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报告,局限、片面!丨北京观察

这份报告,局限、片面!丨北京观察

00:00
08:42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7月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开始对日本进行为期4天的访问。综合日媒报道,当天他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面,并提交有关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的审查报告。国际原子能机构4日还在官网发布消息,该机构认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方案总体符合国际安全标准,机构将对日排海活动长期监督监测。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向岸田递交核污染水排海评估报告

据日媒报道,日本政府将首先研究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计划的评估报告,之后再作出何时将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的最终决定。计划是在夏季前后启动排海。

中方对国际原子能机构仓促出台报告表示遗憾

随后,外交部网站发布消息称,中方对机构仓促出台报告表示遗憾。

外交部认为,机构报告不能成为日方排海的“护身符”和“通行证”。机构因授权所限,没有审查日方排海方案的正当合法性,没有评估日方净化装置的长期有效性,没有确证日核污染水数据的真实准确性,相关结论存在较大局限性和片面性。

对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给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开绿灯”一事,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工程师赵学林对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表示,首先从国际原子能机构本身授权来讲,它并不是评估核污染水对海洋环境和生物健康长远影响的最恰当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是负责和平利用核能活动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旨在促进核能对全世界和平、健康及繁荣的贡献。

其次,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对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进行综合评估时,它的授权被严格限制,不能对直接排海以外的其他处置方案进行评估,因此,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这份报告无法证明日方排海的正当性、合法性,也免除不了日方应承担的道义责任和国际法义务。

韩国:持续维持福岛水产品进口禁令

国际原子能机构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开绿灯”也引发了韩国民众的担忧。有当地民众表示,对于核污染水排海可能会导致福岛水产品进口禁止措施的放宽等。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1至4号机组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同年9月,韩国政府便禁止从包括福岛在内的8个县进口水产品,这一措施一直延续至今。

据介绍,日本2015年5月因韩国禁止福岛水产品进口而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称此举是对日本水产品的差别对待,2018年韩国败诉。但2019年4月,世贸组织上诉机构推翻“一审判决”,裁定韩国的做法不属于贸易歧视或不公平的贸易限制。

对此,韩国国务调整室第一次长朴购然7月4日在记者会上通报,在所有国民都放心之前,将持续维持进口禁令。另就设在韩国海域的海水核辐射监测器频繁发生故障的报道,朴购然说,这属于运营过程中的试错,有关部门正加强定期检查,不断降低设备的故障率。

7月4日,在中央政府首尔办公楼,韩国国务调整室第一次长朴购然在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例行记者会上公布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访韩的消息。

据韩联社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将于7日至9日对韩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格罗西将在访韩期间会见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委员长刘国熙,向韩方介绍最终报告的有关内容,还将会见韩国外交部长官朴振等有关人士。届时,格罗西有可能同朴振讨论国际原子能机构如何与韩国加强外交合作。

劣迹斑斑的日本东电执行核污水外排能信得过吗?

一直以来,日本核污染水的排海计划都遭到福岛县等地渔民强烈反对,以及周边一些国家持续质疑,在此次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批准”后,执行核污水外排的日本政府和东电的形象受损也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日本首相岸田在4日的自民党高层会议上表示,将举政府之力确保安全性和做好形象受损对策,并向当地及国际社会进行细致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东电公司信誉首次受损。日本东电公司在2007年向日本经济产业省提交的调查报告书中承认,自1977年至2007年间对下属福岛第一核电站、福岛第二核电站、和柏崎刈羽核电站的13座反应堆总计199次定期检查中,存在篡改数据,隐瞒安全隐患行为。此外,据调查显示,1987年至1995年期间,东电篡改伪造核电站安全检查记录29份,隐瞒机器零部件开裂情况,约百名公司员工参与此次篡改事件。

对此,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秘书长邓戈向媒体表示,东京电力公司近年来曾多次隐瞒、篡改核污染水数据。日方擅自批准排海方案、加紧推进排海准备,以各种手段对IAEA审查评估设限施压。IAEA仅基于日方单方面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开展审查评估,仅对日方单方面采集的少量核污染水样本开展实验室间比对分析,在数据真实性、信息准确性有待确证,取样独立性和代表性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即使IAEA审查评估作出排海符合国际安全标准的结论,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福岛核污染水处理净化效果存疑

外交部发言人还就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的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处置综合评估报告,提出一系列质问,“日方的净化装置能否保持长期有效?国际社会能否及时掌握超标排放的情况?放射性核素长期累积和富集,会给海洋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造成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都没有给出答案。”

对此,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工程师赵学林分析,关于净化装置,福岛核污染水与熔融损毁的反应堆堆芯直接接触,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日本并没有对其做出全面、准确检测。其中很多核素现阶段尚无有效处理技术,对于日本所谓的核污染水处理系统,国际社会对其处理净化效果存疑,能否处理干净需要国际社会进一步监督评估。另外,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曾经有过多次数据造假、隐瞒虚报的“前科”,包括在这次福岛核污染水放射性核素超标问题上也有造假记录,直到媒体曝光才被迫承认,它的话不可信。

赵学林表示,关于国际监管,按照日方现有设想,排海过程涉及百万吨以上的核污染水,持续时间达到30年乃至更久。对于不确定因素如此之多、处理数量如此之大、持续时间如此之长的排放行为,谁来监测?怎么监测?如何确保可信性?这些问题都没有切实的结论。因为是首例,国际还无法评估。

作者 | 李长春,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编辑|刘莹,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排版|汤乐怡,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

本文章版权属于“直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回复“授权”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