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兵王赵宗刚:17年退休转业进锅炉厂,半年后被部队紧急召回!

山东兵王赵宗刚:17年退休转业进锅炉厂,半年后被部队紧急召回!

00:00
13:32

“只要部队有需要,我随时回去!”

2017年,正在锅炉厂工作的赵宗刚突然接到了部队打来的电话。

退伍转业半年多,赵宗刚以为自己再也没机会回到部队了,没承想,部队竟然给他打来了紧急召回的电话。上级领导不仅指名要他回去,并且还吩咐他越快越好。

这突如其来的意外让赵宗刚有些不知所措,但他还是强稳住心态,满脸欣喜的答应了。

那么,赵宗刚为什么会接到部队的召回?难道他身上有着什么特殊之处吗?

冒头小兵,三天修好坦克

一支装甲部队的强弱并不只在于抗敌力量,其后备维修能力也是关键性因素。我们的军队或许不缺使用战备武器的军人,但是维修方面的人才却是十分紧缺。

能够维修战备武器的人不仅要对战备武器的性能了如指掌,更要熟悉战备武器的各个零部件。

尤其是到了战时,要能快速找出问题所在,并迅速解决问题,为队伍的力量提供保障。

而赵宗刚在部队中就担任这样的角色。

上世纪末时,坦克已经加入了军事演练之中。坦克毕竟是物件,经常使用难免会有坏的地方。

而因为当时维修人员紧缺,坦克一旦出现问题,是需要军工干部从外调来进行检修,一来二去会耽误十几天的时间,会耽误整支队伍的训练进度。

有一次训练时,坦克忽然间熄火,训练兵一如往常一样将坦克出故障的事情报给了上级领导,就在所有人都气馁,心想要等十几天的时间才能再次投入训练的时候,赵宗刚站了出来。

“我来修。”赵宗刚同上级领导说道。

此时的赵宗刚因为在队伍中因会修理汽车而小有名气,上级领导还是对他有些耳闻的,见他站出来,他们既赞赏又有些为难。

因为坦克和普通的车没法比,其不管是零件还是安装都十分的精密,而放眼整支部队还没人敢拍着胸脯说能修了坦克。

不过,上级领导看着赵宗刚自信样子,还是十分欣慰,部队中就需要敢作敢为的人才。

考虑到如果按照原本坦克维修的程序,恐怕会消耗很长训练的时间,几个领导商讨后决定倒不如让赵宗刚试试。

“只给你三天的时间。”其中一名领导点头道。

赵宗刚二话不说,直接点头:“保证完成任务。”

三天内修好坦克在所有人看来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但是赵宗刚认为,必须亲自试试才知道。

就这样,赵宗刚铆着劲开始了坦克维修任务。

对于赵宗刚的实力,战友们都是最清楚的,可要真要维修坦克,大家还是不禁替赵宗刚吸一口凉气。

赵宗刚在接手坦克的第一时间便开始了零件拆解工作。毕竟头一次见到坦克内部零件,就算是赵宗刚已经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还是被吓了一跳。

随即,赵宗刚便沉下心来,对照着书本,将坦克零件一点一点拆解开来,所拆解的零件足足摆满了整个篮球场。

在零件拆解过程中,赵宗刚也很快发现坦克出现故障是因为发动机内部出了问题。

他很快便上手解决问题。

可俗话说得好:拆解容易安装难。

赵宗刚在解决发动机问题后安装零件,费了好大一番功夫。

三天时间紧赶慢赶,终于在第三天夜幕降临前将坦克安装完毕,所有人都提着一口气等待坦克的维修结果,直到大家看到坦克顺利点火,这一口气才得以舒缓。

一时之间,赵宗刚的名号在整个队伍传播开来,他修改了坦克的故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可谁又能知道,一开始进入部队的赵宗刚就只是一个炊事兵呢?

步步坚定,炊事班到坦克连

1968年,赵宗刚出生在青岛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村人,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他们对赵宗刚的教育一点没有落下。

那个年代的农村孩子,大多都早早放弃学习帮助家里分担农活,但是赵父赵母却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学习,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正是在这样的教育下,赵宗刚养成了热爱学习,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

长大后的赵宗刚虽然没有继续学业,但是却在父母的支持下进入了军队。

在赵父赵母心中,孩子能够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他们无比的骄傲。

在赵宗刚心中,进入部队可以锻炼自己,还可以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奉献给部队和国家,何乐而不为。

年轻时的赵宗刚认为,既然要当兵,就要当最好的兵,所以新兵训练结束之后的他,希望能够进入坦克连。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最后被分到了炊事班。

虽然赵宗刚想要去坦克连的愿望没能实现,但是他一点都没有因为自己进入了炊事班而懈怠。

很多人都认为,炊事班的兵每天就只是炒菜做饭,跟其他精锐部队根本没法比。

可实际上,炊事班是一支部队中不可缺少的力量,他们就是战士们的能量来源。

赵宗刚十分清楚炊事班的重要性,所以他视做饭为重要任务,十分认真地对待。

正是因为赵宗刚的这份对待任何事的认真努力的态度,得到了领导的赏识,没多久便被安排了仓库管理的工作。

赵宗刚的转变之路还没有停止,他还当过驾驶员,在经历过多次转岗之后还进入了坦克连。

这个结果倒是赵宗刚没想到的,受宠若惊之际,赵宗刚也丝毫不敢马虎,进入到坦克连也就意味着赵宗刚需要更努力一些,要学习的东西也更多一些。

因为是后来被调入的坦克连,与同期战士相比,赵宗刚已经落下了很多内容,为了能够快速追上大家的脚步,赵宗刚一有时间便抱着书本学习。

而真正让赵宗刚从一名坦克兵变为维修兵的契机是一次军事演练。

在这一次的军事演练中,坦克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可谁也没想到,在演练开始之前,坦克发生了故障,而维修所需时间过长,所以没能参加演练。

从这一刻开始,赵宗刚发现当坦克兵确实威风,可如果坦克连上场的机会都没有,那么当坦克兵还有什么用呢?

而队伍中正需要能够维修坦克的人存在,总要有人当第一个。

事情发生后没多久,赵宗刚便离开了坦克连,出现在了维修连中。

很多人都觉得从一个坦克兵到维修兵落差太大了,可对赵宗刚来说,只要是兵,到哪里都一样。

对于坦克,赵宗刚就只是一知半解而已,他要是想维修坦克,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而赵宗刚早就做好了准备,整日将自己埋在书本之中。

一晃几年时间过去,赵宗刚也有了不少经验,这才敢在坦克出现故障的时候和领导立下三天之约。

不过,正是因为赵宗刚有这份难能可贵的心态和精湛的维修手艺,他才能在后来重回部队。

退伍转业,因需要重归部队

因为能够维修坦克,赵宗刚在部队里多了一个“铁甲医生”的称号,成为偶像一般的存在。

在队伍当中,只要有东西出了故障,大家绝对第一时间找赵宗刚修理,只要是他经手的物件,就没有修不好的。

有时候他都不需要把零件拆开来看,就能知道病症所在,替机器诊断的技术,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赵宗刚不仅是一个好“医生”,更是一名好老师。

在部队正是需要像赵宗刚这样特殊的人才的时候,赵宗刚毫不吝啬地将自己毕生所学教授于学生们,之后的很多年里,赵宗刚培养了无数像他一样的维修人才。

从入伍以来一直到 2017 年,几十年的时间里,赵宗刚为部队培养了很多人才,也为部队的维修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尽管赵宗刚十分不舍,可也终于到了不得不离开的时候。

作为一名老兵来说,他所需要做的,就是服从上级命令,服从组织安排。

离开部队进入社会的赵宗刚回归到家庭当中,每天没了在部队时候的繁忙劲,反倒是有些不适应了。

他想趁着自己还有力气,找一份合适的工作。

像赵宗刚这样的资历,都不需要自己去找工作,自然会有人找上门来,虽然各个公司的薪资待遇都不错,但却不是赵宗刚想要的。

寻来寻去,赵宗刚最后找到了锅炉厂的工作,这一份工作倒是与他在部队做的工作有些关联,自己做起来也乐得开心。

忙碌起来之后,时间也过得快了很多,赵宗刚也开始慢慢适应离开部队以后的生活,虽然他时不时还会怀念部队的日子,但也慢慢接受了现实。

一眨眼半年时间过去,就在赵宗刚以为部队已经是过去式的时候,部队的消息却忽然传来。

这天赵宗刚刚吃完了午饭,便听到手机铃声作响,他刚拿起手机一看,便认出了部队的号码。

部队会突然联系他一定是出了什么事情,赵宗刚丝毫不敢耽搁,立马接起了电话。

电话另一头的领导也很快跟赵宗刚说明了来意,大致内容是队伍现在刚来了一批装备,这些新装备没有人会修,如今也只能请赵宗刚出山。

尽管赵宗刚已经退伍转业,可部队现在正是需要他的时候,赵宗刚毫不犹豫地便答应了。

在重新踏入部队大门的时候,赵宗刚还有些觉得恍然,他或许没有想到,自己会再一次他所付出青春,所热爱的岗位上来。

他更加坚定,自己会将全部热血奉献给部队,奉献给祖国,因为他是一名光荣的军人。

结语

赵宗刚一直是一个努力的人,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脚踏实地,每一次提升都是从无到有的突破。在他的眼里,只有自己没学会的东西,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他愿意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付诸行动,这便是他成功所在。

他又是一个有奉献精神的人,他深知自己所学都是为了国家的进步,所以毫不犹豫地将自己所学教授于人。

每一个军人都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而那些退伍老兵一直都有一个信念:有战必回。

他们虽然离开了部队,可思想却从未有松懈过,他们时刻将国家危难系在心头,只要国家有需要,绝对第一时间冲在最前线。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