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里的中国《梨园音韵》京剧第二集180112

歌声里的中国《梨园音韵》京剧第二集180112

00:00
15:47

脸谱是中国京剧最鲜明的特点之一,有上千种之多。用各色油彩在脸上以象征性的颜色和符号来表示人物性格,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刚烈勇猛、有的奸诈阴险,有的沉稳老练……这就是“花脸”,即为净行。他们大多仪态威猛,嗓音洪亮高亢,动作大开大阖。

脸谱表现的是角色在戏中的定位:红脸代表忠勇正直(关公)、黑脸代表勇猛豪爽和铁面无私(包公)、白脸代表奸诈狠毒(曹操)、蓝脸代表桀骜自负(窦尔敦)、黄脸代表凶猛或沉着(典韦)

净行根据表演的侧重点不同,分为三大类,以唱为主 被称为“铜锤花脸”或是“黑头”,也叫大花脸。其他两类便是做为主的“架子花脸”(张飞),以武打为主的“武花脸”(典韦)。京剧《二进宫》里主角之一徐彦昭是典型的唱功花脸,他手里拿一柄铜锤,可以“上打昏君,下打奸臣”。这出戏太有名了,简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以“铜锤”就慢慢成了唱功花脸的代名词之一。

折子戏--是针对全本戏而言的,它是全本戏里的一折,或是一出。大多是戏曲中的精彩片段,是戏曲全剧的中心或灵魂,有很强的独立性,情节浓缩,人物个性鲜明,流传至今的折子戏不少,久演而不衰。比如《牡丹亭》中的《惊梦》、《西厢记》中的《拷红》、《玉堂春》中的《苏三起解》、《白蛇传》中的《断桥》等

起解,是押解犯人的意思。玉堂春是一出关于女主人公苏三蒙难,逢夫遇救的故事,而其中的《苏三起解》便是苏三在押解途中吐露诉说自己冤屈的片段。现在让我们来欣赏这出精彩的折子戏。

西皮流水调的《三家店》,被称为男版起解,讲的是靠山王杨林因程咬金等聚义瓦岗,命差官罗周将秦琼提至登州问罪,押解途中夜宿于三家店的故事。

1905年,北京泰丰照相馆的经理任景丰,在琉璃厂的土地祠院子里,为“伶界大王”谭鑫培拍摄了京剧《定军山》中的片段,作为谭鑫培六十大寿的贺礼。虽然是无声黑白片,却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1933年,谭鑫培之孙谭富英与著名坤伶雪艳琴合演的京剧电影《四郎探母》,是中国第一部有声戏曲影片。《四郎探母》选段《一见娇儿泪满腮》。第一句里的“腮”是一个嘎调高音,使老旦如诉如泣之声更加高亢,强烈表现内心思儿之情。

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7年9月14日和15日晚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和史依弘领衔出演的京剧《霸王别姬》 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表演引起轰动。


撰稿:孙艺丹

主播:孙艺丹 桂晓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