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天然气管道新项目,这次选择途径哈萨克,蒙古空欢喜一场!

中俄天然气管道新项目,这次选择途径哈萨克,蒙古空欢喜一场!

00:00
02:41

近日哈萨克斯坦驻俄大使阿巴耶夫透露,俄罗斯正计划修建第二条天然气管道输往中国,途经哈萨克斯坦。这一项目已获两国领导人批准。哈萨克斯坦欲借此发挥“过境”优势,每年为中国供应约350亿立方米天然气。新管道一旦建成,输送量将与中俄东线相当。中俄东线被誉为“西伯利亚力量1号”,是俄罗斯重大基建,全长3000公里,覆盖中国9个省市,满足了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阿巴耶夫表示,哈俄双方去年已深入讨论新线路,显示“充分准备”。这一新举措有望加强两国能源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并为中国的能源安全提供新的保障。

对哈萨克斯坦而言,这个决策同样意味着巨大的机遇。作为一个半内陆国家,哈萨克斯坦的对外贸易通航能力受限,但新管道的过境费用将为其提供宝贵的资金,助推其国家发展。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中哈萨克斯坦的重要地位,这一合作无疑将为其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此举对于位于中俄之间的蒙古国来说,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原计划穿越蒙古国,但多年来进展缓慢。尽管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和俄罗斯方面,都表达了对此项目的热切期待,但关键细节上的分歧导致项目一直未能启动。如今哈萨克斯坦,意外地成为了中俄天然气管道的新选择,不仅能获得可观的过路费,更对推动其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蒙古国地处中俄两大国之间,地缘政治环境复杂。为了打破外交上的孤立状态,蒙古国政府提出了“第三邻国”战略。该战略旨在通过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实现外交多元化,减轻对中俄两国的依赖。这一战略的内涵包括,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国家的全面发展。

实际上蒙古国一直试图采取平衡策略,既不完全倒向西方,也不完全依赖中俄,而是希望从双方中获取更多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但这种策略在当前国际环境中显得越来越不可行。去年年底蒙古国与西方国家,签署了民航合作与矿业出口合作协议,似乎为其平衡策略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今年年初,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却提出要与中俄举办三边峰会,加快经济走廊建设。这一举动明显透露出蒙古国,试图利用西方来施压中俄,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新的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公布,使蒙古国的策略彻底失效。这一项目使蒙古国失去了,在地缘政治上对中俄施压的能力,因为蒙古国的一切对外通道,都必须经过中俄的领土领空。这使得西方国家对蒙古国的兴趣大大降低,因为蒙古国已经失去了,其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性。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的环境下,西方各国更不愿意为蒙古国提供大量帮助。这意味着蒙古国两头通吃的战略,已经彻底失败。现在蒙古国只有一条路可走:收敛态度,真诚参与中俄蒙经济走廊的建设,努力维持与两大邻国之间的合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