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文化遗产转化发展新路径,文化遗产创新传播专题研讨会在蓉开幕

探讨文化遗产转化发展新路径,文化遗产创新传播专题研讨会在蓉开幕

00:00
02:08

今日,由中国文物学会文化遗产传播专业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吉林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文化遗产创新传播专题研讨会在成都开幕,旨在探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路径。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在致辞中表示:要让文物真正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一是要多元主体参与,开创文化品牌;二是要占领更多的国际平台,拥有话语权;三是要运用新科技的方式增强传统文化活力,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生;四是要进行跨学科的推广和研究,建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增强文化传播人才储备。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颜劲松则特别提到了成都的东华门遗址,该遗址考古发掘历时7年,凝聚了成都长达2300余年的城市发展史,是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根基与文脉所在。

《何以成都——东华门绘本》捐赠现场

据颜劲松介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首次推出了面向中小学生的《何以成都——东华门绘本》,以期让文化遗产资源服务义务教育体系。研讨会现场,嘉宾代表们也向成都中小学代表们捐赠了《何以成都——东华门考古绘本》。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兼文化遗产传播专委会主任、复旦大学教授高蒙河在研讨会主旨演讲中总结道:要讲好文化遗产故事,第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第二要打好基本功,深入的价值研究才是遗产传播的“源头活水”;第三要坚持普惠性,面向公众,扩宽路径,下沉渠道;第四要跨界合作,只有敢于“出圈”才可能形成具有“破圈”效应优秀作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