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时间的智慧】小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079.【时间的智慧】小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00:00
24:49

一、 经典原文 


1、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


2、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杜甫


3、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长恨歌


4、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小山


二、本期摘要 


小寒三候,第一是雁北乡,二是鹊始巢,三是雉始鸲。


大雁是古人判断节气特别重要的一个依据,大雁在古代也是文明的象征,古时候有用大雁作为礼物的惯例。二候是喜鹊开始筑巢,喜鹊感觉到阳气了就开始筑巢。最后一候是雉始鸲,雉就是野鸡,到小寒最后的五天以后,野鸡终于感受到阳气滋长,开始鸣叫寻找它的同伴。

 

小寒时候过去的很多典故都跟御寒是有关的。唐朝长安城小寒时节社会上是互相要送礼的,皇上给臣子赐口脂,赐蜡脂。杜甫有诗说,“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口脂就是现在的润唇膏,蜡脂就是擦脸油。


咱们在夏天的时候说了很多消暑纳凉的事,在冬天的时候得了解了解古人怎么御寒。


以火炉取暖应该是最古老最简单的方式。秦朝的时候有钱人家就已经创造了壁炉和火墙,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烟道,包在墙里头跟灶台通着,睡觉的那个炕里头也盖有这种孔道跟灶台通着,一烧火的时候热气往炕里走,俗称火炕。


汉代的时候就出现过层次相当高的可调节温度的房子,这个房子的建筑材料很特殊,是花椒。用花椒和在泥里面成保温层涂抹在墙上的,这样的房子是冬天待在里面特别温暖。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住椒房的,《长恨歌》里面说,“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冬天要有御寒的材料,穷人穿的东西就是褐,是一种粗的麻制的,稍微能够厚一点御寒的东西,用褐做的衣服不保暖也不美观,可能就是麻袋片的意思。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面说“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这是穷人家的日子。


富人家穿裘皮,“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锦帽貂裘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够穿上,起码得是“为报倾城随太岁,亲射虎,看孙郎。”得是苏东坡太守这一级的人能够穿。裘类是达官贵族穿的东西。


小寒时节雅俗共赏吃的最多的食物就是火锅。大雪纷飞;呼朋唤友,围着火锅,这个时候是个热热闹闹的仪式。


商周的时候就有小火锅,那个时候青铜器盛满了菜也就够一个人用的,到了三国时候,吃火锅就已经很普遍了,清代乾隆皇帝曾经在嘉庆元年,宫中摆过千叟宴,摆了1550多个火锅,同时围着火锅吃饭的人超过5000人,这大概是历史上记载的最热闹,最大的火锅宴。


不管我们吃什么,穿什么,到了最寒冷的这个时节,养养心,收收神,让自己能够温暖宁定才是最重要的。“大雪封门好读书”,这在过去也是大家的一个乐趣,虽然这个时候大家都忙着上班,但是有点时间,静下心来读读那个时候的诗书,想想那个时候的礼仪也是一件清雅的事。


小寒时节的诗很多,很著名的一首就是宋朝杜小山的这一首《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三、课后思考 


你的家乡在冬天有什么习俗吗?小寒时节,你最想做什么事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微笑_ca9

    于丹老师,良家妇女,盛世才女。

  • 1344666bifm

    我是于老师忠粉,听了于老师国学课,好多人生困惑都找到了答案

  • 听友25171991

    古代结婚程序:纳彩 问名 纳吉 纳征 请期 亲迎 ,既迎亲 讲的太及时了 马上要考试 不知会不会考到

  • 康康和妈妈讲故事

    于丹老师,我要像您一样优秀😊

    思南_我心飞翔 回复 @康康和妈妈讲故事: 要有比于丹老师更加优秀的信念,加油ing^0^~

  • 阳子妞

  • 阳子妞

    美美

  • 青青河有草

    于老师,辛苦了!

  • 听友38908401

    纳彩礼

  • 无无明啊

    小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 椰风54

    好(´-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