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秀宗

折杨柳 / 和练秀才杨柳唐代: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译文及注释译文沿着河岸依依行走,河边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细嫩的长条,这不禁勾起了我这个将行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意,于是我停下马来,请送行的您帮我折一枝杨柳吧。只有春风最懂得珍惜,仍然多情地向我手中已经离开树干的杨柳枝吹拂。注释和练秀才杨柳:诗题一作“折杨柳”,乐府歌曲,属横吹曲。曲尘丝:指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尘:一作“烟”。向:一作“肯”。

黔之驴作者:柳宗元原文 黔之驴(1) 黔无驴,有好事者(2)船载以入(3)。至则(4)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5)大物也,以为神(6)。蔽林间窥之(7)。稍出近之(8),慭慭然(9),莫相知(10)。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11),远遁(12),以为且噬己也(13),甚恐。然往来视之(14),觉无异能者(15)。益习(16)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17)。稍近(18)益(19)狎(20),荡倚冲冒(21),驴不胜(22)怒,蹄(23)之。虎因(24)喜,计之(25)曰:“技止此耳(26)!”因跳踉(27)大阚(28),断其喉,尽其肉,乃(29)去(30)。

伍冲虚、柳华阳合著的《伍柳仙宗》是明清以来在道教丹道界最负盛名的丹经,近代修炼丹道者无不深研该书作为实修指导手册。伍、柳著述原本各自独立刻印成书,至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邓徽绩感伍、柳之书“条分缕晰,不厌求详,不惟读者易解,且可使修炼家...


散发诗意和禅思的茶道经典,读懂茶事美学和日本传统文化精髓。日本民艺之父,著名美学大师柳宗悦经典传世之作。


柳宗元经典文章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目录:驳《复仇议》、...

浓缩八大家风雨人生,风雅与深情,旷达与忧伤,天下雄文,品鉴不朽华篇,青少年心灵成长阅读精品。更多经典请见微信公众号:JDSH80(经典守候)

中学课本收录了一篇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游记散文《小石潭记》,这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的八篇游记之一。这八篇游记被称为“永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


渔翁唐代: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译文及注释译文渔翁晚上停船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旭日初升,云雾散尽四周悄然无声,渔翁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注释傍:靠近。西岩:当指永州境内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汲(jí):取水。湘:湘江之水。楚:西山古属楚地。销:消散。亦可作“消”。欸(ǎi)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唐时湘中棹歌有《欸乃曲》(见元结《欸乃曲序》)。下中流:由中流而下。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一般是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苏轼《书柳子厚〈渔翁〉诗》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严羽《沧浪诗话》从此说,曰:“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然刘辰翁认为:“此诗气泽不类晚唐,下正在后两句。”此后,关于此诗后两句当去当存,一直有两种意见。

《工艺之道》阐述了何谓工艺之美、何谓正宗的工艺、人们对工艺的误解以及工艺的未来发展,是柳宗悦先生最早的关于工艺性质的论文集。日本至今保留着鲜明的民族传统与手工技艺,柳宗悦先生功不可没。他提出“民艺”的概念,努力改变人们崇尚美术而轻视工艺...


配音小视频


真正的茶人,就应当以创作家自勉。就眼力来说,无边的自由是最重要的。如今大多数茶人所缺乏的,就是这种自由,茶境,与简素之德的缘分极深,而与骄奢却是无缘的。茶道也是清贫的教海。————柳宗悦


琴书《彭孝宗访母》共4集,由武秀英老师演唱。每集大约60分钟,


发布配音秀配音作品。

一些个人作品案例,包括作业,试音等

各种配音片段的练习

声音如戏,声动人心,欢迎来收听我的配音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