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 读《论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029| 读《论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00:00
14:10

本期知识卡片  

点击图片,跳转后点击左下角即可分享


本集引文 

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本集内容 

今天是大年初四,我还是要首先感谢各位朋友在节日当中的收听。


我们上一次讲过孔子的话为什么前后矛盾,再讲今天的话题,就顺理成章了。因为讲读《论语》要注意哪几个问题,我先提出的建议是从反面来说的,就是首先不要钻牛角尖,不要急于给孔子找茬,不要急于给孔子挑错。我一再申明过,我虽然教《论语》,但我不是孔教徒,我不反对有人给孔子纠错,《论语》里都记载了孔子承认自己有错,但我不建议大家在没有读过太多《论语》的原文的时候,就凭着自己的常识,凭着自己的聪明,来跟孔子抬杠,比如找到《论语》的话前后有矛盾,就想表现自己比孔子高明,就想否定孔子,就想否定《论语》。我上次说过,这样做不好的结果就是给自己不肯下功夫读《论语》找了个貌似正当的借口,丝毫无损于孔子和《论语》的光辉,反而会使自己越来越自大,越来越浅薄。

无友不如己者? 

除了指责孔子说话的前后矛盾,另一个常见的对孔子的指责,就是他说话的不合逻辑。比如,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句话他在《论语》里还说了两次,我们每个具有小学程度的人都可以提出质疑,说这是什么逻辑,要是大家都只找比自己强自己好的人交朋友,那我们所有的人就都没有朋友了,因为显而易见,他不如我强不如我好,他要跟我做朋友,我当然要拒绝,而你比我强比我好,我想跟你做朋友,而你既然比我强比我好,你为什么要跟我做朋友。人人都带着这样的势利眼,怀着这样的势利心,那天底下谁还可能交得到朋友呢?孔子太势利了,孔子也太昏庸了,他怎么会说出这么荒唐的话来?


这就又涉及到《论语》的性质了。我要重复地说,《论语》不是孔子的论文,而是孔子对学生的随机的教导。孔子认为交朋友,是一件应该谨慎对待的事,为人正直,讲究诚信,知识渊博的,是有益的朋友,逢迎谄媚,伪装和善,花言巧语的,是有害的朋友。而《论语》里的《学而》篇和《子罕》篇里都记载,孔子说要崇尚忠和信,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有勇气改正。原文是,“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无友不如己者”中的“友”作动词,就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惮”是害怕,“过则勿惮改”就是有了过错要有勇气改正。这显而易见是孔子对学生的教导,而在《论语》不同的两章里出现,一个地方还多了两句别的话,显然不是一个人记的,可知孔子对不同的学生,都做过这样的劝告。


而我们今天家长教导孩子,老师教导学生,不常还是要跟他们说,要跟比你好的,一心向学的同学做朋友,这样才更可能学好,而不要跟整天打游戏,一心讲吃穿的同学做朋友,以免沾染不良习气,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孔子在这里并不是在对全人类做号召,这也不是他自己的人生信条,否则他还怎么做老师呢?为什么要收这么多不如他的学生呢?

 

所以你为什么一看到这条貌似不合逻辑的话,就那么兴奋,那么得意,那么沾沾自喜,那么幸灾乐祸呢?因为你自以为你比孔子高明了。你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孔子的职业?不看一看《论语》里孔子的作为呢?因为你太想表现得比孔子高明了。孔子要傻到这种地步,《论语》恐怕早就没人读了,所以,我们在碰到这样的场合,多一些冷静,多一些虚心,可能对我们自己更有好处。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 

除了要对表现自己的聪明有所克制,我还建议大家对表现自己的义愤有所克制。什么叫义愤?就是除了说话的针对性我们不全清楚之外,孔子的时代跟我们不同。除了作为人类文明的精华,历代都可能继承光大的部分,必定在孔子的话里会有一些不符合现代价值标准的内容,比如“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如果你是坚定的女权主义者,你可能一听就会有被侮辱的感觉,一听就要视孔子为你的仇敌,从此你对孔子就不可能再产生好感,自然对《论语》也不可能产生好感了。其实现代人再怎么批判,都无损孔子与《论语》的光辉。历史上从古到今,都有人骂孔子,骂《论语》,都不可能撼动《论语》的经典地位,因为它已经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考验,你怎么可能撼得动呢?

 

可惜的是,你一义愤,你就可能一生都失去了接触一部古典,学习一部古典的机会,而这部古典本来是可以给你带来教益,给你带来启迪的。而正如我以前说过的,孔子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后面还有两句话叫“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在普遍没有个人独立生活能力的古代的妇女,作为男人的依附,在心理上往往会“近之则不孙”,跟她太亲近,她就不敬重你了,“远之则怨”,你疏远她,她就怨恨你了,这是多么微妙准确的心理观察。不仅是女性,只要你跟人有依附关系,男性也一样,他们的心理也往往如此。再比如,《论语》里可以见到孔子的忠君的言行与某些地方流露出的鄙视一般民众的倾向,这都是跟现代价值观格格不入的,也都是不足为怪的。其实要都是跟现代价值观一致,我们何必看古书,读历史,你读报纸就可以了。而我们所以要读书,也不是因为写书的人的想法跟我们都一致,如果都一致,你还看什么书,你自己写就是了。

不要拔高孔子 

我上面说,让大家读《论语》的时候不要存心跟孔子找茬。也许有朋友会说,你教《论语》,当然要为孔子辩护,要为孔子说话。其实不是,我前面就声明过,我不是孔教徒。讲过了不要为难孔子,接下来我要讲的是读《论语》应该注意的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要拔高孔子。


第一,孔子是两千六百多年前的人,不要指望他跟我们的价值观完全一致。第二,《论语》里表现出来的孔子就是一个活生生、有个性的人,不是一个十全十美、一贯正确的教主,他也不想当这样的教主,所以看到有的话,不要总觉得,这么伟大的孔子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一定不会这样,然后以你对他的好印象,来对他的话另作解释。

 

比如,孔子在做官的时候,他的马棚失火,《乡党》篇里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厩是马厩,就是马棚。孔子从朝中退了朝回来,一听马棚失火,就问:“伤着人了吗?”自始至终没有问马。作为大夫,孔子按规格可以配备马车,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马一般不是用来骑的,是用来拉车的。马车是贵族财富的标志,所以那时候经常拿一国拥有多少马车来作为衡量国家大小的标志。孔子是个穷大夫,马匹死伤对他的影响很大,但在马厩里工作的人,可能是没有身份的劳动者,他们的生命可能都不如马匹值钱,但孔子首先关心的是人的安危,而不是财产的损失,所以他只问人不问马,这体现了他的人道精神,所以被学生们记录在《论语》里。

 

但从唐代开始,就有人对这段文字看得不爽,觉得孔子关心人当然很好,但是不关心马有点儿说不过去。到了动物保护主义盛行的现代,孔子这样的行为当然就更让人不满了,他是圣人啊,他怎么可以只有人道精神,而没有一点儿同情动物的慈悲心呢?于是他们处心积虑,在标点上对这段《论语》做了手脚,来改标点,怎么改呢?


一种人是东北小品看多了,东北方言说话在疑问句里常在句尾带个“不”字,说“吃了不?”“睡了不?”对不对?然后他们就按现在的方言来改孔子的话,那个记载不是孔子问“‘伤人乎?’不问马”吗?他说不对,孔子问的不是“伤人乎?”,而是问的“伤人乎不?”,伤了人没有?这样孔子接下来就可以开始“问马”了。可是《论语》里哪里有“伤人乎不”这样说话的方式呢?绝对没有。


还有一种是古龙小说看多了,我们看过古龙小说的朋友都知道,除了别的地方,古龙的武侠小说跟金庸在形式上有一个不同就是对话都很短,而有人一说话就要另起一行,据说这样一本书字数就可以多算,可以多拿稿费。按古龙小说读多了的人的安排,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的实际过程,其实是这样的:子退朝,问:“伤人乎?”这个跟我们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下面另起一行,加上引号,有人斩钉截铁地回答说“不!”。《论语》里有人用这样的方式说话吗?同样没有。这跟前面的“伤人乎不?”一样,简直都是笑话。但为什么有人要一本正经地这样标点,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安排孔子接下来可以“问马”,这样就可以在人道主义者之外,再把孔子装扮成为动物保护主义者了,但这绝不可能是孔子的本意,《论语》中的本意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这也是我们在读《论语》的时候,既不要存心跟孔子过不去,也不要刻意地去把孔子拔高。


除了这个例子,还有那些《论语》新解是我们不应该相信的呢?我们下次再接着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花头鸭

    “不要钻牛角尖,不要找茬儿,也不要拔高……”无论学习什么都要注意,先正其心。傅老师的提醒非常真诚!很感动!致敬!

    东坡居士苏轼 回复 @花头鸭: 同意!Y(^_^)Y

  • 花头鸭

    孔子很“真”,傅老师也很“真”,越听越亲切,贴心学问先真诚。向孔夫子致敬!向傅老师致敬!

  • 1504826flmp

    所谓:勿友不如己者,应该是各方面都无可取之处的人。因为夫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师尚如此,奈何苛于友。另外,夫子对交友还有更具体的建议:友直,友谅,友多闻。想一想一个人品质不行,性格暴戾,孤陋寡闻,那何必去跟他做朋友呢?

  • 长安李桦

    俺認同老師观点,孔子首先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然後才是圣人,求全責備就沒意思了。

  • 书香萍韵

    真诚,严谨,谦逊,喜欢傅老师的课!

  • 13581928uzn

    无友不如己者,若“无”与“毋”通假,那么后面的“则勿惮改”,为何不继续用“无”。所以,我的理解,无友不如己者的意思是,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每个朋友都有长处。我刚刚开始学论语,对古文了解还很少。不知这样是否符合古文的意思?

  • 1808822rbtn

    《论语》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如果我们想挑错是不太容易的,因为我们首先要熟读《论语》和对当时历史坏境的了解,只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和研究学术我们才能有资格去评论。正如老师所讲的,《论语》已经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考验,你怎么可能撼得动呢?谢谢老师对“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分析和讲解,让我这个女性解惑。谢谢傅老师!

  • 小小学生爱学习

    这讲听的好开心😊,哈哈😄 掉坑里了不 请问是掉里了还是没掉里 关心的是坑里人还是坑外人 😂

  • 小huangjenny

    傅老师,我手机的原因吗?怎么这么久没更新了?🙂

  • yun_vz

    老师说的太好了 不找茬 不拔高 不钻牛角尖 这才是一个理智的独立思考的人该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