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争之世,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有何意义?

大争之世,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有何意义?

00:00
11:47

11月14日至17日中美元首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会晤。

1,在此节点中美两国元首会晤有何意义?

第一,稳定中美关系,斗而不破。

美国将中国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已经是人所皆知的事。自2018年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便把战略围堵和打压中国成为美国的既定目标。

经济上,发动了贸易战,试图打压中国经济发展,并且联合印度等国构建印太战略,试图在经济上寻找一个可以替代中国的经济组织,试图在经济与中国脱钩。

科技上,使用一切手段打压中国科技发展,断供出口芯片,制裁中国科技公司,唆使荷兰对华停售光刻机。

▲美国对中国芯片和高科技公司的制裁,反而提升了中国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

军事上,频繁的与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举行军事演习,并且插手南海问题。对台出售武器装备,联合加拿大派军舰过航台湾海峡进行挑衅。

外交上,与中国和世界唱反调,巴以问题罔顾事实投票阻止联合国通过巴以停火决议,还不断出售武器给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上火上浇油,致使白费了以中国为首的劝和派的努力。

可以说,当前的中美关系错综复杂,且异常脆弱,甚至已经有冷战对抗的苗头。中美假如再不进行及时沟通,在世界许多热点问题上非但无法达成一致,在中国周边甚至可能产生误判,爆发冲突。

所以,此次中美元首会晤,稳定中美关系是最核心的议题。但出于现实情况出发,中美关系依然会维持在既有竞争、也有合作,斗而不破的状态,也就是常说的坏不到哪里,双方都保持着底线,把握着分寸。

第二,缓和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美国作为西方国家的领头羊,近年来为了更好的围堵打压中国,裹挟了大量西方国家与中国对抗,造成了中国与部分西方国家的关系紧张。

比如在俄乌冲突上,中国一直劝和,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则大力支援乌克兰,并且加紧扩充军备战,中西方在俄乌冲突上分歧较大。

在巴以问题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坚定支持以色列,中国则以劝和和停战为主,在数轮的联合国大会关于巴以人道主义停火决议上,西方国家大多投反对票,而中国与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投赞成票,似乎在相关国际问题上,中西两方已经形成鲜明的对立局面。

这并不是西方国家自愿与中国作对,更多的是出于对自身国家利益的考虑,在外交政策上有条件的紧跟美国的脚步。要知道俄乌冲突还在继续,欧洲为了能够对抗俄罗斯,离不开美国的支援。在这种情况下,在外交上对美国进行妥协和跟随,是不可避免的。

▲欧洲国家需要美国的支援才能对抗俄罗斯,故而在外交上必须对美国进行妥协,紧跟美国的脚步

中美元首此次旧金山会晤,向外显示了中美关系并没有西方国家想象的那么差,属于合作与竞争共存的关系,而且此次中美两国元首还将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可谓释放了中美合作大于竞争的信号。

在如此的政治背景下,作为与中国有着深度经济合作和巨大利益交集的西方国家,自然会抓紧机会缓和、稳固与中国的关系。毕竟原本对抗中国是看大哥美国的颜色行事,本身就是违心的,谁也不希望与一个GDP总量世界第二的国家对立,而且这个国家还是自己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

2,会谈会谈些什么,又能谈成什么?

中美元首会谈有一个政治背景,那就是中美两国元首将出席在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全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自1989年成立以来,已经发展成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构。亚太经合组织拥有21个成员国和3个观察员国,范围涵盖了泛太平洋地区几乎所有的主要经济体,GDP总量占全球的60%。

中美更是占据了亚太经合组织GDP总量的一半以上,在此大背景下,中美此次元首会晤的核心议题必然是与经济有关。

▲即将在旧金山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中美的地缘对抗是既定的事实,美国在日本、韩国、关岛均有驻军,还长期与菲律宾、越南、印度有军事合作,中美短期内的地缘政治对抗不可能通过一次双方元首会谈就消失。

故而此次会晤更为切实的是中美之间的经贸合作。

那么中美经贸合作能谈什么内容呢?

首先,美国必然希望中国帮助美国稳定美元价格,从而维持美元体系。

全球自新冠疫情影响以来,经济低迷,呈现出去全球化的趋势。美元作为全球货币,受到了很大冲击,美国政府为稳定美元价值,发行了大量国债,但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美元的通货膨胀。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美元和国际金价都持续下跌,而美联储已经放弃加息,实际上已经躺平。

在市场已经不信任美元的情况下,一旦中国将手持的大量美国国债抛出,无疑是对美元金融体系的严重打击,很有可能引起美元大幅度贬值,这对于美国可不是好消息。要知道如今的美国既要应对俄乌冲突、又要应对巴以冲突,还要对抗中国,一旦美元大跳水,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中美势必会为当前中美经济上的竞争降温。

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已经持续5年之久,在芯片、进出口等多个领域都与中国相互竞争,动辄进行制裁,中国也毫不相让的进行反制裁措施。中美经济贸易总量巨大、关系密切,长此以往,对双方经济发展均是不利。为了能够促进自身经济的增长,双方势必会进行经济竞争上的降温。

实际上,在今年9月22日,美国便与中国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定期举行会议,在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此番中美元首会晤,势必会加强和稳固中美经济合作机制,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有钱大家一起赚,即便是互相有摩擦也不能影响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最后,美国会就相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与中国进行商谈。

比如中国周边的台海问题、中菲南海问题、朝鲜半岛问题,这些都需要中国的配合。美国只有摸清中国的底线,事先打好招呼,才不会在中国周边与中国产生误判和热战。

在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上,美国也离不开中国。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借乌克兰之手削弱俄罗斯,并且彻底与俄罗斯在经济领域脱钩,进行全方位的制裁。而中国作为俄罗斯的最大贸易伙伴,在填补西方经济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极大的缓解了俄罗斯因为西方制裁遭受的经济发展困难。美国为了能够进一步削弱俄罗斯,势必会拉拢中国,提出某些交换条件。

▲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对俄罗斯的经贸往来填补了西方资本留下的空缺,缓解了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经济制裁带来的伤害

在巴以冲突中,中国的态度也十分重要。

今年年初3月10日,在中国的斡旋下,中国、沙特、伊朗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同意恢复中断了七年之久的外交关系。

如此堪称世纪和解的举动震惊海内外。要知道作为中东最强、最有影响力的的两个国家关系转暖,对巴以冲突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以往以色列面对的是一个四分五裂的阿拉伯国家,而且伊朗又与阿拉伯国家长期对立,消耗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很大精力。而伊朗与阿拉伯国家的领头羊沙特世纪和解,使以色列在巴以冲突中平添了一个对手,更为重要的是,伊朗很有可能与阿拉伯国家一道,联合起来对抗以色列。这对目前巴以冲突的最终走向有着很大的影响。

中国作为两国斡旋之人,自然对两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中国在经贸上与中东国家尤其是以色列也有着很密切的经贸合作。2022年,中国与以色列双边贸易额254.5亿美元,同比增长11.6%。中国企业对以色列直接投资存量33.9亿美元。中国是以色列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也是以色列最重要的投资来源国之一。

▲中国最大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华大基因对在以色列有着重大的投资,主营药物开发和免疫系统的诊断技术,对提高以色列的医疗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在巴以冲突中的态度,不但影响着一众阿拉伯国家,还影响着以色列,毕竟看在钱的面子上以色列也要低下头聆听中国的声音。况且中国在中东乃至世界上也是一个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国家。

3,美国的无奈!

毛主席曾经说过:“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美国之所以在如此节点与中国进行元首会晤,便是体现了美国的逼不得已。

我们之前提到了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大争之世。所谓大争之世,就是国际之间各国冲突不断,呈现出一种相对混乱,原有国际秩序逐渐崩塌的趋势。

之前的国际秩序实际上自冷战结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主导建立的,而如今这个国际秩序显然已经开始崩塌,不适应当今的国际局势。

因为在这个秩序的主导下,造成了俄罗斯西部的地缘危机,造成了中东巴以冲突,造成了“阿拉伯之春”的混乱局面,造成了中美对抗,甚至在南亚的缅甸、印巴都爆发了冲突。

▲当今世界,美国的实力已经不在是独霸全球,无法维持各地区的稳定

作为这个秩序的制定者和最大受益者,美国目前已经没有实力去维持各地区局势的稳定,甚至连控制冲突走向的能力都不再具备。

俄乌冲突愈演愈烈,已经有向北约国家蔓延的趋势。

巴以冲突,以色列更是如一头脱缰的野马,逐渐脱离美国的掌控,朝着第六次中东战争发展。

中美对抗,美国与中国打了多年的贸易战,精疲力尽,全然不起作用。美国联合印度等国制定“印太战略”,联合越南、菲律宾日本等国围堵中国,结果换来了中国的日趋强盛。

更要命的是,中国的“一带一路”更是极大的撼动了旧的世界体系,给未来国际合作指明了方向,一个更加公正、合理、造福全人类的新的世界体系正在其中孕育。

似乎是为了维系这脆弱且不公平的国际秩序最后的挣扎,美国在联合国大会的有关巴以冲突投票中,不惜站在世界的对立面。

总之,美国已经疲于应对当前的国际局势,作为“旧世界,旧秩序”的代表,美国迫于无奈与“新世界”的代表中国进行会晤是必然的选择,管控分歧,稳定双方经贸交流是会谈的核心,二者的会晤对今后的世界局势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