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离中国更近,为何走向了印度化?东南亚对华不友好背后原因

东南亚离中国更近,为何走向了印度化?东南亚对华不友好背后原因

00:00
10:17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在新德里,人们发现很难关注东南亚,他们把东南亚看作是后院,不认为这是一个未来有增长潜力的地方。”

新加坡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凯硕在对印度媒体的表述中,说出了这样一番话,在他的表述中,东亚与东南亚说是“未来之星”也不为过。

而在人们的目光被东南亚吸引的同时,“一些东南亚国家离中国更近,但在文化以及宗教等方面却走向印度化”这个硬伤也让不少人大为感慨。

在这背后,是什么原因推动着这些东南亚国家向“印度化”发展?对于中国来说,一些东南亚国家“对华不友好”这种状态在未来是否可以改变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众所周知,东南亚有11个国家,其中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东帝汶。

这11个国家中,除了越南以外,在文化、宗教、生活习性等方面明显更偏向于印度化。

当然,这里指的印度化并非是1947年印度共和国成立之后才发生的。实际上,早在古印度时期,这种现象就已经开始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东南亚区域上的人们。

而究其原因,大致来讲,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思考,第一个方面是自然环境因素引发的连锁反应;第二个方面则是人为因素。

从自然环境来讲,简单来说就是:在发展落后的时代中,两者相近的热带季风气候更有利于人群的往来。

小到家族的通婚、大到族群之间的货物交易以及迁移等,在交通不发达、医疗不发达的情况下,气候条件相近所带来的除了相互的往来,还有生活习性的慢慢融合。

直白的来说,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环境条件无疑是会对种族的生活习性乃至性格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自然条件为人们带去潮湿闷热、却又能带来丰富的食物时,人对于食物的积极性无疑是会减弱很多。

就像是脖子上挂个大饼,只要一低头就能吃得到,那么勤恳的劳动也似乎就会失去了意义,更别说长时间处在糟糕的环境中,更容易让人不想动弹。

当然,这放到今天或许是一种“躺平”、“弱者思维”。但在过去,在人们每天考虑的就是活下去的那个阶段,这是再正常不过了。

而久而久之,这样的族群就容易形成两种结果,一种是抱团取暖,另一种是“慕强”。

在这种情况之下,一旦出现强且有利的文明时,那么自然很容易成为人们好奇或者趋之若鹜的对象。

以上的因素是从自然环境方面来考虑的,而另一方面就是人为因素。

历史与宗教的影响

人为因素其实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板块,第一个是历史变迁,而另一个就是宗教。

在历史变迁的板块上,就从华夏来说,其实早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样思想下,开始计划着蛮夷之地的扩张与征服。

但是就当时的东南亚来说,虽然周朝就已经提出了这个想法,后续也在一点点的执行了起来,不过有一说一,有的“蛮夷之地”的位置实在太远了。

无论是受交通影响也好、还是受人力物力的影响也好,总之容易有些“鞭长莫及”的感觉。

另一方面,在各个强大的族群间,其实对于外来者,无论如何都是有些不同程度的“排外”的,而这也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文化上的交流。

而等到后面,随着朝代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互交逐渐频繁起来后,在明代的时候也曾有过郑和下西洋,这无论在经济还是在拓展领地方面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这毕竟是“偶然事件”。

而就在华夏的朝代不断更迭、领地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古印度的文化以及宗教输送也慢慢展开了。

关于宗教的力量有多强大这个问题,哪怕放在今天,都能看出一二,更别说在科学还没怎么发展的古代。

说白了就是,当人们处在水生火热中时,对宗教的信仰其实也是一种“慕强”。当然,有人表示中国也有宗教,有佛教,还有道教等等。

关于这点,只能说首先佛教就不是源于中国,而是古印度。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其实在佛教方面,东南亚国家的佛教氛围是要比中国浓厚许多的。

而道教从源头来说,它的确源自于华夏,但与佛教相比,从时间上来说,道教发展就比古印度时期的佛教要晚很多。

而且道教的产生有一些原因也是与佛教的对抗有着一些关系;另外从主张来看,二者一个讲今生、一个讲来世。

对于早就受到古印度宗教文化影响的东南亚来说,要想朝着反方向扭转信仰,并非易事。

更何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宗教文化既是其中的一个表现方式,同时也在反作用的影响着东南亚区域人们的各方各面。

同时,在文化方面,中国与东南亚还有一点很明显的区别,那就是中国的农耕文明以及因此诞生的儒家思想。

而单就农耕文化这一点来说,在我们讲到东南亚自然环境的时候,就知道大部分的东南亚国家是没法做到的。

其实,综上所述,我们大概可以明白,华夏发展历程中,无论是宗教也好、思想也罢,其实都是与人民的生活习性、自然环境等环环相扣、一步步“升级”与“变迁”,最终才形成今天的模样。

当然,除了以上的文化以外,也不排除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就比如说中国较之东南亚的国家。

从政治方面来讲,在有着大国威慑的情况下,一些曾经长时间饱受殖民者入侵的国家来说,对于大国反而是有一些排斥的,毕竟他们也害怕自己会不会再次被入侵。

这一点也有可能是一些东南亚国家持续偏向印度化以及对华不友好的一些原因。

而关于这些因素,在未来,中国是否能对此进行改变,并扭转东南亚“印度化”的局面呢?

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实际上,自从印度共和国成立,包括一直到后面东南亚中东盟的形成,这几十年间,虽然东南亚的很多国家在文化与生活习性上偏向于印度化。

但是这些国家与中国的互交却也是日益频繁起来。

最明显的就是东盟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2021年,随着“一带一路”的中老铁路的开通,以及2022年广西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的投入,中国与老挝以及沿线东亚国家的贸易往来无疑是又上一个台阶。

在过去十个月的时间,越南、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是东盟中与中国合作的排在前三的贸易伙伴。

不得不说,在“一带一路”下,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的确是对两方的经济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其中,新加坡常驻联合国前代表马凯硕在之前给出的数据中就表示:2000年的时候,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只有400亿美元,而到了2022年,就已经飙升为9750亿美元。

而在说到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之间的关系时,他则表示对中国来说很重视的东南亚,在印度却被不少人视作“后院”。

自从前几年印度挑衅中国边境,到这几年印度屡屡向美国靠近。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与印度无疑是国际上讨论的热门话题,而在这其中的东盟无疑也成为焦点。

去“印度化”似乎也变成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但其实,关于去“印度化”这个问题,早已在徐徐展开。只是它并非是以“强制”“入侵”等方式,而是以“分享”的方式来推进。

比如在10月份的时候,印尼、缅甸、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驻华外交官就到衢州访问了孔氏南宗家庙、中国儒学馆等蕴含着儒家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场所。

而这一次访问,其实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东盟国家了解中国的儒家文化,以及相关的历史、政治,最终达到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作用。

根据上述的这些,其实我们可以思考到去“印度化”这个问题,到底有没有必要、以及能不能实现。

如果真的要说去扭转“印度化”这个局面,可想而知,未来也许可以,但这是需要比较漫长的时间。

而从现阶段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形势来看,其实无论印度是如何看待东南亚,或者如何看待中国,都会回到这两个点上,一个就是中国的经济在不断的高速发展;而另一个则是:中国是一个崇尚和平的国家。

结语

历史证明,中国无论发展得如何,也没有想过去入侵其他国家的文化或者是土地等资源。中国做得更多的是如何在求同存异的情况下,与友国共同分享、共同发展。

这一点从“一带一路”上其实就能看出很多,同时从这个角度来说,东南亚国家“印度化”这个问题似乎也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毕竟以包容的心态来看,每个国家都有适合它的文化,只要能“共同富裕”,求同存异有时候反而是共同进步的一大助力,不是吗?

本文由“趣知史馆”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紫色菡萏2008

    阐述明了,分析得体,赞

  • 1580268bt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