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许宏:中国诞生的地理空间

2.9|许宏:中国诞生的地理空间

00:00
17:03



欢迎小伙伴们在评论区积极评论并留言,回答许宏老师的问题,讨论许宏老师的观点,或者提出疑问,我们会每周抽取一位评论精彩的朋友,送出许宏老师的赠书哦~

文章最后有精心挑选的书单~


在此前的课程中,我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以二里头为先导的早期中国腹心地区的文明化进程,东亚大陆最早的核心文化的形成,最早的中国从无到有的过程。那么,这个早期中国的外围情况如何,最早的东西方世界的交流又是从哪里开始的,最初的中国何以海纳百川,最终成为幅员辽阔的中国?这些,就是我在这一讲中要交代给大家的。


半月地带 

20世纪四川大学有一位著名的考古学家、科幻小说作家,他的名字叫童恩正。他写过一部科幻小说《珊瑚岛上的死光》,被改编拍摄成为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我相信如果您是一个科幻小说爱好者,一定听说过他的名字。

(童恩正)

 

童恩正先生的贡献不止于此,在考古学界,他最为著名的一篇论文是《试论我国从东北到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的概念。我们可以简称为“半月地带”。那么哪里是半月地带呢?童先生说,如果我们站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纵目遥望祖国大地,就会发现在高原的东北,有几道山脉连续地向东延伸,这就是青海的祁连山脉,宁夏的贺兰山脉,内蒙的阴山山脉,直至辽宁、吉林境内的大兴安岭。而在高原的西南部,也有几道山脉向南延伸,这就是由四川西部通向云南西北部的横断山脉。

(中国山脉分布图)


这一北一南的两列山峰及其邻近的高地,在地理上如同一双有力的臂膀,屏障着祖国的腹心地区——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肥沃的平原和盆地;在文化上,这一地带则自有其渊源,带有显著的特色,构成了古代华夏文明的边缘地带。尽管这一高地绵延万里,从东北至西南形成半月形环绕着中原大地,但是从新石器时代后期直至铜器时代,活动于这一区域之内的为数众多的民族却留下了若干共同的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的相似之处是如此的明显,以至难以全部用“偶合”来解释。


在童先生所描述的这个半月地带中,它们具有类似的生态环境,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下,人们可以寻觅出文化传播的痕迹。这道传播带,北起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赤峰地区,沿着长城地带,经内蒙古河套、甘青地区东部、川西地区,连接起西藏东部和云贵高原的藏彝走廊。在这一地带上,虽然分布着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的各族群,但是依然出现了各种相似的文化现象。这条传播带面向欧亚草原的宏阔空间,是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

 

细石器 

尽管这一地带绵延万里,十分辽阔,但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直至铁器时代,活动于这一地带内的众多族群却形成了许多具有共同特征的生态文化。其中大放异彩的时段是青铜时代。而在半月地带中,许多地区呈现出非常相似的文化,具体来说就体现在使用相同的工具、采用类似的墓葬形式,和采用类似的青铜器装饰风格等方面。下面我们就来分别谈谈这几个特征。


首先,在青铜时代到来前,半月地带最早的文化特征是盛行细石器。细石器,顾名思义,是形状细小的打制石器。这种细石器的工艺和习俗,最早发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在某些地区一直延续到金属器出现后才被取代。它们多数是作为带有骨柄、木柄等复合工具,比如刀的石质刃部,常常被用来切割肉类和皮革。可以看出,细石器的盛行,肯定与畜牧和狩猎文化相联系。细石器工艺要求制作者具有清晰严谨的技术设计以及娴熟精湛的操作技能,反映出石器打制技术前所未有的进步性与复杂性。

(细石器)

 

石棺葬 

其次,以石为棺的石棺葬是这一地带许多古代部族中都盛行的葬俗,在青铜时代,石棺葬达到鼎盛,分布在整个半月形边地文化带。在当代丧葬制度改革后,我们今天的人已经很难选择土葬作为安葬亲属的方式,大多是以火葬作为生命最后的归宿。在我们记忆中的土葬仪式中,选择棺木的木头材质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很多人会希望找到一种很珍贵的金丝楠木作为棺木,因为传说中金丝楠木不易腐坏,甚至可以最大程度地保存遗体的完好性。但是,你却很少听闻有谁用石棺入殓。于是,在考古发现中,一旦发现石棺墓葬,


许多人立刻把它跟少数民族奇特的丧葬习俗联系起来。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石棺葬)


最近几年,不断有新闻报道,在西藏、新疆、云南、广西各地,都发掘出许多石棺墓葬群。这些地区刚好就处于半月地带中。依据童恩正先生的判断,考古发现的石棺葬以西北地区最早,西南次之,东北又次之。这三个大区虽然相隔甚远,但石棺的结构却惊人地相似。


童恩正先生推测,石棺原为黄河上游某一氐羌系统的族群所采用的一种葬具,以后才传播到“西南夷”和东北的“胡”“戎”诸民族中去的。石棺葬在半月形文化带以外也广为分布,并一直到达东南欧草原。与石棺葬相关的还有大石墓。大石墓也称为石棚,其基本结构是以巨石树立做四壁,顶部再覆以大石,构成方形或长方形墓穴。大石墓、石棚,大多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遗存。它的分布,恰与石棺葬一样,仍然是集中在东北与西南两大地区。在东北地区这类石棚和石棺墓中,考古学者还发现了火葬的葬俗。而在西南地区四川岷江上游石棺葬中,火化骨殖再用石棺埋藏的现象也是常见的。这种葬俗曾被内地族群视为怪异,认为不合“仁义之道”,但在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之内,它的分布却是相当广泛的。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石棺葬的确是分布在半月形地带的古代族群的一种因地制宜的葬俗。其实,如果以常理推想,石棺显然比木棺更持久,而火葬的习俗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

(石棚)


所谓“怪异”的感觉,不过是他人的习俗不同于自己的习俗罢了。

 

动物形纹饰 

在青铜器的器形方面,东北地区,华北长城沿线与西南地区之间的相似更加引人注意。其中国内外学者讨论得最多的,首推青铜动物形纹饰。在我国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内蒙古、宁夏沿长城一带,曾经出土过许多以各种动物为主题的饰物或纹饰,被学术界公认为北方游牧族群的遗存。而在西南地区,动物形纹饰也颇盛行。特别是豹、虎等猛兽咬噬鹿、野猪的图像,野兽捕食牛、猪等家畜的图像,动物互相扭结格斗的图像,骑士战争或狩猎的图像等,都是北方草原文化常见的题材。

(虎咬兽纹饰牌)


那么,这些本来主要出现于畜牧或游牧民文化中的动物纹,怎么会成为一种被广泛地区都使用的图案呢?


显而易见,这种普遍出现的、相似的青铜器装饰风格,应当与北方族群的不断南下有关。众所周知,游牧族群逐水草而居,哪里水草丰美,他们就向哪里去。


如果今年发生了大灾荒,他们为了人和动物的生存,就必须要进行大迁徙。这使得游牧民呈现出自身文化的不完整性和不稳定性,因此游牧民或者依赖于与华夏定居农耕族群的交往、贸易,或者成为武装化的战士到农区进行掠夺。这种状态在古代中国一直持续了两三千年,历代中原王朝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的入侵使用了各种智慧,长城就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的入侵而修建的。汉代时也曾将长城推进到今天蒙古国境内的草原腹地,但却始终无法改变这条由生态文化所构成的环绕中国腹心地区的半月形边地生态文化带。

(秦长城)

 

供给侧与中间商 

有学者认为,在北方游牧民和中原地区的不断交融下,欧亚草原的牧业文化大发展,而他们与中原地带互相往来,形成了半月地带独特的供应链。今天我们特别熟悉的一个词叫作“供给侧”,“侧”就是指某一方。那么,在半月地带崛起的时期,欧亚草原游牧区域就成为了半月带商业经济的畜牧方需求与供给侧。而黄河中游地区的豫西晋南,甚至包括关中地区,就是我们传统的小农经济区,则成为半月带商业经济稳定的农业方供给和需求侧。通俗地讲,半月带文化与文明中心的兴起,是以农牧双方边贸的“中间商”起家的。


当然,产生半月地带共性的原因,其中既有民族的直接迁徙、融合和交往,也有间接观念的传播,甚至不排斥某些因素有两地独立发明的可能性。但是,当我们探讨半月形地带内呈现某种文化同一性的原因时,首先应当考虑的就是其相近的生态环境。半月地带的位置,恰好从两面环绕了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其主要地貌为山地或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3500米。此外,太阳的平均年度辐射值大致相近;此地带的年平均温度也相当接近;农作物及木本植物的生长期接近;降水量也大致相同。

(黄土高原)


总之,这一从东北绵延到西南的半月形地带,其自然景观十分相近。它既非干旱的大漠荒原,又非湿润的丘陵盆地,而是一种基本上由高原灌丛与草原组成的地带。

 

中国弧 

英国牛津大学的杰西卡·罗森教授,在半月地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中国弧”的人文地理学概念,她称其为美丽的“中国弧”。按照罗森教授的说法,古代中国的版图可以从自然和文化的角度分为三个区域:一是东南的中原地带;二是西北方的草原地带;三是在这两个气候、经济、文化颇为不同的地理区域中间的那个弯弯的、像半月形的区域,就是“中国弧”。在“中国弧”的西侧,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步伐,和整个欧亚大陆中心地区同步;在“中国弧”的东侧,古代中国则是另一种独特的面貌,与欧亚草原的发展步伐并不一致。而正是这个美丽的“中国弧”,成为了东西方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杰西卡·罗森)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条中国弧、这个稳定的半月地带的形成,是中国历史乃至东亚历史的一个关键时段,此前和此后的中国被区分为两个世界。在二里头之前,中国的世界体系在东亚,东亚的文明中心在黄河、长江这个东亚两大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在这里成长起来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出现了庙底沟二期、大汶口—龙山、石家河和良渚等多个区域文明,构成松散的、具有东亚本土特色的交互作用圈。在东亚大陆最早的青铜时代文明——二里头文明崛起以后,中国的世界体系一变而成为欧亚,原来的新石器时代文明在核心地区衰落,而处于欧亚接触地带的半月形地带兴起,在与中原王朝文明的区域互动中,形成了随后东亚大陆青铜时代文明的新格局。


这就是半月地带和中国弧的重要意义。最初,中国弧地带只是早期中国的边缘地带,后来,它成了多元大中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就生长在这里。




(《中国诞生的秘密》课程思维导图)


许宏老师推荐书目 

1、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

2、严文明:《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科学出版社,2000年。

3、张光直:《古代中国考古学》,三联书店,2013年。

4、孙庆伟:《追迹三代》,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5、许宏:《最早的中国》,科学出版社,2009年。

6、许宏:《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三联书店,2014年。

7、许宏:《大都无城——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三联书店,2016年。

8、刘莉、陈星灿:《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



扫描二维码 加入中国通史学习群 

与同学一起交流学习心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T_ie

    大家多多指教,我听了许宏老师的课觉得受益良多。我本身是宏观经济的研究者,对于他讲到的上古时期中国与中西亚的交流这个观点非常感兴趣。交流不仅是文化上的,更是贸易上。文化经济交融的地区产生了最早的中心并不断扩张发展,这与中国当代颇有借鉴意义

    newbuntu 回复 @小T_ie: 甚至文化的交流不是本身目的,而是附带结果吧

  • 八里罕

    老师:我们听课是来了解历史,不是研究考检历史,需要知道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史,我们需要一个声情并茂的历史故事课,不是单纯学术的地下棺椁展示。人类历史是有故事的,考古是为了挖掘人类历史的故事,让后人思索感悟,知道那个年代祖先在干嘛,为什么?瞎说,门外汉,所以才听课。请原谅!

    18603998eon 回复 @八里罕: 历史要客观严谨,追根溯源、没有证据,那是乱喷。老师非常棒!有理有据,言之凿凿。观点的出处阐述清晰。

  • dylmwyuhuang

    第五。我想询问老师,东北的石棚遗址是属于哪个考古学文化?是与东胡或鲜卑相关的吗?

    新亚人文书院 回复 @dylmwyuhuang: 4月12日有老师的直播课哦,可以现场提问~

  • 努力向上的小人物

    诚挚建议,以后把推荐书目放在最开始的那一课。这样可以购买想读的书籍,配合着课程听。在课程更新的过程中可以更加详细了解内容。

    三青_hm 回复 @努力向上的小人物: 谢谢,我也下单去

  • 1393789tfdv

    非常感谢许宏老师授课!回顾温新此课程,获益良多!

  • 穆贞沃_48

    第三

  • 幻刺_r9

    后边的总结特别多余

  • 听友29665557

    我怎么听不见了,付费了。

  • 荷衣雪影

    有点过于笼统了

  • 看灰机_qf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