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行

三思而行

00:00
02:03

三思而行 

【释义】做一件事应多想想,然后再行动。

【出处】春秋·孔丘弟子《论语•公冶长》

        春秋时,鲁国大夫季孙行父,即季文子,为人谨慎,凡事都要多次考虑以后才决定做不做和怎样做,即主张“三思而行”。

        一般说来,在干一件事情之前,多考虑考虑,然后行动,总是利多弊少的。可是孔子却并不赞同季文子的这种态度。孔子出生的时候,季文子已经死去十多年了。后来,孔子听人说到关于季文子的谨慎态度时评论道:“没有必要‘三思’,只要能‘再思’, 也就可以了。”孔子的原话,见《论语•公冶长》: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孔子为什么认为只要“再思”就可以了呢?《论语》中没有说明。宋代儒学家程颢、 朱熹等的解释是:考虑一两遍,就足以决定;考虑一多,反而要患得患失、疑惑不定了。

        “三思而行”的“三思”,就是指多想。“三”不是限于三次的意思,而是“再三”、 “反复多次”。劝人好好考虑考虑,有时也可以用到这句成语。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99116880

    播讲有水平,👍

  • Ariel欢欢

    ~( ̄▽ ̄~)~

  • 小楚_sn

  • 再生缘_xy

    简洁

  • 听友74981875

    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