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187:孤独与抑郁的相似点

《社会心理学》187:孤独与抑郁的相似点

00:00
07:25

更新说明:每周一、周三、周五更新


趣味导入 


大家从小都或许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让我们独自上讲台上做自我介绍,或者一个人在黑板上解题时,你会感到有些害羞和紧张,你担心会在众多同学面前出丑;当工作后,领导让你和他一起去参加饭局,在吃饭的时候你会感到有些局促和不知所措,你也不清楚自己在这样的场合上如何表达自己,常常会手足无措。


这些例子都证明了,每个人都会有害羞甚至焦虑的表现,只是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我们的表现和行为方式会有所差异。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焦虑和害羞方面的相关知识。


焦虑和害羞


其实,害羞是一种社会焦虑形式,其主要表现特征是过度的自我意识作祟,然后过度担心他人的想法和对自己的评价。当你去应聘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第一次和某个喜欢的人约会,无意中闯入一屋子陌生人当中,在一位重要的观众面前表演或是演讲,这些事件几乎会令每个人都感到焦虑和隐隐的恐惧。


尤其是那些极易害羞或感到尴尬的人,几乎在自己被评价的任何情境中都会感到焦虑。对这些人而言,焦虑更像是一种特质而非一种暂时的状态。


怀疑我们在社会情境中的能力


那么,哪些因素会让我们在社会情境中感到焦虑呢?为什么有些人会长期受困于自己的社会焦虑中?施伦克和利里用自我表露理论对这些问题做出了解答。


正如我们在之前所学到的,自我表露理论假设,我们都渴望用一种给别人留下美好印象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社会焦虑的含义显而易见,当我们想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但又怀疑自己能否做到时,我们就会感到焦虑。这个简单的原理有助于解释很多研究发现,每种发现都与你自己的生活体验息息相关。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哪些情况最容易让人感到焦虑和害羞:


•和有权势、地位高的人交往,因为他们对我们的印象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当我们身陷在一种评价情境中,例如第一次见准岳父母,我们会非常在意对方对你的看法,因为这关乎着你未来的幸福;


•表现过于不自然,并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于自己和自己的行为上;


•关注对我们的自我形象,或者认为有重要意义的事情,例如专业会 议上,我们要在同行面前阐述自己的观点;


•身处一种新奇的或非结构化的情境中,例如第一次参加学校舞会或者第一次参加正式宴会,我们并不熟悉这些场合的社交规则,害怕出丑。


在这些情况下,对大多人来说,自然的倾向就是小心翼翼地自我保护,尽量少说话,避开那些显示自己无知的话题,言行谨慎,表现得十分谦逊、尽量报以友善和微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希望给他人留下好印象所导致的焦虑,反而经常会给人造成不好的印象。然而,假以时日,这种焦虑和害羞的人往往能通过自身的改变被他人接受和喜欢,做到真正的不以自我中心,并且敏感和谨慎。


过分个人化的情境


与不害羞的人相比,害羞的、过分敏感的人,像是许多青少年,他们或多或少地把一些偶然事件看做是与自己有关的。害羞、焦虑的人还会把情境过分个人化,这种倾向会导致焦虑感的产生,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会发展成偏执狂。


他们常常会高估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和评价,认为别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如果他们的头发没有梳理好或是脸上有痘痘,他们会觉得所有人都会注意到,并据此评价他们的外貌。其实,害羞者对自己的过分敏感也有清醒的认识,他们希望自己不再为脸红、别人的想法和接下来该说什么而担心和焦虑。


为了减少这种社会焦虑,一些人会求助于酒精,因为酒精能通过降低自我意识而达到减轻焦虑的效果。因此,长期害羞的人特别容易在遭受挫败时喝酒。然而,当从酒精中恢复之后,与不太害羞的人相比,当再次体验到压力或失败时,他们会更加容易焦虑。


焦虑和酒精滥用的多种症状也具有自我设限的功能。给自己贴上焦虑、害羞或受酒精影响的标签,可以让很多人为失败提供借口。在这些症状的防御机制下,个体的自我能够被很安全地保护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赴约?因为我是个害羞的人,所以人们不容易了解真实的我”,这类症状是一种用来解释负性结果的无意识的策略。


那么,假如我们能为害羞的人提供另外一种更为合理地解释,以及由此带来的失败的说法,他们是否就能放弃使用这种策略呢?害羞的人可以因此而不再害羞吗?


这正是布罗特和津巴多在对女大学生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他们把一些害羞的和不害羞的女大学生带到实验室,让她们和一位英俊的男士谈话,这位男士是作为另一名被试身份出现的。在谈话开始前,她们被集中在一间屋子里并听到很大的噪音。


实验者告诉其中一些害羞的女生,这种强烈的噪音将会使她们的心跳加速并持续一段肘间,而另一些害羞的女生则没有被告知这条信息。因此,这些害羞的女生在后来和那位男士谈话的时候,可以把自己心跳加剧和任何谈话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表现不佳都归咎于之前出现的噪音,而不是她们的害羞或是社交的适应不良。


与那些没有事先被提供噪音的害羞女生相比,这些女生不再显得那么害羞。一旦谈话开始,她们就能流利、顺畅地与男士交谈下去并主动向那位男士询问一些问题。事实上,和容易就被人指出是害羞的女生相比,这位男士很难将这些对答如流的女生与不害羞的女生区分开来。


全篇总结


课程的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我们讲到了“焦虑和害羞”,害羞是焦虑的一个产物,而根源在于人们会高估了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并在无形中放大了对自己的要求,从而害怕自己犯错和出丑,当然这也属于一种自我表露的表现。


当人们把很多情景过分的与自己相连接时,这种焦虑和害羞就会更加严重,而很多人会采取酗酒的方式来解决,但效果却是适得其反。通过实验可知,只有忽略外界的因素,并不把其当做自我害羞的借口,坦然面对现实的情景和自己时,害羞和焦虑就会随之降低,甚至消失。


好了,今天的课程就讲到这里,欢迎订阅专辑,第一时间收到更新提醒,我们下期再见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