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近代翻译家林纾逝世

历史上的今天:近代翻译家林纾逝世

00:00
01:43

1924年10月9日,“介绍西洋近世文学的第一人”的林纾逝世。

林纾,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书画家。

林纾自幼嗜书如命,五岁时在私塾当一名旁听生,受塾师薛则柯的影响,深爱中国传统文学,从此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但由于家境贫寒、且遇乱世,他不得不为生计终日奔波。闲时他也不忘苦读诗书,13岁至20岁期间校阅残烂古籍不下两千余卷。

不惑之年之后,母亲、妻子相继去世,为了排遣忧愁,林纾到处游玩散心,最后在几个朋友的推荐下,认识了精通法文的王寿昌。此时王寿昌正想翻译点西方的小说,林纾不懂外语,但古文功底之深厚,当世几无其匹。两人合作,可谓是如鱼得水。就这样,林纾开始了他迟来且丰硕的著译生涯。

采用和朋友合作,一人译外文,用中文把意思表达出来,再由林纾用古文润色,一部部的西方小说就这样被引进了中国。林纾与王寿昌合译的法国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问世后,一时风行全国。此后,林纾接受商务印书馆的邀请专译欧美小说,先后共译作品180 余种,曾被人誉为“译界之王”。

林纾被称为“介绍西洋近世文学的第一人”,他用一腔爱国热血挥就了百余篇针砭时弊的文章;用犀利的文笔完成了《畏庐文集》《讽喻新乐府》《巾帼阳秋》等40余部书,成功勾勒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人生百态,留下了“译才并世数严林”的佳话。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