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十

此生幸得暇满船,自他须度生死海,故於昼夜不懈怠,闻思修是佛子行 贪爱亲眷如水荡,瞋憎怨敌似火燃,痴昧取舍犹黑暗,离家乡是佛子行 舍离恶境惑渐减,弃除散乱善自增,自心清净起正见,依静处是佛子行 长伴亲友须别离,勤聚之财必捐弃,识客终离客舍身,舍世执恋佛子行 伴随恶友三毒盛,闻思修德渐坏少,慈悲喜舍令退失,远离恶友佛子行 依善知识罪渐消,功德增如上弦月,珍视智慧圣导师,重於自身佛子行 自身仍陷轮回狱,世间神祇能护谁,应依殊胜无虚者,皈依三宝佛子行 诸极难忍恶趣苦,世尊说为恶业果,纵须舍命为代价,亦不造罪佛子行 三界乐如草头露,均属刹那坏灭法,不变无上解脱道,奋起希求佛子行 无始劫来慈悯恩,诸母若苦我何乐,为度无边有情故,发菩提心佛子行 诸苦源於贪己乐,诸佛生於利他心,故於自乐与他苦,如实修换佛子行 纵他因贪亲盗取,或令旁人夺我财,犹将身财三时善,回向於彼佛子行 我虽无有何罪过,竟有人欲断吾头,然以悲心於诸罪,自身代受佛子行 纵人百般中伤我,丑闻谣传遍三千,吾犹深怀悲悯心,赞叹他德佛子行 若人於众集会中,揭我隐私出恶言,犹视彼如善导师,恭敬致礼佛子行 护养於他若己子,其反视我如仇敌,仍似慈母怜病儿,倍加悲悯佛子行 其若等同或低劣,心怀傲慢侮蔑我,吾亦敬彼如上师,恒常顶戴佛子行 纵因贫困受轻贱,复遭重病及 [2] 魔障,众生罪苦己代受,无怯儒心佛子行 虽富盛名众人敬,财宝等齐多闻天,犹观荣华无实义,离骄慢心佛子行 若未降除内瞋敌,外敌虽伏旋增盛,故应速以慈悲军,降伏自心佛子行 三界欲乐如盐水,渴求转增无餍足,於诸能生贪著物,即刻舍离佛子行 诸法所显唯自心,性体本离戏论边,不著能取所取相,心不作意佛子行 遭逢欣喜悦意境,应观犹如夏时虹,外象美丽内无实,舍离贪执佛子行 诸苦犹如梦子死,妄执实有极忧恼,故於违缘逆境时,当观虚妄佛子行 为求菩提身尚舍,身外物自不待言,布施不盼异熟果,不求回报佛子行 无戒自利尚不成,欲求利他岂可能,故於世乐不希求,勤护戒律佛子行 欲积福善诸佛子,应观怨家如宝藏,於众生舍瞋恶心,修习宽忍佛子行 见求自利二乘士,勤修行如救头燃,利众生为善德源,欢喜精进佛子行 甚深禅定生慧观,摧尽业障烦恼魔,知已应离四无色,修习静虑佛子行 五度若无智慧导,菩提正觉难圆成,认知三轮实体空,智巧合一佛子行 若不省察己过错,披佛外衣行非法,故当恒常行观照,断除己过佛子行 我因烦恼道他过,减损功德徒退转,故於菩萨诸缺失,切莫议论佛子行 因求利敬起争执,闻思修业渐退转,故於亲友施主家,舍弃贪恋佛子行 粗言恶语恼人心,复伤佛子诸行仪,令人不悦之恶口,舍弃莫说佛子行 烦恼串习难对治,觉智之士正念持,贪瞋痴心初萌起,即时摧灭佛子行 无论何时行何事,应观自心之相状,恒系正念与正知,成办利他佛子行 由此精勤所修善,为除无边众生苦,咸以三轮清净慧,回向菩提佛子行

本专辑为《乾隆版大藏经》其中一部经。《乾隆版大藏经》为清代官刻汉文大藏经,是在明朝《永乐北藏》基础上编较而成的,全藏共分正藏和续藏两类。正藏共485函,以千字文编号,从“天”至“漆”,分为大乘五大部经、五大部外重单译经、小乘《阿含经》及重单...

本专辑为《乾隆版大藏经》其中一部经。《乾隆版大藏经》为清代官刻汉文大藏经,是在明朝《永乐北藏》基础上编较而成的,全藏共分正藏和续藏两类。正藏共485函,以千字文编号,从“天”至“漆”,分为大乘五大部经、五大部外重单译经、小乘《阿含经》及重单...

本专辑为《乾隆版大藏经》其中一部经。《乾隆版大藏经》为清代官刻汉文大藏经,是在明朝《永乐北藏》基础上编较而成的,全藏共分正藏和续藏两类。正藏共485函,以千字文编号,从“天”至“漆”,分为大乘五大部经、五大部外重单译经、小乘《阿含经》及重单...

本专辑为《乾隆版大藏经》其中一部经。《乾隆版大藏经》为清代官刻汉文大藏经,是在明朝《永乐北藏》基础上编较而成的,全藏共分正藏和续藏两类。正藏共485函,以千字文编号,从“天”至“漆”,分为大乘五大部经、五大部外重单译经、小乘《阿含经》及重单...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唯识”的意思,是唯有心识、外境不是真实有。这个见地,是跨入空性的第一步,待外境空了,当然能缘外境的心也不必要了,这样能所双亡,不就很自然达到空了吗?最后,连空也不执着,真心就现前了。是不是很容易?修行本来很容易,卡就卡在外境空不了!因...

南怀瑾老师的讲座《南禅七日》推荐此文比学习背诵一千部《金刚经》还厉害。原文如下:平旦寅,狂机内有道人身。穷苦已经无量劫,不信常擎如意珍。若捉物,入迷津,但有纤毫即是尘。不着旧时无相貌,外求知识也非真。日出卯,用处不须生善巧。纵使神光照有无,起意便遭魔事扰。若施功,终不了,日夜被他人我拗。不用安排只么从,何曾心地生烦恼。食时辰,无明本是释迦身。坐卧不知原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认声色,觅疏亲,只是他家染污人。若拟将心求佛道,问取虚空始出尘。禺中巳,未了之人教不至。假饶通达祖师言,莫向心头安了义。只守玄,没文字,认着依前还不是。暂时自肯不追寻,旷劫不遭魔境使。日南午,四大身中无价宝。阳焰空花不肯抛,作意修行转辛苦。不曾迷,莫求悟,任尔朝阳几回暮。有相身中无相身,无明路上无生路。日昳未,心地何曾安了义?他家文字没亲疏,勿起功夫求的意。任纵横,绝忌讳,长在人间不居世。运用不离声色中,历劫何曾暂抛弃。晡时申,学道先须不厌贫。有相本来权积聚,无形何用要安真。作净洁,却劳神,莫认愚痴作近邻。言下不求无处所,暂时唤作出家人。日入酉,虚幻声音终不久。禅说珍羞尚不餐,谁能更饮无明酒。没可抛,无物守,荡荡逍遥不曾有。纵尔多闻达古今,也是痴狂外边走。黄昏戍,狂子施工投暗室。假使心通无量时,历劫何曾异今日。拟商量,却啾唧,转使心头黑似漆。昼夜舒光照有无,痴人唤作波罗蜜。人定亥,勇猛精进成懈怠。不起纤毫修学心,无相光中常自在。超释迦,超祖代,心有微尘还窒阂。廓然无事顿清闲,他家自有通人爱。夜半子,心住无生即生死。生死何曾属有无,用时便用没文字。祖师言,外边事,识取起时还不是。作意搜求实没踪,生死魔来任相试。鸡鸣丑,一颗圆光明已久。内外接寻觅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不见头,又无手,世界坏时渠不朽。未了之人听一言,只这如今谁动口。

《事师五十法颂》的五十个颂词分别介绍了诸佛是如何成佛的、弟子应该如何观察得道上师、得道上师需要具足的法相是什么、作为弟子应该具足什么样的根器、弟子应该如何相应得道上师,直到最后如何解脱成佛。

目 录前言一、唯识思想的分系二、有关本颂甲、唯识相(显示世间现象及其法则)壹、总标:万法唯识(一切现象皆是心识活动之展现)一、颂文大意二、颂文简释三、诸识所喻及其安住处四、中观问难弍、唯识三能变(心识结构及精神活动现象)1、 异熟能变(第八...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进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

名闻遐迩的《牧牛图颂》是以自己的修行体验,来说明修学的方法和历程。普明禅师所作的《牧牛图颂》,是由一条黑牛逐渐地变成白牛,先从头角,然后牛身,最后尾巴。

《法句经》法句,或译法迹。法,是佛弟子所行与所证的。迹,是形迹,足迹。依足迹去寻求,可以得知所到的地方。引申此义,聚集多「名」,能因此而圆满的诠表意义。从生死无常之苦入手,打破一般人对现存世界的种种看法,尤其是对这现象作出的价值判断,最...

唐思鹏先生一生勤于佛法研究、修持与教学,留有大量著作、讲义及授课录音,个人著述有近300万言,其中已在海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佛学专著十余部,如2005年华文出版社六卷本《唐思鹏论著集》一套,其中包括《辩中边论疏义》、《唯识三十颂疏义》、《般若经新...

原本只有颂这首歌,那是一个童话,后来这个童话又变成了一首歌,一个梦,一次狂欢和一次重逢。

《颂》是《诗经》的组成部分。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合称“三颂”。

17世纪的荷兰绘画作为西方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历来受到包括黑格尔在内的西方学者的关注。托多罗夫在《日常生活颂歌》里评述了荷兰风俗画所产生的独特的历史背景,探讨了有关17世纪荷兰绘画的几种主要阐释模式,并分析了其文化与伦理的内涵。



我是新凤雅颂



《橘颂》 文/姜从舜 七月流火, 八月稻香, 九月橘黄。 屈乡大地 《橘颂》飘扬 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看啊,仰首满山是橘黄 闻啊,低头满湖是橙香 汲取了阳光雨露 日月之精华, 橘橙的味道在屈乡大地 升华流淌。 那是屈子大地奉献予人类的坚强, 那是花蕊盼望已久的成长, 终于在金色的秋季挂满片片金黄。 洋洋洒洒,娉娉婷婷, 以三峡神女的姿态 走进千户万家。 撒满一世界的芬芳。 看啊,看啊! 看那金冠帔霞的高山雾峡, 看啊,看啊! 看那湖水堤岸梯田坡坝, 到处升腾的都是橙香。 那是大地母亲的馈赠, 美丽我家乡, 助我挺胸高昂, 天地间任我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