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9日《黄帝内经》精华金句周一篇

2024年4月29日《黄帝内经》精华金句周一篇

00:00
06:30
《黄帝内经》精华金句
(周一诵读)
经典相伴自在人生。百天共读《黄帝内经》精华金句。我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者”“传播者”“燃灯者”。

1、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shùshù),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
2、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4、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5、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素问·金匮真言论)
6、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素问·五脏别论)
7、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素问·宝命全形论)
8、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素问·八正神明论)
10、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
11、 五液:心主汗,肝主泪,肺主涕,肾主唾,脾主涎(xián)。 五恶(wù):肝恶风,心恶热,肺恶寒,肾恶燥,脾恶湿。 五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淡入胃。五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五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肌,肾主骨。(灵枢·九针论)
12、诵而颇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素问·著至教论)
13、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夏秋冬,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灵枢·五乱)
14、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cān)伍,决死生之分。(素问·脉要精微论)
15、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16、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kē)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xié)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zhǔ)于脑,后出于项中。(灵枢·大惑论)
17、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素问·玉机真脏论)
18、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素问·痹论)
19、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口问)
20、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素问·厥论)

同修行,共传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