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接尸人”王亮:护身符贴身,两年接尸2000具,最怕半夜工作

吉林“接尸人”王亮:护身符贴身,两年接尸2000具,最怕半夜工作

00:00
13:30

死亡,是一个备受冷视的词语。但凡与它沾上关系的任何人和事,往往皆被人们敬而远之,避之唯恐不及。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发生,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观念使然。

虽然人们都在竭力避免,但如同新生一般,死亡也是避无可避的。有需求,自然就有服务。由此,“接尸人”这一职业渐渐地进入大众的视野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位吉林“接尸人”的故事,他仅凭一张“护身符”就能撑起这份不一般的事业,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他接送了上千具尸体,令人十分震惊。

不过,即便是经验老道的他,每当听到午夜铃声突响时也会心惊胆跳,感受万分惊悚。

那么,他究竟是什么人?又为什么会从事这样的职业呢?

不幸福的童年

“接尸人”,仅从名称上就能够感受到,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职业。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会选择从事这样的职业呢?

王亮,就是其中一员。他的人生经历,要从儿时说起。

童年时期的王亮,过得算不上幸福。他的父亲与母亲,并不恩爱,时常发生争吵。

这样一对貌合神离的父母,双方的分歧已耗尽了大多数的心血,又怎么会有足够的精力去照顾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呢?

很快,父母的分歧越来越大,让这段不合适的婚姻终于走到了尽头。

父母离婚后,王亮没有跟其中的任何一个人一起生活,而是被留在了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

尽管有爷爷和奶奶的疼爱,但没有了父母的陪伴,一个孩子的童年注定是有所缺憾的。

这种缺失,也难免会造成他性格上的问题。

上学期间,王亮一直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小子”,打搅斗殴,无所不干。

或许只有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王亮才能够博得家人的关注。就这样,他浑浑噩噩过到了高中生活。

人们常说,只有经历过大是大非,才能够大彻大悟。

上高中的王亮,仍旧过着“小混混”的生活,但他“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一切的改变,从爷爷的去世开始了。

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爷爷去世给王亮造成了极大的打击,让这个孩子突然意识到,自己不应该继续盲目的生活,而应该找到自己的方向。

考虑到学习成绩不行,王亮决定另辟蹊径,前去当兵。幸运的是,王亮有一个强健的体魄,顺利通过了士兵选拔。随后,他就开启了为期数年的军旅生活。

在一次执行任务时,王亮的腿部受伤。虽然经过调养痊愈了,但面对部队高强度的工作,王亮已然无法适应。思量再三,他不得不选择退伍,回到了家乡。

得益于部队的培养,那个冲动莽撞的少年已一去不复返。时光给王亮留下了一个稳定的内核,让他能够笑着应对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回到阔别已经的老家,王亮是开心的。但是,一个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自己应该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呢?为此,王亮免不了有所徘徊。

换了一份工作

当自己对一个问题无从下手的时候,周围人的意见总是显得格外宝贵。

就在王亮因工作问题而焦头烂额的时候,他的亲人给他提供了一个机会——给一位老板当司机。

这份工作虽然不够体面,但待遇并不差。对那时没有工作的王亮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之后,王亮就成为了一名负责接送老板的司机。

正是这个工作,让王亮结识了他的妻子。

当时,王亮的妻子是老板公司的员工。二人一见倾心,相谈甚欢。就这样,顺理成章的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并在婚后育有一子。

司机的工作千遍一律,加之与老板价值观有所不同,让王亮渐渐产生了辞职的想法。不过,王亮的心里非常清楚,他已不再是孤身一人,必须要为妻子和孩子打算。

如果贸然辞职,显然风险太高。所以,王亮没有立即辞职,而是计划在离职前找到下一份工作。

就在此时,一个合适的工作再次让王亮遇上了。

当时,民政部门正在招聘一名司机。考虑到军人出身,王亮应聘上的可能性非常高。如果能够为民政部门工作,那王亮就算是端上了“铁饭碗”。

对比起来,民政部门的工作比私企的工作可要光鲜太多。

经过层层选拔,王亮最终如愿应聘到了该岗位。新的工作有了着落,王亮就辞掉了原本的工作。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一天上班就给了他“当头一棒”。

因为没有在应聘之前仔细的查看招聘信息,所以一到岗的王亮就被工作内容惊到了。

原来,王亮所应聘的岗位是殡仪馆的司机,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接尸人”。工作内容如此特殊,也解答了王亮心中“为何应聘时人不多”的疑问。

此时的王亮,没有丝毫的惧怕或避讳,而是十分坦然的接受了这份工作。

王亮自小就胆大,加上军旅生活的锻炼,越发让他有信心胜任这份工作。这份工作的待遇也非常不错,薪资很高,完全能够给家人一个更好的生活。

经过一番考虑,王亮决定把“接尸人”的工作踏实干下去。

王亮的亲戚朋友在得知王亮得到“铁饭碗”后,也纷纷上门道贺。可一问工作内容,人人却都面露难色,甚至有一些胆小的亲戚还被直接吓跑了。

虽然亲人的反应给王亮“泼了一盆冷水”,但好在王亮还有妻子的支持。

为了保佑丈夫的平安,王亮的妻子还专门准备了一个平安福,盼望着神佛能够给丈夫一些庇护。有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王亮便没有了后顾之忧,十分积极的前去新单位报道了。

“接尸人”的工作,必然是不容易的。

即便经过一番心理建设,刚刚开始接触这份工作的王亮,还是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这些不适,都是在所难免的。还好,王亮都坚持了下来。

成为“接尸人”

通常来说,新手入行都是少不了老手帮扶的。王亮一入职,也遇到了自己的师傅。一想到自己有师傅的帮助,王亮也就没有那么焦虑了。

入职后的第一次“接尸”,发生在入职后的第四天夜里。

通过岗位培训以及师傅的教导,王亮已经对这份工作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但当第一次去“接尸”,王亮还是很忐忑的。

当天晚上,值班室的电话响起。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听便断定,是有人去世了。

一接起电话,便得知高速路上发生了车祸,导致多人死亡。了解好基础信息之后,王亮便与师傅驾车前往事发地点。

因为是车祸,所以现场的状况十分惨烈,血迹遍地,各种器官散落一地。只一眼,王亮就将晚饭全吐了出来。

这是新手必然需要经历的适应阶段,王亮的师傅也并不意外。等到王亮的身体稍微好受一些之后,师傅便指挥着王亮,二人共同将尸体打包并装上了车。

回程的路上,或许是为了缓解王亮的低落情绪,师傅主动向王亮透露,自己第一次接触尸体的反应比他更大。听着师傅的鼓励,王亮渐渐摆脱了不良的情绪。

可惜,师傅只能陪伴王亮一程,陪伴不了他一辈子。第一次收尸顺利结束后,王亮的师傅便与徒弟告别了。

真正的考验,来自于自己第一次的单独收尸。王亮透露,那天自己是去给一个遭遇凶杀的人收尸。

凶手的作案手段十分残忍,在被害人身上留下了数十道伤口。一处处的伤口,但在往外渗着血,让王亮的心里越发不安。

此时,被害人的家属表示,他们会自行开车在后面跟着王亮,而不与王亮同乘一车。

这让本就心里“直打鼓”的王亮,更加害怕了。但是,他并没有表现出来,仍按部就班的进行着自己的工作。

按照规矩,王亮在回程途中必须时不时查看一下后方,避免尸体因疏忽而在途中不慎掉落。每一次往后看,对王亮都是一次挑战。

特别是当听见“噗噗噗”的声音后,王亮越发毛骨悚然。

其实,怪声只是尸体肠胃融动排出的气体,是完全正常的现象。

但高度紧张的王亮,早已忘记了师傅的叮嘱,只决怪声不断,萦绕耳伴。煎熬了一路,王亮终于将尸体顺利的送到了殡仪馆。

一回生,二回熟。有了第一次的经历,王亮后来的“接尸路”渐渐走的顺畅了起来,胆子也越发大。

时至今日,王亮已负责接过超两千具尸体。他们之中,有被杀害的,也有意外身亡的,有老年人,也有小孩子。

其中,最让王亮惋惜的就是小孩子的离世。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同样有孩子的王亮格外能够感同身受。他打心底里希望,这样的悲剧再也不要发生了。

除了对尸体的恐惧之外,人们的冷漠也让王亮心有戚戚。

有一次,王亮的车于半道上发生了故障。不得已,王亮只能前去修理店维修。但当修理店了解到他的工作性质后,果断的将王亮赶了出去。

外界的误解与忌惮,让王亮有些难过。曾几何时,他也对自己的工作有所排斥,无法化解来自旁人的误解与恶意。

所幸的是,一切都过去了。如今的王亮,已与工作和解,不再有心理负担。他甚至还开起了直播,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

结语

三百六十行,从不分贵贱。“接尸人”的工作,同样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而已,并不应该受到歧视与误解。

恰恰正是因为有了王亮和他的同事们,诸多亡者才避免了曝尸荒野,灵魂才得以安息。这样的工作,应当得到大众的理解。

“接尸人”对这个社会而言,是必不可缺的。

既然明知这份工作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人们是否应该采用更为理智的态度来对待呢?拒绝歧视特殊职业,从你我做起。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