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日读通鉴记

白话读通鉴论

《读通鉴论》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史学论著的精品。贯通王夫之思想中的“经世致用”为主线的实事求是精神与“夷夏之辨”为主体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使得王夫之的著作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302.7万
《资治通鉴》|每日诵读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

5124
资治通鉴 读书笔记 战国篇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 战国篇

1034294
读书|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

1555143
少年读资治通鉴

3112.4万
史记故事•资治通鉴故事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编年体通史,作者司马光等历时19年编辑而成。

611.9万
读通鉴论-王夫之

《读通鉴论》是王夫之毕其一生心血,从69岁开始动笔写作在其逝世前才完成的一部史论。借引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载史实系统地评论自秦至五代之间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分析历代成败兴亡,盛衰得失,臧否人物,总结经验引古鉴今探求历史发展进化规律,寻求中国复兴的大道。全书约60余万字,分为50卷,每卷之中以朝代为别;每代之中以帝王之号为目,共30目;目下又分作一个个专题;另在卷末附有叙论四篇。该书文采飞扬,议论纵横,新见迭出,论点精到,堪称传统史论中最系统最精彩的杰作,同时也全面地反映王夫之...

1824万
我读《资治通鉴》

自去年五月计划全书阅读《资治通鉴》以来,截止2022年7月25日,已读到唐贞元十年794年,在继续阅读全书的同时,也整理一下自己浅层次碎片化的认知,感谢大家一如既往的关注与支持,也期待大家一起来分享阅读《资治通鉴》的趣闻趣事。

11632
王夫之:读通鉴论

《读通鉴论》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王夫之的一部史论名著,以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载史实为据,系统地评论自秦至五代的封建社会历史,分析历代成败兴亡,盛衰得失,臧否人物,引古鉴今,探求历史发展进化规律。全书议论纵横,新见迭出,堪称传统史...

2974.8万
零零后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三百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121745
少年读:资治通鉴

了解中国历史,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19333
《资治通鉴》讲读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自成书以来,历代...

61.1万
资治通鉴少年简读版

《资治通鉴》是一部“网罗宏丰,体大思精,为前古所未有”的史学巨著,是由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共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为目的,对治乱兴衰的原因进行分析与经验总结,具有极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对后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43842
雪刃带你读资治通鉴

探索从春秋末到唐末,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了解每个历史著名的节点,如三家分晋,标志着春秋正式结束,历史也正式跨入战国时代本专辑周三周六周日更新,敬请期待

13485
陈冠南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由北宋司马光主编,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本书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录了春秋战国至宋朝建立之前,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581009
茂才通鉴

1423.1万
续资治通鉴白话版(通鉴续集)

《续资治通鉴》二百二十卷,清毕沅撰。此书付刻未及半,毕沅生前仅初刻一〇三卷,毕家因贪污遭籍没而止,书稿散佚,桐乡冯集梧买得全稿补刻成二百二十卷。《续资治通鉴》跟《资治通鉴》有不少出入,《续通鉴》大量引用旧史原文,叙事详而不芜;仅有取舍剪...

3331.8万
国学11册《史记》《资治通鉴》

1410.4万
望小白 |《资治通鉴》笔记

《资治通鉴》真是“帝王的镜子”吗?周威烈王为什么封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智瑶明明一把王炸,为什么死无葬身之地?……世事变迁,历史轮回。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发生的事,都在历史上发生过,并在将来,继续发生……

934162
品读《资治通鉴》36讲

【内容介绍】提到《资治通鉴》,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与司马迁的《史记》被称为史学“双璧”。一千年前,北宋司马光作为《资治通鉴》的主编,带领一班人马,耗费十六年时间,潜心编著这部著作,目的是给当时的皇帝讲历史上的国家兴衰,...

367.2万
资治通鉴

能破局,万事成

361354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将十六朝1362年史事囊括无疑。书中描绘了战国至五代期间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秦、汉、晋、隋、唐等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刻画了帝王...

331308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2931.9万
资治通鉴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123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