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证监会召开专家等系列座谈会,一股暖意开始在市场内涌动。上证指数也用一根连续8个交易日的阳线,做出“回应”。截至2月23日当天收盘时,时隔52个交易日,上证指数重新回到3000点整数关口。
接下来,A股是否有望在3000点震荡调整中逐渐步入内生修复通道?对于市场稳定,当前讨论较多的转融券、量化交易以及“T+0”等机制,是否到了规则的调整改革期?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就此专访了参加过座谈会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
贝壳财经:你参加了证监会等部门组织的几场专家座谈会,你怎么看接下来的中国股市?
吴晓求:实际上,这段时间,我在几场座谈会上都强调,现在我们不能懈怠,不能因为市场上涨了几天,大家就认为没事了。市场信心的恢复与巩固,还是要一鼓作气持续下去,才能彻底扭转整个市场卖压较大、下跌的态势。当然在这其中是需要我们一系列政策制度设计来应对。
接下来A股的情况,由于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同时融券业务新规中的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在3月18日起才正式实施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因此,我认为在当前一个比较长时间内,股市会有震荡调整,但整体上不会再出现今年1月到2月初之间的这样令人非常焦虑的状况,这种情况也不应再出现了。
贝壳财经:概括来看,你所指的这一系列政策制度设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吴晓求:春节前后的这些天,让市场恢复信心、稳定预期,我们看到,这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一切工作的重心,但这些都属于短期稳定市场举措,长期来看,我们还需要推进制度建设,与之相辅相成。
首先,短期举措中必须考虑选择一些“非常之举”。
在我看来,这主要有三大措施。一是整个金融监管部门要形成合力,必要时,央行需要介入。二是证券市场监管部门自身也应当考虑对一些做空工具做出改革,比如转融通、转融券制度。三是暂缓IPO,我们要先让伤口把血止住,再谈如何康复。
其次,市场如果进入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后,我们则需要进一步推动长期制度建设和改革,以实现我国资本市场功能,从重融资向重投资的转变。
为达成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推动,即理念的转变、功能的转型以及制度的改革。对于最后一方面,在我看来,最需要直面的制度改革就是完善减持规则。
贝壳财经:本周,即2月26日至3月1日,从截至2月26日的官网信息看,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将没有新股发行。实际上A股新股发行数量已经从1月份的16家,降到2月份的2家。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种现象?
吴晓求:我们说,在市场危急时刻有必要暂缓IPO,释放明确且坚决维护市场稳定的信号。
当然,暂缓IPO也有人不同意,认为注册制条件下不应该进行行政干预。但是当市场处于一种“流血”的状态,我们需要“止血”,而且暂缓IPO就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止血”措施。
17年前,即2007年,A股市场第一次步入3000点的时候,1400余只股票的总市值在年中最高点时近29万亿元;截至2023年末时,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达5335家,总市值超过80万亿元,但市场指数依旧处于3000点附近。换言之,这十几年的时间,我们的股票市场总市值涨了数倍,但市场指数却几乎停滞不前。由此可见,多年来新股发行速度太快、再融资压力太大,减持压力有增无减,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当前股市供需结构失衡局面。
另外,在中国的上市过程中有一个特征就是排队,这不是一个正常现象。沪深北交易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31日,A股IPO排队企业数量为681家,合计拟募集资金7668亿元。我认为,我们制度改革摆在案头就是要改减持规则,我们必须把排队现象背后的诱因,给它去掉。
同时,上市公司自己也需要明白,IPO的资金不是ICU的资金,不要将IPO资金ICU化,投资者“真金白银”投到股市中的钱,不是你企业的救命钱,是让你努力发展的钱,你要对投资者的付出作出回报。
回到当前,只有新股发行数量显著下降、新股发行节奏放缓,才能为A股传递出持续稳定市场的信号。在新股密集发行的过程中,不仅对存量资金起到加速分流的影响,而且还会降低股市投资信心。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