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骆玉笙大鼓子

【非遗专区】京韵大鼓-骆玉笙

33215.3万
骆玉笙 88年

178577
京韵大鼓骆玉笙先生经典曲目

316万
骆玉笙京韵大鼓全集(珍版典藏)

骆玉笙(1914.8.31—2002.5.5),艺名小彩舞,她在70余年的京韵大鼓艺术生涯中,研习继承前辈的艺术成就,博采众家之长,以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努力,创立了以字正腔圆、声音甜美、委婉抒情、韵味醇厚为特色的 骆派 京韵,开拓了京韵大鼓艺术的新生面,达到了这一艺术形式的高峰;其代表曲目有《剑阁闻铃》、《丑末寅初》、《红梅阁》、《子期听琴》、《和氏璧》及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演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等;曾任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天津市文联副主席。

15823.4万
骆玉笙 早年

483.8万
骆玉笙 晚年

463.1万
[骆玉笙] 京韵大鼓 致敬大师

骆玉笙(1914年8月31日—2002年5月5日),1914年8月31日出生于江南地区,京韵大鼓演员,京韵大鼓“骆派”创始人。1918年,开始配合养父演出杂耍。1923年,开始学习京剧和京韵大鼓,并取艺名小彩武。1931年,正式开始演唱京韵大鼓;同年,将艺名改成“小綵...

735088
骆玉笙的骆派京韵大鼓和她的传人们

骆玉笙(1914.8.31-2002.5.5),艺名小彩舞,她在70余年的京韵大鼓艺术生涯中,研习继承前辈的艺术成就,博采众家之长,以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努力,创立了以字正腔圆、声音甜美、委婉抒情、韵味醇厚为特色的"骆派"京韵,开拓了京韵大鼓艺术的新生面,达到了这...

582万
【骆派京韵大鼓】 骆玉笙先生表演集

京韵大鼓,中国曲艺曲种之一。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属于鼓词类曲艺音乐。京韵大鼓主要流行于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华北及东北地区,是中国北方说唱音乐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曲种,同时在全国的说唱音乐曲种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

452万
【鼓曲名家】京韵大鼓-骆玉笙(小彩舞)

骆玉笙(1914年8月31日—2002年5月5日),艺名小彩舞,她在70余年的京韵大鼓艺术生涯中,研习继承前辈的艺术成就,博采众家之长,以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努力,创立了以字正腔圆、声音甜美、委婉抒情、韵味醇厚为特色的“骆派”京韵,开拓了京韵大鼓艺术的新生面,达到了这一艺术形式的高峰;其代表曲目有《剑阁闻铃》《丑末寅初》《红梅阁》《子期听琴》《和氏璧》及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等;曾任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

314.3万
骆玉笙1988年《曲坛荟萃》磁带

本批磁带是1988年出版的一套磁带,为骆玉笙演唱集,在数年前张伟先生用录音笔向磁带机内录了这批磁带,为广大曲迷保存了珍贵的资料,由于这批磁带在录制的时候有各方面因素导致录音显得特别慢,加上他的发行量异常的大,给人一种“骆派是老牛拉慢车”的感...

192万
骆玉笙1984年立体声录音合集

这是骆玉笙先生1984录制的立体声录音合集,曾于2003年发行,共5张vcd,前四张为上传的十四段唱段,最后一张为录像。

141.3万
瞎子戏,大鼓书

那些年瞎子戏走村窜镇晚上演唱,又能说又能唱 占卜 合婚 择日 拆八字 测吉凶 寻人 找物......那年冬天的一个傍晚,我们村来了唱瞎子戏的......

316521
大鼓妞

天资聪慧的山东女孩林雪梅随乡亲三伏逃荒流落北平,幸得被人们称作大鼓妞儿的女艺人靳大红相帮,引荐至“北弦王”金三省门下学唱大鼓。很快即学有所成,按照行内的规矩,艺徒头一次卖艺必须到妓院演唱,金三省带她来到八大胡同,“赏春楼”里的所见所闻令她大为震惊,妓女们与大鼓艺人供奉的竟然是相同的神祗,并亲眼见证了前辈章红宝的沦落,近距离地接触到了日本人。 白丫头为生活所迫,每日去妓院“串邪钵”。德晓峰借债务逼娶白丫头,其父老贵贪恋钱财,昧着良心把亲生闺女推进了火坑。金三省...

501.1万
河南坠子大鼓书

胡银花老艺人,河南坠子

23589.8万
大鼓短书

728353
绛州大鼓

111982
大鼓——张志云老师大鼓合集

大鼓——张志云老师大鼓合集

383126.1万
西河大鼓

3481.7万
西河大鼓

31871
大鼓书

410.5万
大鼓书

912.2万
西河大鼓

8111.8万
滑稽大鼓

        滑稽大鼓是京韵大鼓的一个支派。 约于1920年前后形成。其音乐唱腔基本上与京韵大鼓相同,但曲目内容全为滑稽可笑和寓意讽刺的故事,表演上也结合各种滑稽动作表情。唱腔以一板三眼的慢中板和有板无眼的紧板为主,必要时穿插一些一板一眼的板式,基本腔调有平腔、高腔、落腔、甩腔、起伏腔。        滑稽大鼓如京剧中的丑行,滑稽诙谐,但不能过火,否则矫揉造作,流于粗鄙庸俗,京剧生、旦两行名家辈出,丑行有一定造诣者则不多见。滑稽大鼓亦然,数十年来驰骋曲坛者,屈指不...

193.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