)。源於外省的南詞班且吸收江、浙的“揚州彈詞”等曲種的音樂經衍變、...
《粤剧粤曲》集了广东全省各大剧团的优秀剧目和香港、广西粤剧团体的优秀剧目,共300余段。《粤剧粤曲》是经过数载努力,在广泛搜集粤剧有史以来的各种影像、音像资料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细致的整理、编辑工作精选出来的,
粤曲在上个世纪20-40年代的鼎盛时期,诞生了张月儿、小明星、徐柳仙、张惠芳等"平喉四杰"。本文从四大平喉在民国时期的歌坛演出、唱片刻录、无线电台广播、粤曲选集辑录等方面对她们在民国期间的传播与接受情况进行了梳理,发现张月儿因其"谐曲鬼马"的风格契...
李寶瑩,順德大良人,著名粵劇花旦。她在香港長大,初時是業余唱家,五十年代踏足歌壇,以擅唱「芳腔」馳名,有「小芳艷芬」之譽,與黎文所、鐘麗蓉各自演唱芳腔、凡腔、紅腔而馳譽歌壇,合稱「藝壇三寶」。後期轉作職業粵劇藝人,投身電影,多演芳艷芬...
阮兆辉(英文名Franco),男,祖籍广东新会,出生于广东佛山,著名香港粤剧文武生演员。
任劍輝 (1913年2月4日—1989年11月29日),原名任麗初,又名任婉儀,出生於廣東南海西樵,畢業於廣州小學,中國粵劇演員。她自幼喜愛粵劇,廣州小學畢業後十四歲那年跟隨姨母小叫天(粵劇女小武)學習粵劇。得小叫天的引薦,跟從當時廣州先施天臺的全女班有...
麦炳荣(1915年12月19日-1984年9月30日)原名麦汉明,男,粤剧小生。他最初在「人寿年」当手下,后来转投「觉先声」(薛觉先主理的粤剧团),由配角升包尾小生,再升二帮小武,三十年代初已渐 露头角。 一九三四年,麦炳荣在「新生活剧团」当正印小生。三...
陈小汉,粤剧表演艺术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演员、“B腔”创始人。广东省台山市人,出生于戏剧世家,祖父、父母都是过去的粤剧名演员。2016年5月16日16时30分,在广州逝世。陈小汉出身于三代粤剧世家,11岁入行学艺,15岁初露锋芒,拜粤剧...
马香缎,女(1943-1987) 弦管名家。出身于弦管家庭,从小受父亲的传授,又师从多位名师,善弹琵琶。唱曲咬字清晰,做韵细腻深沉。1956年,中国唱片公司为其录制《远望乡里》《阿娘听囝》《孤栖闷》《泥金书》等六首曲。1960年,她考入泉州民间乐团(泉州南音乐团前身)。1978年后调入泉州市文化馆。1981年后随团访问香港、菲律宾,其后受新加坡湘灵音乐社聘请为南音教师。在海外任教中,自弹自唱自录“指谱”18套,归来后另与多位老弦友合秦录制 “大谱”13套。 ...
“南音指尾”通常由南音指套的末一节或二节奏起,除了用于南音活动开场“起指”清奏外,也经常作为“散曲”演唱。指套于清奏时虽不演唱,但旋律依字行腔,乐器演奏者依然于心裡默唱曲词,因此指套的学习必须要从扎实唱好曲词开始。
听南音 品弦管,泉州弦管
听南音 品弦管 南音伴奏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