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长征闹分裂,毛主席调杨尚昆当陈昌浩的副手:你去当牛皮糖

张国焘长征闹分裂,毛主席调杨尚昆当陈昌浩的副手:你去当牛皮糖

00:00
11:37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部队出发前,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对政委杨尚昆说:“我们要离开苏区了,留个纪念,我请一次客吧!”

从不乱花钱的彭德怀拿出一块光洋,在于都街上的小饭馆买了两条鱼,一瓶酒。彭德怀拿起酒杯,沉重地对杨尚昆说:“尚昆,在前几次反‘围剿’时,毛主席领导我们,仗打得很顺利。这一次,中央苏区和红军的实力比以前强多了,可是落得这么个结果……”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红军在重新获得军事指挥权的毛泽东指挥下绝处逢生,转危为安,杨尚昆对此体会很深,他曾回忆说:

对我来说,参加遵义会议是上了极好的一课。后来,读到毛主席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觉得非常亲切,越读越有味道。如果没有遵义会议,如果不是由毛主席来指挥,那么红军也没有出路,可能要被打散,最少一方面军要被打散了。

遵义会议后,彭德怀和杨尚昆带领的红三军团成为了毛泽东的一只铁拳,他们先后和兄弟部队一起攻占娄山关、二进遵义城、四渡赤水、南渡乌江,立下了赫赫战功。

1935年4月底,红三军团进入云南省沾益县,有一天部队正在行军,突然遭到敌机空袭,杨尚昆的右脚中了弹片。彭德怀马上命令军医为杨尚昆开刀,3块弹片取出了2块,但有一块扎得很深,难以取出。后来这块弹片留在杨尚昆身体里长达60多年,直到他去世。

杨尚昆受伤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他的妻子李伯钊那里,当时李伯钊等女红军都跟随中央卫生部行军。周恩来对李伯钊说:“红三军团在空袭中损失较大,已经派出了救护队,你马上带着担架队,前去参加救护和伤员转移工作。尚昆同志也负了伤,你代表我表示慰问,并帮助照看他。”

李伯钊马上带着担架队赶赴红三军团,向彭德怀报告。彭德怀风趣地问李伯钊:“周副主席派你来,还有别的原因吧?”

李伯钊不好意思地说:“是的,周副主席说他得到报告,杨尚昆同志也负伤了,让我来帮助照看,代他表示慰问。”

杨尚昆虽然见到妻子很高兴,但还是对李伯钊说:“你看,我就这么一点伤,既没有伤筋动骨,又没有流多少血,竟惊动了周副主席。不过你来得正好,看看我们部队的情况,回去向中央领导和军委首长报告,也好让他们放心。”

彭德怀坚持让李伯钊留下来,但李伯钊说:“你们对老杨的照顾比我好,我来看一看就放心了,我得回去。”她说完便带着担架队回去了。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会师后,张国焘心怀鬼胎,想要夺取中央和红军的最高领导权,他主动拉拢彭德怀说:“自江西出发以来,你的队伍打得很苦,损失很重,我给你3个师,听你指挥。”

彭德怀听后大怒,当场驳斥了张国焘的胡言乱语,当天晚上,他又对杨尚昆说:“张国焘这个东西,把我彭德怀看成什么人了?把我当军阀!我要当军阀,就不当红军了,真是岂有此理!”

几天后,张国焘又请杨尚昆“叙旧”,杨尚昆在苏联留学期间,张国焘是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成员,两人早就认识。张国焘为了拉拢杨尚昆,对他说:“老杨呀,你是个文才,现在投笔从戎,耍枪杆子了,辛苦辛苦。”

杨尚昆也不接张国焘的话,故意说东道西应付他,让张国焘无机可乘。虽然彭德怀、杨尚昆使用的方式不同,但在反对张国焘的斗争中,他们的旗帜是鲜明的,立场是坚定的。

不久以后,知人善任的毛泽东找杨尚昆谈话说:“尚昆,你和陈昌浩在苏联时不是中山大学的同学吗?”

杨尚昆说:“那时我是党支部委员,他是共青团支部委员,我到莫斯科学习比他早,班级也比他高,他总叫我老学长。”

毛泽东说:“现在陈昌浩是总政治部主任,我想调你去当他的副主任。你在苏区时就是总政治部副主任,调你去,顺理成章。你们又有老关系,有利于团结。”

毛泽东又特意强调说:“你到那里,要强调一个‘韧’字。你要做拉不断、扯不折的‘牛皮糖’,软不拉叽地富有韧性;切记不要当玻璃,一敲就碎,一碰就破裂,那样就不好工作啦!”

毛泽东的几句话使杨尚昆茅塞顿开,不久后,他带领总政治部的100多名干部到陈昌浩那里报到。从此以后,杨尚昆坚持充当“牛皮糖”的角色,每天都到陈昌浩那里坐坐。

此后按照中革军委的决定,红一、四两个方面军混合编成左、右两路军,过草地向甘南进发,中央领导都跟随右路军行动。但在1935年9月8日,张国焘突然给徐向前和陈昌浩发电,要他们立刻带着所有右路军部队挟持中央一起南下,幸好叶剑英及时报信,毛泽东才得知了张国焘的这一阴谋。

这天毛泽东向杨尚昆交待说:“张国焘不安好心,公然违抗中央北上的决议,并要挟中央南下。我们只好单独北上,明天拂晓行动。你快回去和叶剑英、李维汉同志联系,走时把总政治部的干部带出来。你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一点啊!”

杨尚昆回到驻地后,立即与叶剑英商量,他们决定以筹粮的名义将原总政治部的干部带出来,向红三军团的驻地集中,他们两人则脱离部队单独前行,并约定在9月9日深夜2点分头行动。

正好这天晚上总政治部的宣传队要到陈昌浩那里报到,李伯钊也是成员之一,报到前她来看杨尚昆,并问丈夫有什么事要交代。杨尚昆感到非常犹豫:如果把中央决定当晚北上的事告诉妻子,就怕泄露了机密;如果让宣传队临时改变出发日期,又怕引起陈昌浩等人的怀疑;但是如果什么都不说,妻子就会被陈昌浩带着再过草地,那时她能否活下来都是个未知数!

杨尚昆经过再三考虑,决定什么都不说,让李伯钊等人按时去报到,以确保中央的安全,等到最后时刻,自己再设法通知妻子。

晚上10点,杨尚昆派警卫员骑上自己的骡子去给李伯钊送信,宣传队离杨尚昆的驻地不过5公里,来回一个小时足够了,但3个小时过去了,李伯钊仍然没有来,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了杨尚昆的心头。后来杨尚昆才知道,当时陈昌浩已经发觉了他们的动向,便把李伯钊等人和送信的警卫员全部扣留了。

到9月9日2点整,杨尚昆终于决定不等了,他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约定的地点,与叶剑英会合后,一起追赶已出发的红一方面军。天色微明时,杨尚昆一行人终于在一个藏民的寨子里赶上了大部队。

毛泽东见到杨尚昆后,非常高兴地说:“你们出来了,好得很,我们正为你们担心哩!”当毛泽东得知李伯钊被陈昌浩扣留后,担忧之余不免风趣地说道:“尚昆,你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直到一年后红四方面军再次和中央红军会合时,李伯钊才回到杨尚昆身边。

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以后,在1936年秋的一天,彭德怀遇到杨尚昆时,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银元,这是他从中央苏区带出来的伙食尾子,别人的早就花掉了,但他却一直珍藏着。彭德怀高兴地对杨尚昆说:“这次是庆祝我们的胜利,我再请一次客吧!”

这次彭德怀请客,两人的心情已经和离开苏区时完全不同了,他们都非常高兴,一共吃掉了几斤牛羊肉。不久以后,杨尚昆调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开始了新的征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