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夏周李白

李白

15888
李白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131.9万
李白集

李白诗文集

8513.1万
子夜吴歌·夏歌 唐李白

子夜吴歌·夏歌唐代:李白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译文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苛花。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注释 子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唐书·乐志》:“《子夜吴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乐府解题》:“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李白的《子夜吴歌》也是分咏四季,这是第三首《秋歌》。并由原来的五言四句扩展为五言六句。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菡(hàn)萏(dàn):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回舟不待月:指西施离去之速,就在回舟的时候,月亮尚未出来,就被带邀而去了。这是夸饰的修辞手法。

13777
李白诗

395013
李白的诗

内容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被后人誉为“诗仙”。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321560
李白的诗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自信,潇洒,豪气,这就是诗仙李白! 我喜欢! 欢迎光临我的微信童书小店:何足道斋生的小店——葫芦弟弟童书馆的推广小店。 http://shop13288398.wxrrd.com/guide

163.3万
李白詩

9413.1万
李白的诗

315.2万
闲聊李白-中年后,重读李白

这是我的原创作品,最近几年跟着女儿一起重读李白的诗词,传记,文章。又重新打开了我对李白新的认识,在不断地研读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和我印象中完全不一样的李白。李白没有变,变的是我的年龄,我的理解,我的视角。在这里建立此专辑,希望可以和喜欢...

171526
跟着李白游中国丨跟着李白去旅行

你可能不知道写诗只是李白的业余爱好,李白一生大概玩遍了18个省,到过206个县,登过80多座山,浏览过60多条江河和20多个湖潭。。。。诗人中的“第一导游”,妥妥的。精心安排的游学日程,给你一个难忘的旅程。

38277
李白诗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我国最富盛名的唐朝伟大浪漫主义诗人。 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33万
28李白诗

李白是我国盛唐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作是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最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他的诗表现了唐代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并转向衰落时代的特点。

792615
诵读李白

564.9万
诗仙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房,爱饮酒作诗,喜欢交朋友。李白深受老庄列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

406880
李白传

391810
李白传

3155
李白传

节目主题:让大家了解李白的一生 适合谁听:5~15岁儿童内容重点:让大家理解文化和李白的一生

290
李白传

李长之经典代表作李白传记中的常青树探求诗仙李白的人生轨迹,追寻诗歌盛世的文化根基。依字行腔,依义行调。有声阅读,含章可贞!以吟诵通读中华优秀文化原典,以吟诵引领更深层次的自由阅读,以吟诵还原汉诗文最本真的读书声音!期待方家指正,以文会友...

383392
李白传

你想知道的关于李白的那些事儿,这里都有。要读懂上下五千年唯一的诗仙,看这一本就够了

3746
话说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北京大学教授李志敏评价:“李白之诗呼吸宇宙,出乎道;杜甫之诗德参天地,源于儒,皆至天人合一境界,故能出神入化。“《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192290
李白全集

以《李白集校注》为底本。

351489
李白传

26904
李白传

李白是在中国历来的诗人中受到人民普遍热爱的一位。李白的名字在我国人民中间是这样的通俗,提起他,很少有人不晓得。在戏里,有“太白醉酒”的戏;现在在乡间的酒店里还常见到“太白遗风”的招牌;在小说里,有最通行的小说《今古奇观》里的“李太白醉写吓...

5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