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徐悲鸿

【强烈推荐】本书是和央视合作的纪录片“百年巨匠 徐悲鸿”的同名文学作品,畅销两万多册。本书内容详细介绍人称“南黄北齐”的大师徐悲鸿的艺术人生。是一本了解徐悲鸿艺术人生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品味大师艺术人生,获益终生。【内容简介】《百年巨匠...

巴勃罗·毕加索(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毕加索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其一生,作品风格丰富多样,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的说法形容毕加索多变的艺术形式。史学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为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盛年的“黑人时期”、“分析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又称“立体主义时期”)...

我凝视窗外,凄伤地想起悲鸿十九岁时曾在这条路上,步行去上海寻找工作的情景。我仿佛看见他穿着蓝布长衫和戴孝的白布鞋,正顶着风雨,在泥泞的道路上低头走着……成串的泪水从我的眼眶中涌出来,我悄悄地靠着车窗哭了。

一个灰色时代的孤独文人,一个动荡年代的艰难生存者,一个中国绘画艺术的灵魂大师。


梅公子艺听就懂 —— 徐悲鸿...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以上图书设计精美,格调高雅,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图书馆装备陈列。

在传统与自由之间挣扎、行走在婚姻与爱情的边缘

徐悲鸿(1895—1953),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中央大学(49年更名南京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

了解一幅画,要了解一幅画背后的故事。了解一位画家,要抽丝剥茧、点滴累积,关于画家的所有值得了解的一切。我在循序渐进的了解徐悲鸿,欢迎你跟我一起走近大师,致敬伟人!


《徐悲鸿》照见世界|洞达学问|博览群书568

中国画的笔意加上西方素描的结构方式,徐悲鸿的这种画法前所未有,不仅画马是天下一绝,他还精通中西各门类的绘画,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绘画学习之路却异常坎坷……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从小受父亲影响、开始努力地学画、与父亲流浪卖画、担负家庭的重担等。

是真名士自风流古代士气,饱满民风,“是真名士自风流”,在民国是世相常态。民国的“士人们”待人文明而规矩,方圆自定,却也张扬不羁,一身傲骨,鲁迅、胡适、沈从文、徐悲鸿、蔡锷……如斯风流,恐怕难以再现。民国的女子们巾帼不让须眉,也是有烈性的...

胸含七窍玲珑,艺成四方皆惊。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艺术之路千难万险,他们都坚持走了下来,炼出一颗不染纤尘的匠心,攀上了旁人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峰。古有王献之写空十八缸水,今有艺术家数十年如一日。不论是书画艺术还是民间手工艺的大师,都要投入以十年记的苦功方得艺成。品味他们的艺术经历,体会艺术之路的艰辛。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汉族,湖南湘潭人,名璜,字萍生,号白石、白石翁、老白,又号寄萍、老萍、借山翁、齐大、木居士、三百石印富翁,中国近现代书画家、书法篆刻家。 徐悲鸿(1895—1953),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

如今的徐悲鸿已经是一个人人敬仰的名字。中国最有名的大画家之一;美术教育大家;中央美术学院的老院长;画《奔马》著称。然而这些名称之后的徐悲鸿,究竟是怎样的人呢?“因为在各种美术理论书籍中很难找到徐悲鸿先生所编写的《新七法》全文,现特附录于...

【内容简介】他在艺术道路上不懈追求,成就高尚师德和卓越功勋。他的“学习借鉴、洋为中用”的胸襟胆识和“继承传统、古为今用”的清醒意识,他在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的赤子之心,至今在华人世界影响深远。他已凝结成一种艺术现象,超出岁月而绵延无期。傅...

◆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创意好商机 —— 发现生活好创意,发掘大众创意好商机。在这一大批大师的命运以群像的形式被岳南“雕塑”出来后,一些学者又开始思考一个看似老生常谈的问题:为何 大师远去 之后 再无大师 ?

一八九五年,已被后辈作家称为“大师”的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梦想以一部戏剧征服伦敦。然而,他的第一部戏《盖·多姆维尔》首演即告失败。在失败的阴影下,亨利接受了爱尔兰贵族的邀请,在酒宴歌席中品味他人到中年的困顿,抚慰内心深处的创伤。 《大师》就从这里开始,一直写到一八九九年他的兄长威廉·詹姆斯去拉伊小镇探望他。在这四年里,他的生活相对平静,心底却波澜起伏。他时常怀恋他生命中重要的过客,她们以不同的方式在他作品和灵魂中留下印痕;他为自己的性取向而困顿不安;他回想自己的家庭、亲人对他人生的影响;他渴求温暖和慰藉,却刻意与人保持距离;他希望创造传世杰作,却时时遭逢绝望……这是亨利一生至关重要的心理转折点。 在托宾的同情而温婉的笔下,亨利·詹姆斯这位心理写作大师展示了他纤敏易感之心的横剖面,这正是他零落异乡、孤独一生的缩影。

《大师》是上海文广传媒集团真实频道以栏目形式打造的一个电视文化工程,是今人重读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构想,是我们与观众共同走近“大师”、感受伟大的一种尝试,是用敬畏和自信来打造艺术精品的一种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