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李清照《点绛唇》: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69.李清照《点绛唇》: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00:00
22:27

【本期海报】


【文稿】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是一首小令,写得非常简单,情景却非常生动。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应该是少女的爱情初次萌动所引发的一系列的场景。这些场景,这些行为,这些神态,通过这首词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可以说是非常美妙。我们有理由认为,这词中的女主人公可能就是李清照本人。


词的上片写到:“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这里写得非常微妙。首先,从侧面点出了事情发生的时间。“露浓”说明早晨的露水还很重。“花瘦”是说这花还没有完全地绽放开,李清照特别喜欢把花形容成瘦的花,比如“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薄云浓云愁永昼》)。词的开篇就交代,这是一个大清早,太阳刚刚升起,花朵都还没完全绽放,花朵上的露水依然很浓重。


再看,我们的女主人公已经像一只小鸟一样,快活地登场了。她非常活泼,非常健康,充满了生气。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她大清早起来就开始锻炼身体了。怎么锻炼身体呢?“蹴罢秋千”,“蹴”就是踩、踏的意思,刚刚荡完秋千,有点疲倦。“慵整”这两个字用得特别妙,显得慵懒疲倦,揉一揉自己的或许有点发麻的双手。


“纤纤手”有个出处,《古诗十九首》里说“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形容双手非常细嫩,非常柔美。要是老人就不可能是“纤纤手”,所以这也点出了这个人物的年龄和身份。看到“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不由得让我们想到《如梦令》当中,那个喝酒有点微醺、划船惊起无数水鸟的姑娘。我觉得这两人应该就是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应该就是李清照本人。这里写的就是她活泼健康、喜欢玩耍的少女时代。


紧接着,“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简简单单九个字,前面讲到,这点出了时间是大清早,其实还点出了地点是家中的后花园。为什么是后花园呢?词的后面你就能看出来了。先看女主人公荡秋千之后,运动量还挺大,湿透了青衣。“青衣透”这三个字让我们感觉到她是一位运动少女!所谓的“青衣”类似于比较松软、比较轻便的衣服,与前面的“纤纤手”联系起来,立刻在眼前勾画出了一个充满活力、精神抖擞又娇小柔美的少女形象。


你瞧,这就是古典诗词的奇妙之处。词人并没有开篇就说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刻某分我在哪儿,做了一件什么事儿,做完这件事之后我满头大汗,又在旁边休息了一会儿。它不是叙事性、纪实性的,而是通过一种富于跳跃性的形象组合,展示出了一份既富有诗意、又能让我们充分了解这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这就是诗词的妙处。但这还不是最妙的。这前面只是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底下才是发生的真实事件。


词的下片说:“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她正在那慵整自己的纤纤手呢,正在那薄汗轻衣透呢,突然有客人来了,前面说这地点是家中的后花园,要是在野外就不存在“见客入来”的说法。这少女急忙含羞回避,“袜刬金钗溜”,很是狼狈!她之前荡秋千时要是穿着鞋,那袜子能溜掉吗?可见打秋千的时候没穿鞋,光穿了一对运动袜。这下客人一来,上哪儿躲去?她一边跑,一边这袜子都掉下来了,不仅袜子掉下来了,插在这个发髻上的金钗也掉了下来。就这样,左边掉金钗,右边乱了发,又掉了袜子。刚才那个还很娇小美丽、朝气蓬勃、出了一身透汗的小姑娘,此时此刻手忙脚乱,瞬息之间就换了一个人似的。


再想,如果只是一位普通的客人,这倒还罢了。把袜子捡起来,把金钗捡起来,躲到后院的房子里去也就罢了。可是没这么简单,作者忍不住提醒我们,她为什么着急忙要跑?她是怎么跑的?她是“和羞走”,羞羞答答的,非常窘迫,非常尴尬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够让这位落落大方、自由活泼的小李清照,如此慌乱害羞呢?虽然不像深宫上院,但至少也是官宦人家的李家,什么样的来客能在大清早随意闯到后花园里头呢?李清照不应该是“和羞走”,如果真是一个不速之客,那应该是和怒走,也许就不走,停在那儿指着对方的鼻子说,你凭什么闯进来,你给我出去。她怒也没有怒,怨也没有怨,而是羞答答地跑开了。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碰见什么样的人才会羞答答地跑开呢?我觉得是她的意中人,是她心里惦记的那个人,是她本来就想见的人。所以,这位客人不是不速之客,也许这少女知道他今天要来,可没想到他来得这么快,来得居然这么早,而且来得也太巧了。巧的是我还没有梳妆打扮,正是“薄汗青衣透”,正准备小憩片刻后再玩一轮,而且只穿了袜子、没穿鞋,这金钗已坠、乱发四散之际,怎能不羞呢?怎么能不避开呢?


可就是这个微妙的时刻,未见又想见,真见了又觉得见得不是时候,感觉不应该是这个样子,这种非常矛盾、非常复杂的情绪,说不清道不明,可是少女心里头不定是怎么美滋滋呢!美是美了,可是还是很害羞的,因为太狼狈了。你可能会说,既然都“和羞走”了,就走到里屋,洗把脸,擦点粉,重新梳妆,再出来与客人相见也不迟。那如果是这样的话,这词那就没意思了。


特别微妙之处在于,李清照接着写道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她干吗不跑?她没想跑,她本来就想见这个人,所以她跑到花园另一个门口的时候,突然靠在那儿,靠在门那儿,回过头来又瞧了对方一眼,还是忍不住要看。这个“回首”可是直接看,太直接了,那才真叫太不知羞了!无巧不成书,正好在这门边上种着一株青梅。她回头看的时候,为了让对方觉得自己不是要看他的,是因为这门口边的青梅把我吸引了。所以,这姑娘用了个障眼法,“却把青梅嗅”!她停下脚步不是想要闻这青梅,青梅的酸甜再吸引人,也没有来的这个客人更吸引她。


试想,如果门口没有了这青梅,她简直就没有借口再停留,再回头看一眼。小小的李清照应该感谢门口这株青梅,正因为有这青梅一株,她得以偷偷一瞥心爱的意中人,想见而不得,见了又不是时候,还要含羞,虽然含羞,她更想见,所以只能借着嗅青梅,偷偷地望望她的情郎。其实,这酸甜的青梅不也就象征着少女时代的李清照那颗青涩酸甜的初恋之心吗?


晚唐有位著名的诗人叫韩偓,曾经写了一首诗《偶见》:“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这诗里写的肯定不是少女,看见有客人进来了,一边笑一边走,手里还搓着一个青梅,一直走到门口,多少显得有点轻挑了,忒大方了。“和笑走”显示出一种款款的深情,“手搓梅子”表达了一种不安的情绪。而“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还有点俏皮,有点戏剧性,有很强的动作感,透露出一位少女的那点调皮。


古代有很多文人对这词有非议,甚至有人认为并非李清照所作。特别是“倚门回首”,认为“倚门”来源于司马迁的《史记》:“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这“倚门”最核心的意思是在市场上从事商业活动,当然了,古代的歌妓也属于商业活动,但是司马迁的笔下这“倚门”并不专指歌妓生活。李清照这首词中的“倚门回首”也完全不可能指的是歌妓,而是指这位少女斜靠在门边上,一边凑到青梅跟前闻闻味道,一边偷偷回头看一看意中人,非常朴素和活泼。


古代很多传统文人之所以误读这“倚门回首”,主要是在他们心目中,那个活泼可爱、多情善感的少女李清照,很多所作所为不合乎礼教。这大家闺秀一定是言行循规蹈矩,怎么可能如此直抒胸臆呢?怎么可能不知羞地把心里想要做的事直接表现出来呢?那实在太不可能了,实在太不可思议了!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李清照早年的生活。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不仅很有学养,人品高尚,而且在当时士大夫当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李清照的母亲也是出身书香门第。所以夫妻两人对这个李清照的教育,一方面是知书达理的教育,另一方面也不像一般的封建家庭对女儿管教约束特别严厉,而是对她的个性比较尊重,希望李清照能够成为一个非常活泼开朗、有才情的女孩。这跟“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是背道而驰的。正因为如此,李清照在少女时代和为人妻的时期才能写出那么多不拘于封建礼教,自由表达对于感情、对于爱情的种种感受。


李清照在少女时代,也不仅仅只写了《点绛唇·蹴罢秋千》这一首直接描写对感情生活充满向往的词。比如,还写过一首《浣溪沙·闺情》:“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词中少女像芙蓉花一样美丽,正凝神回味,在这甜美无比的一刻,她想要极力掩饰内心的喜悦,却怎么也掩饰不住,美丽的笑容就像芙蓉花一样终于绽放开来。


只要你的眼波微微一动,就会被他人看破,内心的秘密当然是甜蜜的小秘密,与心爱之人相约本来就是美好之事!而后,又是令人焦急的思念等待,所以“半笺娇恨寄幽怀”,用情太深却又不能相见,她苦于不能常见,所以因爱而生恨,因恨而生情,因情而更爱!最终还是情不自禁地说,希望在美好的月夜再次约会。当然我们不能非常确凿地说,这两首词都是李清照在写个人的情感体验,但是,她能写出这样的词,肯定是因为有这些体验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婚姻是建立在双方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一则李清照少女时代的诗词已经在士大夫中广为流传,二则赵明诚青少年时期在文物收藏方面也很有名气。再加上双方父母对彼此也有了解,虽然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和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并不属于同一个政治阵营,但都当朝为官,彼此都是同事,子女应该在同龄人当中都是佼佼者,所以也是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时也出于他们两个人内心自愿。从这两首词来推断,可能李清照和赵明诚在婚前就有一定程度的接触,而且彼此都有一些了解,甚至可能都有一些倾慕之情。这种了解和倾慕是两人结合之后幸福美满的重要的感情基础,也是他们能够结为百年之好的一个主要原因。


总而言之,李清照的这首词,的的确确为我们展示出了北宋时期官宦士大夫家中,一位活泼有才、富有情趣的少女形象,也的的确确在古典的诗词当中,是一段不可多得的、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佳作。


【拓展知识点】

一、诗人介绍与创作背景

李清照(1084313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此词为李清照的早年之作。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公元1100年(宋哲宗元符三年),李清照结识张耒、晁补之及同龄诸女友,《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点绛唇·蹴罢秋千》等词当作于是年前后。


二、诗文解析

蹴:踩,踏。这里指荡(秋千)。

慵整:懒洋洋的收拾。

见有人来:一作见客入来

花瘦:形容花枝上的花瓣已经凋零。


三、引用诗句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偶见》韩偓

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
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浣溪沙·闺情》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康震书法】

 

【互动问题】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将情窦初开的青涩与娇羞写进了词中,对于诗友们来说,情窦初开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与感受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康震签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洛凉仙仙

    康老师我是一名高中生,在我在很小的时候一直就有一个武侠梦,每次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幻想着自己执剑走天涯,每每都兴奋的无法入睡,李白的《侠客行》中写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让我崇拜李白的侠客之心,更有李白在《将进酒》中所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万丈豪情让我在太白的光辉下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谁能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谁又能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开怀?无酒不李白,无月不李白,诗人跨过千年的时光长河给我们子孙自信与勇气。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以知天命的年纪抒发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对未来前途一片光明

    炁自华 回复 @洛凉仙仙: 啊好好听啊!

  • 南边的小船

    康师早上好!打卡来听晨课了!终于讲到易安词啦!从这首词中看出,李清照年轻时候很健康活泼,甚至有可能比较健壮一早蹴罢秋千也不累,我记得我小时候坐秋千只能坐一会儿,不然晃久了会头晕眼花和羞走,倚门回首,让我想起一句歌词:我偷偷看你一眼,装作欣赏一幅画。年少时,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既怕他知道,又怕他不知道

    玄宗萌萌哒 回复 @南边的小船: 优秀的文学评论家!

  • 洛凉仙仙

    光明的自信,使千年之后的我钦佩不已。中国古代诗词中有豪放派,有婉约派,我不喜欢婉约派的作风,比如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说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每次读到这里都会让我感到惆怅与哀伤,人生大好年华何必忧愁,鲜衣怒马才是我青年的表现。 我想问您对中国古代诗人,诗仙李白,苏轼,辛弃疾,这三人有什么看法与观点,学生请求指点。

  • 红豆_7p0

    康老师讲的太好了。知识面太丰富了,眼前一亮,感觉自己的语文水平直上升提高好多层!吃了好多次精神盛宴!给康老师大赞!

  • Eleon801

    总算等到康老师讲李清照啦,健康活泼羞答答的少女形象跃然耳边,小编如果配上《琵琶语》的背景音乐就更完美啦

    南边的小船 回复 @Eleon801: 对,配琵琶语很合适,我记得康师有个吟诵李清照节目,里面背景音乐就有琵琶语

  • 荷风香竹露滴

    太感谢李清照了,很平常的事情,她可以描写的如此细腻传神优美,给我们带来这么美的享受。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那种想看意中人,又羞于直接,只得伪装成在嗅青梅,让人既想笑又觉得那么的可爱

  • 祺宝2008

    李清照诗中写的情人是赵明成么?

  • 笨笨的太空瓶

    康老师我是一名高中生,在我在很小的时候一直就有一个武侠梦,每次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幻想着自己执剑走天涯,每每都兴奋的无法入睡,李白的《侠客行》中写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让我崇拜李白的侠客之心,更有李白在《将进酒》中所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万丈豪情让我在太白的光辉下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谁能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谁又能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开怀?无酒不李白,无月不李白,诗人跨过千年的时光长河给我们子孙自信与勇气。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以知天命的年纪抒发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对未来前途一片光明

  • 杰思茶语

    康老师的讲解的太有画面感啦 🐶的康老师

  • 听友226302099

    爱听,第二遍听了,听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