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文氓君

文昌帝君

10247.1万
杜君立文集

这本书是《历史的细节》[1]中“机器的塑造”一篇的单行本,但重新进行了全面修订和补充,以使其更加完整。   “历史的细节”(包括《历史的细节》和《历史的细节Ⅱ》[2])虽然分两次出版,但其实是一本书。作为作者,我选择了马镫、轮子、弓箭、火药、船...

602.5万
商君书译文

因为家中养了一只狗,所以录音中出现犬吠,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53.1万
艾君文学专辑

艾君,社会学家、民俗学家、作家。山东青岛人,现为北京《工会博览》杂志社副主编、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乡土艺术协会理事、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北京写作学会常务理事、首都青年记者协会一届理事、北京杂文学会会员等。

374051
琦君散文集

351913
听王君讲作文

这部专辑呈现的是王君写作教学的十条路径——很像十口井。这些井,王君亲自测量过、挖掘过、品尝过。汩汩清泉,甘冽可口。希望更多的朋友一起挖掘,一起探索。

135.4万
为爱当垆卓文君

333865
君山夜话诗文

896.6万
琦君散文精选

本书精选了琦君的散文代表作。其散文以童真、母爱、亲情、友情、感恩等为主题,用细腻柔婉的笔致,精心筛选出典型的生活细节,捕捉人物心理的微处之处,构筑出个个至真至善、和乐敦厚的美好世界。历年来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及考题的篇目全部收录,特别适宜...

1335179
琦君散文精选

琦君散文中的人生感悟常常令人深思。她通过细腻的描写,触及到人生的真谛和哲理,展现了她对生命的洞见和反思。

662407
琦君散文精选

琦君,和林清玄齐名的著名台湾女作家,由于散文写作著称。代表作有《桂花雨》《橘子红了》等,其散文用至纯至美的文字写至真至善的情怀,一直以来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名篇《故乡的婚礼》《金盒子》《春酒》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258290
《商君书》原文

26838
琦君散文精选

阅读能够遇见更好的自己!配乐散文朗诵!感受霞秋之韵的天籁之音!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享受属于自己的静谧时光!

411671
琦君散文精选

琦君,与林清玄齐名的著名台湾女作家,尤以散文写作著称。本书收录了她最具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其中饱含了童年记忆、母女之情、亲情、友情等写情文章。琦君笔致细腻柔婉,善于精心筛选出典型的生活细节,捕捉人物心理活动的微妙之处,从而见出人性的深度。

509.3万
文昌帝君阴鸷文

广行阴骘,阴骘就是阴德,做善事。《阴骘文》是教我们止恶修善,不仅是在行为上要断恶修善,更要在我们心地上,在暗室屋漏当中要懂得规范自己,不可以产生恶的念头。

159.5万
重阳帝君五篇灵文

五篇灵文是一部道教经典。关于它的历史记载和现存记录不多,相传是赤莲真人所作,并有王重阳的注解版本。它记载的是炼丹药的过程。它共有五章,分别是玉液章、产药章、采药章、得药章、温养章。

106165
白话文商君书

商君书,农战,驭民五术。

264914

氓《诗经•卫风》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22331
君在路上【人文】

【遇见丽君】}背起行囊,追寻自己的信仰。渴望在尝试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每天早10点)

342304
文昌帝君阴骘文

269
文昌帝君阴骘文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多处提到《太上感应篇》及《文昌帝君阴骘文》,劝那些不信因果的人多多阅读。 《阴骘文》的社会导向作用是劝人行善积德,在《阴骘文》的观念中,人的道德行为与人生的命运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种善因必得善果,种恶因必得恶果 。如果说《感应篇》是以反面的惩罚为主,那么《阴骘文》则以正面的劝诱宣化为主。 “文昌帝君,于宿世中,心敦五常,躬奉三教,自行化他,惟欲止于至善。功高德著,遂得职掌文衡。恐末学无知,昧己永劫常住之性。因作文广训,示‘吾一十七世’之言,妙义无尽,谁测渊源?注解纵多,莫窥堂奥。致令上下千古,垂训受训,皆有遗憾,不能释然。”——印光大师 重刻《安士全书》序一 《文昌帝君阴骘文》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 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 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赐汝以福。 于是训于人曰: 昔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 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 救蚁,中状元之选; 埋蛇,享宰相之荣。 欲广福田,须凭心地。 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 利物利人,修善修福。 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 存平等心,扩宽大量。 忠主孝亲,敬兄信友。 和睦夫妇,教训子孙。 毋慢师长,毋侮圣言。 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 报答四恩,广行三教。 谈道义而化奸顽,讲经史而晓愚昧。 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 矜孤恤寡,敬老怜贫,举善荐贤,饶人责己。 措衣食,周道路之饥寒;施棺椁,免尸骸之暴露。 造漏泽之仁园,兴启蒙之义塾。 家富,提携亲戚; 岁饥,赈济邻朋。 斗秤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奴仆待之宽恕,岂宜备责苛求。 印造经文,创修寺院。 舍药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烦;点夜灯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济人渡。 或买物而放生,或持斋而戒杀。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 勿登山而网禽鸟,勿临水而毒鱼虾。 勿宰耕牛,勿弃字纸。 勿谋人之财产;勿妒人之技能; 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争讼; 勿坏人之名利;勿破人之婚姻。 勿因私雠,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 勿倚权势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穷困。 依本分而致谦恭,守规矩而遵法度。 谐和宗族,解释冤怨。 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眉睫。 常须隐恶扬善,不可口是心非。 恒记有益之语,罔谈非礼之言。 剪碍道之荆榛,除当途之瓦石。 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 垂训以格人非,捐资以成人美。 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 见先哲于羹墙,慎独知于衾影。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 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 百福骈臻,千祥云集, 岂不从阴骘中得来者哉?

15878
文昌帝君阴骘文

81.5万
商君书原文及译文

商鞅(公元前390~公元前338年),复姓公孙,名鞅。战国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后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病重时对魏惠王说:“公孙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又对惠王说“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公叔痤死后,魏惠王对公叔痤嘱托不以为然,也就没有照做了。公孙鞅听说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欲收复秦之失地,便携同李悝的《法经》到秦国去。通过秦孝公宠臣景监,商鞅三见秦孝公,提出了帝道、王道、霸道三种君主之策。只有霸道得到秦王的赞许,并成为秦国强盛的根基。前359年任左庶长,开始变法,后升大良造。公元前359年,正当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这时太子犯法,商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刑其太傅公子虔与老师公孙贾。秦孝公十六年(公元前346年),太傅公子虔复犯法,商鞅施以割鼻之刑。变法日久,秦民大悦。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前340年,率秦赵军败魏国公子昂将军,魏割河西之地与秦,将人民迁居至大梁,此时魏惠王大忿:“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卫鞅因功封于商十五邑。商君之法太过刻薄寡恩,设连坐之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尤其是军功爵制度,造成秦国贵族多怨。秦国公族赵良劝说商君积怨太深,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富,不宠秦国之教”,商鞅不听。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击郑,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

244458
原文版《商君书》

《商君书》论述了“强国弱民”。例如:《商君书》中有“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朴则强,淫则弱。弱则轨,淫则越志。弱则有用,越志则强。故曰:以强去强者,弱;以弱去强者,强。”能够战胜强敌、称霸天下的国家,必须控制本国的人民,...

24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