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丨《攀藤而上》:常春藤名校与美国精英教育

社科丨《攀藤而上》:常春藤名校与美国精英教育

00:00
35:23

为什么人们疯狂追求常春藤名校?美国精英教育的背后是什么?


精华笔记 


所谓的常春藤名校指的是美国东北部历史最悠久的8所私立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朗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如今,常春藤名校已经成了美国精英教育的代名词,培养了16位美国总统,45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数不清的社会各界名人。


越来越多的家长以把孩子送到常春藤读书为目标。虎妈们希望孩子能从常春藤名校攀援至上流社会,而精英家庭则希望通过常春藤来延续自家的身份地位。


第一部分:常春藤联盟的起源和教育理念是什么?


常春藤联盟最初是体育联盟,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当时,美国东北部的4所顶尖私立大学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和普林斯顿常常举办校际体育联赛。4的罗马数字为"IV",加上一个词尾Y,就成了"IVY",英文的意思就是常春藤。而体育联赛英文是League,于是常春藤联盟 The Ivy League 诞生了。后来达特茅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朗大学和康奈尔大学这4所大学也加入其中,常春藤联盟扩展到了如今的8所。


常春藤名校以所谓的自由学科教育著称。


这里的自由学科并不意味着学生自由选择各种学科,而是指对欧洲古典教育的一种继承。在古典时代,也就是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4世纪,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自由人。这种教育的对立面是仆人或隶役的职业训练——好听一些是实用学科。这种自由人的现代意义是社会和国家的主人,自由学科的精英教育含义因此非常明显。


“自由学科教育大致可以看成是一种通才教育,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上人,强调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非如何谋生的技能。


第二部分:为什么人们疯狂追求常春藤?


1.美国社会的职业转变


近三十年,大量蓝领中产阶级职业走向知识化和贫困化——重复性劳动的岗位越来越廉价,越来越多的蓝领工作开始要求学历,大学文凭成为了大多数美国人进入中产阶级的通行证。


2.其次是美国的教育分化问题。美国的精英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差距越发明显。主要体现在学生素质、学费负担,以及学生的未来前途上。


3.除了社会职业转变和教育分化的因素,很多精英阶层迷恋常春藤的原因是,他们希望通过常春藤名校教育完成特权的世袭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袭贵族的年代一去不复返,凭才能取胜的自然精英模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让昔日的上流阶级陷入了如何延续特权的焦虑。


精英阶级追求常春藤的原因一言以蔽之就是——“富贵不足保,唯常春藤教育之泽可及于无穷


从总统、大法官、到无冕之王的媒体和公共知识分子,再到亿万富翁、工会领袖,甚至好莱坞名人,常春藤校友遍布美国的上层建筑。在美国这一缺乏世袭贵族的平民共和国里,常春藤是培养贵族群体的基地。


第三部分:如何才能上常春藤?


常春藤学校宣称,他们最希望招收的,是具有未来社会领袖潜质的新一代。而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学业成绩、课外活动和个人素质缺一不可。


首先是学业,也就是美国高考制度SAT


1934年,哈佛大学首次运用SAT考试。


如今SAT考点遍布全球240多个国家,无数国际学生通过SAT考试赴美留学。


那么,怎样的SAT分数才能被常春藤录取呢?


前文说到常春藤候选人的学业成绩、课外活动和个人素质缺一不可。但是学业单项如果达到最顶尖一档,也可以光凭学业获得录取。这一档包括SAT所有单科至少770分以上,也就是满分或接近满分。再要符合高中班级排名在前1%2%;多门大学先修课考试达到最高分,也就是AP考试 5分;IB考试7分;还需要赢得过全国或国际竞赛奖项,或是在全国性的测试中属于成绩最高1%类别。


而学业顶尖之下的一级则被成为“1400分俱乐部。也就是SAT总分在1400以上的学生。常春藤名校65%——75%的录取生来自这一级别,但是录取与否需要综合考虑学业之外的其他指标。


其他指标指的就是个人素质与课外活动。而这些需要从小规划。


除了有幸挤进165所重点考试学校1%的尖子高中生之外,公立中学与私立贵族预校学生之间的质量差距越来越大。本书作者曾做过统计,贵族预校毕业生进入常春藤名校的机会,是公立中学毕业生的5倍。




书名:《攀藤而上:常春藤名校与美国精英教育》

作者:于时语

撰稿人:舟舟(资深媒体人)

编辑:微晨

主播:路琨

制作:匀绮工作室

监制&运营:郑涵 杨宇

总编辑:左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56625ygyk

    名校到那都吃香 想进吗 努力学习吧!

  • 风水与生活

    早安

  • 吴西马0

    作者就是除了常青藤,其他的名校都不提。就说了加州学费贵,优越感到这种程度我也是服了。

    荼靡2023 回复 @吴西马0: 你被优越感欺负到什么程度了,这本书说的是爬藤,不是你的菜,去看符合你自尊心的东西吧。

  • JINJIANTIE

    被名牌大学录取的激动,也绝不亚于范进中举。名校升学竞争“超越理性”的一个标志,便是竞争从高中向初中、小学以至学龄前延伸的趋势。文凭已经成为了大多数美国人进入中产阶级的通行证、教育之间的差距也表现在了学生素质上、精英阶层希望通过名校教育完成特权的“世袭化”、富贵不足饱,唯有常青藤。于是,他们就通过SAT考试赴美留学、凭学业获得录取满分或接近满分的数、班级里的排名在前、赢得全国或国际竞赛奖项、从小规划的个人素质与课外活动的指标达标,才能上常青藤。攀藤而上,来我们一起来攀爬吧。_JIN JIANTIE

  • 硬派老生_龙哥

    在DT+AI时代,基于Prussian模式的西方“现代教育”,已经疲态尽显啦

  • 硬派老生_龙哥

    如果上了大学,“学习”还要靠老师教,那你注定是个Loser

  • 核核核桃啊

    攀“藤”而上

  • 我的桃花源记

    钱是关键。认识好多聪明的孩子,由于家庭地位接受不到好的教育

  • 感恩生活_qu

    认清自己,做个普通人,平淡美好的小幸福!

  • 浩宇V

    永远记住,学历不代表人品也不代表能力,但是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社会关系。而这个社会关系有时候就可以帮你赚钱,或者谋得一个不错的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