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维特根斯坦(下)《哲学研究》:语言就是一场游戏吗?

36.2维特根斯坦(下)《哲学研究》:语言就是一场游戏吗?

00:00
19:18

《哲学研究》

作者:(奥地利)维特根斯坦

推荐译本:李步楼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维特根斯坦(下)《哲学研究》:语言就是一场游戏吗?


一.       引子


今天课程一开始,我先要给大家说个来自相声的段子。可能有不少朋友听过这段相声,那就是马三立的逗你玩


有一家人家,住的是平房。有一天只有妈妈和她的小孩在家。小孩不大,也就是五岁的样子。所以,妈妈教这个小孩说,我屋子里干活,如果外边有人来,你就问他叫什么名字,然后来告诉我。小孩说,诶,我知道了。


没想到,这一天有一个小偷,院子里晾着衣服,被小孩儿小孩儿问他你叫什么,贼回答说我叫逗你玩儿”于是,孩子跑进屋子里去告诉妈妈,院子里有个人。妈妈问是谁,小孩儿回答说:“逗你玩儿”……


妈妈以为孩子真的在和她闹着玩,就没有当一回事儿。


这样反复了几次之后,妈妈来到院子里,发现贼已经跑了,晾着的衣服已经被偷走了很多。她这才恍然大悟。


为什么要讲这个段子呢?我们依然要讨论语言的本质问题。


上一次课程里我们讲了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尤其着重介绍了语言图像论。那么在这段马三立的相声里“逗你玩”符合语言图像论吗?语言除了如实描述世界之外,还有其他作用吗?


今天我们就要来阅读维特根斯坦的后期代表作《哲学研究》。


 

今天的课程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首先,我们来概括介绍一下,维特根斯坦的生平片段和精神特征。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维特根斯坦为什么要推翻自己早期的语言观念。


紧接着,我来着重介绍一下,维特根斯坦后期著作《哲学研究》中的语言游戏论。


最后,我们来介绍一下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论证。



二.       维特根斯坦其人


英国小说家毛姆,曾经写过一本第一人称的长篇小说《刀锋》。小说里面的主人公拉里是一个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飞行员。战争结束后,他不愿意找工作,也不愿意读书,而是想探求人生的终极意义。之后他周游全世界,来到了印度,学习印度的哲学。于是,他参透了人生,决定把自己的财产分给亲友,自己则回到美国当一个出租汽车司机。


我为什么要提这本小说呢?


因为毛姆写这本小说,直接参考了维特根斯坦的一生,只是做了一定的文学创作和修改。


维特根斯坦的一生和毛姆笔下的拉里非常相似:他是一个典型的欧洲大陆富二代”。但是,他对功名利禄没有任何追求。


他一直在探求世界的真相,还有一直在寻求人生的真理,而且一直在漂泊。他也将自己的财产散尽,一个人过着清苦的日子。维特根斯坦一生中还当过隐士、园丁、乡村小学教师和看门人。


 

1899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出生在一个富商家庭里。他的父亲是奥地利著名的钢铁大王卡尔·维特根斯坦。


如果大家到维也纳旅游的话,可以去参观著名的分离派美术馆。这个美术馆曾经维特根斯坦家族资助的


路德维希是家中八个子女中最小的一个。十四岁之前,他一直在家里受教育。


自小就接触了维也纳一流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其中有勃拉姆斯和马勒。分离派艺术家克里姆特曾经维特根斯坦的姐姐玛格丽塔·维特根斯坦画过肖像


维特根斯坦曾经和阿道夫·希特勒在实业中学同班网上还有一张流传颇广的照片。不过两个人并没有多少交往。


不过,这个家族的男性似乎一向被自杀倾向所诅咒他的三个哥哥先后自杀。维特根斯坦自己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时不时地有自杀的念头。


 

维特根斯坦是一个真正的天才”。在他感兴趣的几乎所有领域都能很快就有灵感,但绝对不是半吊子,而是能够很快触及巅峰。


他年轻时代曾经有志学习物理但因为他崇拜的波尔茨曼自杀而放弃,后改学机械想成为一个航空工程师。但是认识了罗素之后,他决定学习哲学。


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的相识也颇为创奇


维特根斯坦1908年第一次去英国,最初想学航空学,后来转向数学。1912年,维特根斯坦在剑桥找到罗素,问他:如果我是傻瓜,就去当飞行员;如果我不是傻瓜,我就想当哲学家。


罗素只读了一页他写的东西,就说,你还是来学哲学吧。罗素后来回忆说:与维特根斯坦相识,是他一生中最为激动的思想经历之一。


上一次课程里介绍过,维特根斯坦在一战中被俘。在战俘营里写完了《逻辑哲学论》。这本书是维特根斯坦生前出版过的唯一一本哲学著作。当然,他在奥地利当乡村教师的时候,还为学生编过一本词典。


维特根斯坦绝对不是一个典型的学者:虽然一辈子只出版过一本书,但每天都坚持写下了大量的简短的思考的笔记——非常类似字条。没有注脚,没有参考文献。《哲学研究》就是在此基础上编辑起来的一本书。


 

他也毫无疑问是一个怪人。他非常接近人们头脑中想象的那种怪胎”:不近人情,几乎没有朋友、神经质。


维特根斯坦家在剑桥的里只有四件家具:床、桌子、椅子和帆布椅,其他装饰品都要求被拿走。


学生回忆说,维特根斯坦喜欢在浴缸里洗碗。


但他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他的学生说他“憎恨一切矫揉造作和伪善。(回忆维特根斯坦,24


维特根斯坦对自己苛刻,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二战期间,学生马尔康姆去看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做菜给他吃,问他好不好吃。马尔康姆说不好吃。


于是维特根斯坦很生气地说,只要对他来说够好了,那么对其他人也就够好了。


他虽然担任过剑桥的哲学教授,但一直并不以教授自居。他总是穿一件法兰绒运动衫。经常在自己家里或者朋友的房间里上课。没有讲稿或笔记,讲着讲着突然陷入一个人的思考状态。如果想不出来,他会骂自己我真是个傻瓜!或者你们的老师糟透了等等。


维特根斯坦还买了一个保险柜放置自己的手稿和笔记,但又希望有人可以在他死后销毁所有的著作。很少有哲学家拥有如此传奇的一辈子,以及特立独行的人生。



三.       转变和颠覆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出版后,当很多哲学家对采取了顶礼膜拜的态度


逻辑实证主义的一些学者甚至千方百计要找到处在隐居状态的维特根斯坦。


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突然否定了自己前期的思想。他意识到自己对语言犯下了巨大的错误。


《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的认为,所有的语言都有一个明确的逻辑结构。


按照《逻辑哲学论》的看法,凡是不能被图示的东西,要么是无意义的东西,要么是无谓的东西,也就是不可说的、而必须保持沉默的。当中最为神秘的就是语言和世界的同构性本身。


在今天课程一开始所讲的马三立的相声“逗你玩”这个故事里,“我叫逗你玩儿”这句话,在逻辑学家看来,显然是一个假命题。


但是那个小偷显然是一个语言高手,他用这句话起到了误导和欺骗的作用。


而且在小偷所说的“我叫逗你玩儿”这句话,和小孩儿回答他妈妈的话:“逗你玩儿”之间,并不存在同构关系。


如果你不明白小偷的意图,也不了解小孩的无知,那么“逗你玩”这句话根本无法构成一个图像。



维特根斯坦为什么会否定自己前期的语言图像论呢?这很可能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关。


在20年代过几年时间的奥地利乡村小学老师。在面对一群熊孩纸之后,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的想法彻底改变了。


此前,维特根斯坦所思考的语言非常接近一个逻辑学家或工程师的语言,简单明了直截了当。


但是有一次,在剑桥的一位意大利经济学家在和维特根斯坦讨论哲学的时候,向他竖起了中指。然后问他,这个手势的逻辑结构是什么。维特根斯坦无言以对,他自己回忆说,那一刻他感觉是一棵被砍光了枝条的书


前期他仅仅关注到了语言的一个方面,也就用来描述世界的方面;并不是所有的语言都有明确的逻辑结构。


但语言其实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用来改变世界更简单地说,我们用语言来做事情。


后来的哲学家把语言的这两种功能分别称为:世界朝向语言和语言朝向世界。


例如老师给小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请到一家便利店,记录冷柜里的冰激凌种类——这就是第一种情况,世界朝向语言,或者说用语言来描绘世界;


但是也可以反过来,我们在家里写了一张购物清单,然后按照购物清单到超市里买东西。这就是语言朝向世界的例子。


在后期代表作《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一上来就反对前期的语言图像论:语言不仅仅有描述性用法,还可以用来做事


例如工匠让他的徒弟递一个恰当的工具:锤子!”这绝对不是在描述一个事实,而是要求徒弟把锤子递给他。


 

四.       语言游戏论和家族相似


在《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语言游戏languagegame)概念这里的游戏并没有不严肃或者搞着玩的意思。


在德语中的spiel和英语中game都表示游戏。但是西文中的游戏意义比较宽泛,像打牌、下象棋、挑格子、躲猫猫等都是游戏。例如我们明白象棋中的马是什么?就是要了解它的规则和用法。马就是先走直一格,在斜走一格的棋子,而且在中国象棋里还有“拐脚”一说。


语言和语词的意义取决于在一定语境中的用法和规则。换句话说,一个句子仅仅是一个语言游戏中的部分。而且,语言不是一个统一的意义系统,它的形式是极为多样的。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能给游戏一个明确的边界。语言的言说乃是某种行动的一部分,或者某种生活形式的一部分。语词就好像是工具进一步来说言语即行为”。


 

这样,维特根斯坦完成了从理想语言向日常语言的过渡。理想语言简单、明确,日常语言虽然含混也非常丰富。


语言的用法包括,演戏、唱歌、猜谜、开玩笑、讲故事、翻译、请求、感谢、谩骂、打招呼、祈祷等——并不都是命题,也没有一致的本质。(哲学研究,23


因此,维特根斯坦提出了家族相似”概念什么是家族相似呢?


一大家子人如果相互有血缘关系的话,他们一定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例如眼睛、鼻子和嘴巴。有的人两两相似,但是却很难找到一个家族里所有人都有的特征。也就是说,在一个大类中,没有什么共同的本质。其实不仅语言是这样的。


例如,我们可以问一个问题:水果作为一个大类,是否具有共同的本质呢?香蕉和苹果有共同点吗?


维特根斯坦提出了一种反对本质主义的看法。



五.       “私人语言”问题


维特根斯坦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有一根绳子绕着地球的赤道,如果将绳子接长10米,绳子会高出地表多少?


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说,这几乎测量不出来。


但其实正确的回答是:高出大约15厘米。大家可以拿出笔和纸来画一下。


维特根斯坦认为,这就是哲学上的那种错误——我们被一种图像所迷惑。(回忆维特根斯坦,47


 

所以,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哲学就是要防止和澄清语言的误用。就好像要把苍蝇引出捕蝇瓶。——哲学就是对哲学语言的治疗!


他说:“一个人陷入哲学的混乱,就像一个人在房间里想要出去又不知道怎么办。他试着从窗子出去,但窗子太高。他试着从烟囱出去,但烟囱太窄。然而,只要他一转身过来,就会看见房门一直是开着的!”(回忆维特根斯坦,45


澄清语言误用的一个经典例子是“私人语言论证”这是《哲学研究》中的一个例子,所谓私人语言是用来描述一个人内在经验的语言——一个人独自编写用来指向纯粹内在意识的。


例如,一个人像鲁滨逊那样遭遇海难漂到了一个小岛上。他决定不再用以前学到的语言来描述事情。例如今天他牙疼,就用wangwangwang来描述这种牙疼。


但是,维特根斯坦提出这个思想实验,想说这种私人语言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原则上他缺乏经验标准,也就根本谈不上什么遵守规则。


例如这个在荒岛上的人过了一个月翻开自己的日记本,看见上面写着某年某月wangwangwang,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并不是因为记忆有限,而是根本没有规则。


因为一般语言,你可以指着一个杯子叫它鞋子,只要你周围的人都遵守这个规则就可以了。而一旦你违反了这个命名原则,别人立刻就会纠正你——这不是杯子,而是鞋子。


遵守规则必须是公共的,换言之,任何语言的用法也都涉及公共。而一个人的私人语言在原则上不可能的,因为它不可能有一套规则。


六.       结尾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理论中,不可说的东西其实很少了。更重要的是要有意义地说,保持沉默之余还要开始行动。


人一方面要追求思想表达的明晰性,另一方面不要放弃生活的丰富和多样性。


据说维特根斯坦有点口吃。这样一个口吃的人居然成为了20世纪最伟大的语言哲学家。但是他并没有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哲学家。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里写过这样一句话:天才并不是追梦者,他们是被梦想击中的人。成为天才,是他们的责任。维特根斯坦就是这样一个天才。


1939年,维特根斯坦接任了摩尔在剑桥大学的教授席位。二战爆发后,他在一个医院当看门人。


1949年,维特根斯坦被查出患了癌症。


1951年4月去世。


维特根斯坦临终的最后一句话:“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好的,我来总结一下今天的课程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概括介绍了一下,维特根斯坦的生平片段和精神特征。


然后,我们来看了一下,维特根斯坦为什么要推翻自己早期的语言图像论。


紧接着,我来着重介绍了,维特根斯坦后期著作《哲学研究》中的语言游戏论。


最后,我们来介绍了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论证。



好,现在我想提出本周课程的问题,你可以举出一个有意思的语言游戏吗?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踊跃打卡,并回答问题。我将在本周日对大家的回答做出点评。也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在本周的课程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和困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唯我独标

    口字旁加一个舍字念啥?

  • 1396040dgiq

    为什么现代的中国没有出现伟大的哲学家?

    追寻彼小星 回复 @1396040dgiq: 你以西方哲学为底板,中国近代就没有哲学家,如果要算上中国的哲学,那么章太炎等都算

  • KK_WILSON

    有个字怎么念都会念错

    复旦郁喆隽 回复 @KK_WILSON: 什么字啊?

  • 面条三

    语言游戏论的概念很好地解释了文学、日常语言,也可以描述思辨语言,这些都可以理解为对规则的操作。维特根斯坦如果生在今日,不知道他会怎么解释机器思维,或者他能通过语言哲学提出一些让机器具有人类心灵的方法。 有一本科幻小说《你一生的故事》,作者特德·姜,讲述了一帮外星人来地球教外星语的故事。我们人类的语言,不管什么文化的,在本质上都是同构的,这反应为我们思维结构的相似性。而外星人使用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方式,也因此拥有与人类迥异的认识与思考模式。小说认为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就是源自于语言结构的局限性,借助外星语的循环与并置式思维,可以预测未来。不知道以维特根斯坦的智商是不是能构造一种类似的语言。

  • 差不多zoey

    觉得是语言中“你、我、他”类似的代词,本身没有明确的指向,但在语境中又可以非常具体。A:你跟着我!B:你跟着我说!。A:我让你跟着我说! B:我是跟着你说啊!类似的balabala

    差不多zoey 回复 @1396040dgiq: 我咋不知道

  • 吕赛男Nays

    “你干嘛去?”“去看医生”

  • 热打打

    现代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思想就来源于维特根斯坦,比如家族像似性。不过认知语言学发展了这些理论,也更加易懂。比如隐喻。语言游戏的一个特征是结构性的崩塌,例子太多了。徐家汇到了,徐家汇是主语吗,会动吗,语法如此错误,却没人误解。

  • 小葫芦书屋

    有一次,一个外国朋友发给我一句话.“今天晚了,下次再聊”,问我这句中文是什么意思,我用英文回复了一遍. 他回了一个👌。第二天早晨他又把这句话发给我,问我什么意思,我回复他说,昨天已经告诉你了啊。然后我俩开始大笑。

  • 杨希yanglook5678

    还好没让维特根斯坦背绕口令,或來上一段hip hop;还好沒让乔丹学游泳🏊‍♀️⋯⋯

  • 放射性热带水果

    最有意思的语言游戏就是辩论啊!

    复旦郁喆隽 回复 @放射性热带水果: 是的,可惜现在很多辩论都是在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