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沉浸式艺术展亮相成都东郊记忆 幻迷打卡“声光电”科幻盛宴

三体沉浸式艺术展亮相成都东郊记忆 幻迷打卡“声光电”科幻盛宴

00:00
05:14

成都冬日的上午,虽寒意不减,但已有不少科幻迷聚集在了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三体沉浸式艺术展”的门口,等待着这个已经筹备三年的科幻艺术展的开展。

今日,对于成都的科幻迷、特别是“三体迷”而言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日子。在成都传媒集团的指导下,由三体宇宙授权花花生生集团出品的“三体沉浸式艺术展”在东郊记忆·国际展览中心2号馆迎来了第一批观展市民。据介绍,本次三体沉浸式艺术展展览总面积达2500平米,拥有13个逼真还原的经典场景,包含了《三体》三部曲中的精髓。

今日前来观展的市民

《三体》作为中国科幻的巅峰,获得过包括雨果奖在内的9项世界科幻顶级大奖,全球输出35个语种,被全球1149家图书馆收藏,以实体书6000万册的记录,创下当代文学海外销量最高纪录。书中融合科技和人文的双重思维碰撞,描绘的降维打击、黑暗森林、思想钢印等概念脍炙人口。

本次展览,展馆内布置了13个经典场景,包括7个大型空间和6个彩蛋环节,呈现了一场集视、听、沉浸、体感四大感官维度于一体的宇宙之旅。7个大型空间,涵盖了三体问题、质子展开、末日之战、黑暗森林、四维空间和二向箔、人类文明博物馆、647号小宇宙等著名场景。观众将有机会亲身感受三体世界的浩瀚星空、纷繁星系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6个彩蛋互动环节,则打破传统,创新体验,引导观众参与其中,与展览内容互动,打破传统观展模式,让每位参观者都成为这场艺术之旅中的主角。

“这个展览给我的感觉是,非常震撼!”今年10岁的多宝,在周末由爸爸妈妈陪同观展,刚刚体验了名为“物理学不存在”的互动装置,“看《三体》时候就觉得它脑洞非常大。但这次来这个展览,又与我之前看书的感觉大有不同,因为这个展览的现实感更强,让人有了不一样的科幻享受。我最感兴趣的是‘三日连珠’的部分,这是我看《三体》小说时候就很喜欢的部分。”

小科幻迷多宝在体验互动装置

“我觉得这个展的声光效果特别好,比我想象的还要‘科幻’。”前来观展的吴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专门在周末起了个大早,带着刚刚上小学的儿子来感受三体世界,“我和儿子都是‘科幻迷’,但小孩子还比较小,《三体》小说原著对他来说太难,但他很喜欢听我给他讲《三体》里的故事。听说有三体主题的艺术展,立即就决定要带他来,让他体验一下听到的故事来到现实是一种什么感觉。”吴女士说,她格外喜欢展览中的互动内容,展陈的内容让她感到“既不可思议,但又那么现实和触手可及”。

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花花生生集团“三体沉浸式艺术展”负责人徐震晏介绍,现场的声光电装置是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徐震晏说,现在许多科幻艺术展,更多的是用投影来呈现效果,并且互动也相对较少,而“三体沉浸式艺术展”希望做到作品与作品、作品与观众之间互动。“比如我们作品中的第三幕,去演绎的是水滴摧毁地球战舰的这一场‘末日战役’。我们用声、光、点等等艺术的形式去描述它,观众可以在自己的脑子里去幻想这个场景。”

观展市民正在体验互动装置

“这次展览,我们更多的是想要去突破科幻的传统叙事。”徐震晏表示,除了本身读过《三体》的幻迷,他们希望非《三体》读者也能享受到良好的逛展体验,所以他们注重的不是模仿小说、电视剧等已经呈现出来的科幻作品,而是在《三体》的基础之上进行艺术形式的原创,“科幻本身是一种想象力,所以科幻艺术展也是需要想象的,它不是已经在那里的事情,而是将来可能要发生的事情,所以如果用一种具象化的内容来呈现,就把科幻固化了。所以我们是用更加抽象的艺术装置来呈现另一种科幻叙事。”

徐震晏告诉记者,参与“三体沉浸式艺术展”创作的50多位艺术家,都是中国本土艺术家,他们分工不同,有负责声音的,有负责艺术装置的,也有负责编程的工程师,“这是一个很多艺术家互相配合之后造就的场馆,一个作品就需要好几个人配合。艺术家们各有所长,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展览聚集更多的中国艺术家,在一个好的平台上共同创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