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学者谈“恐龙扛狼”传播至境外:得益于拟音特点,外国人读来也朗朗上口

武大学者谈“恐龙扛狼”传播至境外:得益于拟音特点,外国人读来也朗朗上口

00:00
02:08

“我没K,我没K!布鲁biu,布鲁biu!恐龙扛狼扛狼扛,恐龙扛狼扛狼扛。恐龙扛狼扛狼扛,恐龙扛狼扛狼扛。”

7月13日,话题词“恐龙扛狼”登上短视频平台热榜第一。

据了解,这是今年4月,网红云南权妹唱郑秀文的《眉飞色舞》时,临时用云南方言给前奏编的词。

短短几个月,这一小段魔性洗脑的演唱吸引了大批网友,许多博主剪辑这段音频为背景音乐进行二创。

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对外汉语教研室主任阮桂君向九派新闻介绍,歌词里的云南方言“恐龙扛狼”是拟音词,表达燥热、富有节奏的氛围,与汉字的字义无关。

在他看来,“恐龙扛狼”的爆火,不能单从云南方言本身看,背后有深层原因。

首先,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大家对文化越来越关注,非通用文化的关注度也大大提高。其次,我国是多方言多民族的国家,方言‘恐龙扛狼’的爆火植根于我国的文化基础。

“第三,‘恐龙扛狼’这种陌生化的文学表达符合人们的求新求异心理。”阮桂君分析道。

对于“恐龙扛狼”被传到国外的现象,他称,这得益于其拟音特点与互联网传播的便捷性,即外国人读来也朗朗上口。

“很多拟音是特定区域的文化记忆,它既有新奇之处,又使人产生文化共鸣。加入伴奏,传达出狂热情感,使人联想到炎热的夏天、火辣的西南地区。”

对于方言词的走红,阮桂君感到很欣慰。他觉得,这样能让更多人通过互联网,主动了解除自己母语和家乡方言外的其他语言文化样态。

“方言会被关注,也意味着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开始回归乡土文化,对之投入热情与关注,这有益于保护中国乃至世界语言文化多样性。”他说。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