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34 毕加索:突破传统与自我的不朽巨匠

【试听】34 毕加索:突破传统与自我的不朽巨匠

00:00
31:57

34-试听34 毕加索突破传统与自我的不朽巨匠


一、知识点


1.毕加索:


巴勃罗·毕加索(西班牙语:Pablo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全名巴勃罗·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狄·保拉·胡安·纳波穆西诺·玛莉亚·狄·洛斯·雷梅迪奥斯·西普里亚诺·狄·拉·圣地西玛·特里尼达·路易斯·毕加索(西班牙语: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Ruiz Picasso),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之一。代表作品:《格尔尼卡》《和平鸽》《亚威农少女》《生命》。


1881年,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1897年,毕加索赴马德里的普拉多艺术馆进修。1900年,毕加索前往巴黎工作并生活。1903年,完成画作《生命》。1907年,画作《亚维农的少女》的完成,成为他创造立体派风格的里程碑。1937年,毕加索创作大幅画作《格尔尼卡》,以纪念纳粹对格列尼卡的轰炸。1949年他的作品《和平鸽》被选为国际和平会议海报。1973年,毕加索于法国穆然去世,享年91岁。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位画家之一。




2.仙人掌花:


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 (Ker Gawl.) Haw.)是仙人掌科仙人掌属草本植物,花碗状,黄色、花大明艳,花托倒卵形;浆果倒卵球;茎粗大肥厚,肉质多浆,茎节倒卵状椭圆形或近圆形,绿色或灰绿色,代替叶进行光作用,叶退化,或短期存在。仙人掌的花期集中在3—5月,果期在6—10月。仙人掌因其形似并拢手指的手掌,且有刺,故得名。


仙人掌原产墨西哥东海岸、美国南部及东南部沿海地区、西印度群岛、百慕大群岛和南美洲北部;在加那利群岛、印度和澳大利亚东部逸生;我国于明末引种,南方沿海地区常见栽培,在广东、广西南部和海南沿海地区逸为野生。仙人掌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耐干旱,不耐寒,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仙人掌的繁殖方式包括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


《陆川本草》中记载,仙人掌具有行气活血、凉血止血、解毒消肿及排脓生肌的功效,主治疮痛病肿、咳嗽的病症。仙人掌茎、花、刺、毛、棱、疣都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盆栽摆放于窗下、书房,园林中多用于岩石园、温室专类园。 仙人掌的呼吸多在晚上凉爽、潮湿时进行,呼吸时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因此被称为“夜间氧吧”。墨西哥的国旗、国徽和货币上都有仙人掌,墨西哥的国花也是仙人掌,所以墨西哥被誉为“仙人掌之国”。




3.斗牛士:


西班牙斗牛士是参与西班牙斗牛的勇士。斗牛作为西班牙的国粹,已经有好几个世纪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在阿尔达米拉岩洞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岩壁画里,人们看到了一些记录着人与牛搏斗的描绘。


根据历史记载,曾经统治西班牙的古罗马恺撒大帝就热衷于骑在马上斗牛。至此,现代斗牛的雏形基本形成。在这以后的六百多年时间里,这一竞技运动一直被认为是勇敢善战的象征,在西班牙的贵族中颇为流行。


到了十八世纪中叶,波旁王朝统治时期,第一位国王菲利佩五世对于这项运动深恶痛绝,认为这种容易对皇室成员造成伤害的残酷运动应该被禁止。此后,这一传统贵族专利就从皇宫传到了民间。


二、金句/精华笔记


1、加索后来的的确确可以一直领先风潮,他不断地创造一个风格之后,他并不留恋在风格上原地踏步,他又继续在开创下一个风格。


2、因此我们就可以看到毕加索从他的文化里得到了多少的创作上的动力,那使他变成一个世界性的大画家。


3、有的时候我们所有的科学还无法解决今天叫做绝症的东西的时候,他需要信仰,需要信仰来安慰身体上的痛,或者身体上的绝望,需要信仰。


三、全文逐字稿


我们在西洋美术的系列里。


谈到了19世纪末,其实已经几乎把19世纪末做了一个总结,慢慢要跨到20世纪初了。我们知道跨越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个最闪亮的美术界的明星,大家一定知道就是毕加索。那谈到毕加索,我想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也几乎变成了20世纪最神话一样的一个大画家。我们今天要谈它真的不容易,因为关于它的传说,关于它已经被媒体炒作到几乎掩盖了他的真正的美术贡献的这些讯息,我们必须能够真正恢复它本源的面貌,可能要花一点点的功夫。


我希望大家了解到的第一个是说毕加索在人类的历史上,尤其在西洋美术里面的的确确是一个重要的桥梁。我刚才提到20世纪大概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画家超越了毕加索的重要地位,这里面不只是他生在19世纪末,然后在19世纪初他就已经成名,那个时候他大概才20岁刚刚出头,更重要的是说因为他后来的创作期非常地长。


他一直到九十几岁才去世。


能够有长达将近80年的创作的时间,而且跨越了不同的流派,那么这些都是它重要的原因。


或者我们再加上一点就是说一个画家可以长达80年一直在创作,而从来不重复他自己,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


我们的意思是说一个画家成名了,陈明一定是说因为他的创作里面有一种风格,有一种style,有一种风格,可是通常最难的是说你自己创立了一个风格,你最后还要突破自己的风格,背叛自己的风格,进入另外一种风格,这是极其不容易的事情。可是毕加索后来的的确确可以一直领先风潮,他不断地创造一个风格之后,他并不留恋在风格上原地踏步,他又继续在开创下一个风格。


所以我想在历史上,比如说以西洋美术史上来讲,具备这样的特性的画家,能够跟毕加索比美的可能只有在比他更早500年的就是米开朗基罗这两个艺术家长寿,创作期很长,另外不断超越自己的这种画家。


所以我想我们可以从毕加索的早期开始慢慢一点一点地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来谈它。


贝卡索是西班牙人,他出生的地方在西班牙南方的一个地方叫马拉嘎,马拉加,马拉卡这个地方如果大家摊开西班牙的地图来看,它是非常接近西班牙的伊比利亚半岛的最南端。


可能大家知道隔着海峡,下面就是北非了阿尔及利亚或者是摩洛哥这些北非的地方,所以不知道大家对西班牙的历史熟不熟悉,就是西班牙基本上大概有长达四五百年是由摩尔人就是北非的阿拉伯人在统治的,所以如果你到南方去,你到西班牙的南部去,像很有名的阿拉罕布拉,你会发现他的阿拉伯的文化,伊斯兰文化的部分还强过欧洲的文化。


我举这个例子的原因是说,因为毕加索生长在西班牙的最南端,所以它的文化是复杂的,所以如果我们说毕加索只是一个单纯欧洲的美术的一个源流,也许是错误的,因为他从小他就接触了很多当地的这种比较土著的文化,包括伊斯兰阿拉伯的文化,摩尔人的文化都在他身上发生了很大的影响。还有一点我们知道西班牙的南部天气非常的热,而且很干旱,我们会感觉到我自己到玛拉卡去的时候,我会觉得视觉上看到的植物绿色的东西大概只有一个就是仙人掌,仙人掌长到那么大,也是我从来没有看到过非常大的仙人掌,然后结出那种很大的仙人掌的花跟果实。


我们知道仙人掌的花是色彩非常艳丽的那种黄或者是紫红,都是很强烈的对比,尤其是在西班牙南部的阳光的照射底下,你会觉得里面有一种很绚烂的色彩的感觉。


好,我想这些背景我都希望作为等一下介绍毕加索出场的一个文化生态的背后的东西,所以毕加索身上有一个很浪漫的非常强烈的,甚至强烈倒有一点暴力的一种passion,一种激情的创作力量,是非常动人,我觉得是跟它的整个文化生态成长的文化生态有关。


还有一点我想我们一定要举出来,就是说毕加索终其一生他最喜欢看的一个东西,他要不断回到他自己的故乡,因为他后来大部分时间住在法国,甚至也入了法国籍,可是他每一次回到他的故乡西班牙,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要去看斗牛。


我们知道斗牛是西班牙非常重要的一个民间的活动,那么这样的一个活动我想对我们来讲非常不容易理解。因为比如说我们受到的教育,我们受到的儒家的文化的教养,我们在斗牛的现场常常是觉得惨不忍睹,就是牛可以用牛角去把人刺伤,而人用一把长剑从牛的肩胛骨刺进去,直接打到他的心脏,血淋淋的感觉是非常让你不能忍受的。


可是你会看到,如果你有机会在现场,比如我自己在西班牙的几次看斗牛的经验当中,西班牙人的身上血液当中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东西,就是生命的激烈跟残酷是融合在一起的,就是他们会觉得爱跟死亡是一体两面的东西,所以这个是我们非常不容易懂,他们会觉得一个斗牛士跟牛的关系是用死亡在向对方致敬,我们会觉得你把一个剑刺到牛的身上,让它死亡是杀害这个牛。


可是对西班牙的文化来讲,他是觉得是用这把剑向牛致敬,一个真正完成了自己的生命,死亡是非常荣耀的。


所以全场站起来。


去向死亡的牛致敬的时候,他们是向死亡致敬。


所以因此大家就可以知道为什么比卡索后来常常画牛,为什么比卡索后来画里常常把自己画成牛,牛对他来讲是他文化里面的一个古老的符号,他觉得牛本身是一种生命永远不停的一个超越跟搏斗,就活着就是要去挑战最高的难度,或者你是要有一个敌人,你要不断跟敌人产生对抗的这种关系。


因此我们就可以看到毕加索从他的文化里得到了多少的创作上的动力,那使他变成一个世界性的大画家。


我们提到了20世纪初最重要的一位画家毕加索,我们特别先从他的童年开始谈起,它生长在马拉嘎,它在一个天气非常热,非常干旱,然后民风非常强悍的那种斗牛的文化里面长大,所以他身上有一种顽强的生命力,我特别用顽强这两个字,什么叫做顽强?


百折不挠,所谓的顽强是任何的打击来,它都可以再站起来的才叫做顽强,它不是一种脆弱的生命,它也不是一种柔弱的生命,它是非常顽强,甚至他渴望生命里面有更大的打击来挑战他的生命的潜能或者他生命里的难度。


我想这是毕加索生命里面非常动人的部分。


所以我们知道他是一个非常早熟的天才,因为他爸爸是一个美术老师,所以传说里面说 because大概在八九岁的时候,画画已经画得好的不得了,因为受到他爸爸从小的培养跟训练,他可以接受最传统的西方古典的训练,可以把一张画画到完全工整。


所以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故事是说八九岁的时候比卡索也画了一幅画,他爸爸看了以后就叹了一口气说。


我已经输给我的儿子了。


所以他爸爸就把所有画画的颜料、笔工具全部给了毕加索,就说我以后再也不画画了。


因为我已经。


画不过我的儿子,所以我们知道毕加索真的就是八九岁就已经变成了一个才子,好像一个天才儿童一样。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画作,很早的画作就已经被保留下来,那也说明他的的确确真地是一个天才。我们知道他14岁就离开了马拉卡他自己的家乡,因为马拉卡在西班牙最南端,他就千里迢迢到了西班牙北边的靠近地中海沿岸的一个重要的城市,就是巴塞罗那,进入巴塞罗那的艺术学院读书。


我们知道艺术学院等于是大学,毕加索14岁就已经进到艺术学院,而且他进艺术学院的故事也非常地神奇。


当时你要考艺术学院很难,因为很多人去考录取的比例很少,所以可能有一个石膏像或者有模特在那边,然后你可以慢慢地画,你在画室里面这样慢慢画,可能要画一个礼拜,三天到一个礼拜,最后你把作品交出去,然后大家有一个评审团来评审,看你可不可以录取,据说毕加索不到一天就画完了,东西就交出去了,那个时候他是全部去考试的,考生里面年纪最轻只有14岁他就考取了,而且以高分考取。


所以当然这样的学生进到学校以后,大家都传说这来了一个天才,然后他16岁就拿到了西班牙的最重要的大奖,全国性的大奖。那一张画我在巴塞罗那的because美术馆看到这张画里面画着一个中年妇人,她是用她姑姑做模特,躺在床上生病,一脸的病容旁边有一个医生正在按他的脉搏,然后再帮他诊治,然后另外一边有一个修女进来,好像要照顾他,所以这幅画的题目叫做科学与信仰。


我们知道Picasso在这张画16岁的这张德江的作品里面就表示说,人生病了,人的身体会有病痛,可是病痛有一部分要交给医生,是科学要来帮你,就是怎么样?退烧,什么样子能够把病毒去掉。可是有一部分不是医生可以做到的,因为有的时候我们所有的科学还无法解决今天叫做绝症的东西的时候,他需要信仰,需要信仰来安慰身体上的痛,或者身体上的绝望,需要信仰。


所以科学与信仰这幅画也说明了毕加索其实在19世纪末的时候,他已经注意到美术必须同时有科学,也有宗教两种力量缺一不可。那么他得了大奖以后,我们看到这个时候毕加索其实很少去上课,我不晓得这样地跟大家讲这个故事会不会对很多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其实他是一个很爱逃课的学生。


我想逃课的意思是说,因为学校的教育对毕加索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他自己基础的画画的技法太好,学校的老师教不了他什么,所以他就每天混在当时巴塞罗那很有名的一个小咖啡馆,叫做四猫咖啡屋,因为当时巴黎有一个很有名的咖啡屋叫黑猫,西班牙当时落后于法国,所以很多艺术家就会到巴黎去留学,留学回来以后就说巴黎有一个黑猫咖啡屋,我们4个人我们凑一点钱,我们来弄1个咖啡屋,我们就变成4猫咖啡屋,所以他们就叫4猫咖啡屋, Because就常常在这世茂咖啡屋,我们知道西方的咖啡屋在19世纪末变成了很重要的文艺沙龙,音乐家、画家搞戏剧的诗人都喜欢聚在咖啡屋里面上天下地地聊天,然后也在那边演奏音乐,发表他们的朗诵诗,或者开一个小小的画展。


所以because在那个地方就画了很多素描,就是来的这些艺术家的素描,所以现在还保留了很多他这个时候画下来这些东西。


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了解到毕加索在学校里面受的训练是非常古典的,很工整的画画的方法。可是在咖啡馆里,他所受到的训练是非常生活化的这种快速的速写,所以这两个部分又构成了比卡索的能力。所以我们特别提到说比卡索身上有一些复杂的东西,要变成一个好的创作者,身上的东西不能太单纯。我们看到卡索身上又有西欧的东西,又有北非的东西,又有学院的东西,又有民间的东西,又有上阶层的东西,又有下阶层的东西,它最后才组合成一个非常丰富的Picasso。


所以这个时候他常常就在思茅咖啡屋里面画一些作品,然后去展览,这个时候刚好要跨到一个重要的年代,就是1900年,我们知道1900年这个年代就刚好是要跨进20世纪了,1900年就是20世纪的第一年,所以当时巴塞罗那很多文艺界的人,大家就说我们来做一个庆祝会,这个庆祝会等于是一个发表,就是艺术上各方面的发表,那么就要求毕加索说你要不要做一个海报,毕加索就画了一个海报,海报里面是一个有点穿着小丑服装的人,举杯庆祝,举着高脚酒杯,然后底下写1900 4个数字,这张海报现在还保留着变成毕加索很重要的作品,就是好像他要迎接1900,这个时候毕加索19岁,所以我们看到一个19岁的年轻人对自己会有什么要求,然后他觉得接下来的100年是一个新的世纪,他只有19岁,他如何去迎接下一个世纪,他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我们提到了西洋美术里的毕加索,提到了1900年他19岁左右的时候,他在画一幅海报,这张海报是为了新的世纪的来临,同时他也在思考他自己的生命在接下来新的世纪会不会是一个崭新的表现?如同我们今天如果在年底,我们会不会告诉自己,接下来的新的一年,我们会不会是一个新的生命的状态?我们对新的将要来临的新的365天,我们有一个什么样的愿望,什么样的期许?


我常常看毕加索的传记,所想到他画1900海报的时候,他忽然有一个很大的梦想,我们知道那个时候西班牙很穷,然后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然后巴黎是一个花都,所有世界上最有名的艺术家都集中在巴黎,然后巴黎有了埃菲尔铁塔,巴黎有许许多多了不起的音乐厅、画廊,那毕加索这个19岁的穷小子,有点像我们今天如果说好我在一个偏远地区,我可能在澎湖的离岛,然后我可能在一个很穷乡僻壤的村落,可是我在想,我可不可能有一天在台北成名,我可以不可以到纽约去成名,所以毕加索那个时候觉得我已经在西班牙得了大奖,可是西班牙毕竟不是世界,巴黎才是一个世界的中心。


如果我能够在巴黎闯出一条路出来,是不是这个生命会有更大的希望?


好。


我现在要讲的是说一个年轻的生命有野心,有企图心,它是不一样的,所以他就决定给他自己1900年一个新的预约,这个预约是说我要到巴黎去,所以他当时就跟他一个好朋友约好说,他在自己一个人还不太敢去,我们说今天有一个自助旅行要从台湾到纽约去,我想大概还蛮害怕,所以有时候就会上网去邀一些朋友说有没有人也要去纽约,我们一起去结伴而行这样。


那个年代我们知道because必须坐火车,可能要坐好久好久才到巴黎,从巴塞罗那到巴黎,所以摇晃身上也没有钱,所以他就约了他好朋友,然后就背了一个小小的背包,我觉得毕加索真的是最早的背包族,所以他就背了背包,然后就坐了一个火车,然后就到了巴黎。


我常常在想19岁,然后几天没有洗脸,几天没有洗澡,在火车上脏脏臭臭,穿了一个破裤子的毕加索一脸都是没有刮的胡子,他就站在香舍里歇大道上,巴黎的繁华,巴黎的热闹,然后巴黎人的那种绅士淑女的衣冠楚楚,他都觉得自叹不如就是他自己来自穷乡僻壤,来自一个穷困的地方,没有见过世面的地方,然后他就走到埃菲尔铁塔,看到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300多公尺,那个时候旁边都没有大楼,就看到一个300多公尺的钢铁的埃菲尔铁塔,他就对着铁塔说,巴黎我来了,那么这个是变成了比卡索当时的名言,所以我一直很希望说年轻的朋友应该有这样的豪情壮志,就是有一天你可以到纽约,你可以到世界的中心说,我来了这三个字其实很简单,可意思说我要征服你,所以当时巴黎怎么会有人知道毕加索一个穷小子,所以他就住在蒙马特很穷很穷的地方,我们前面讲过罗特列克住过的地方,凡谷住过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都是小偷、妓女、扒手这些人混在这里,毕加索也混在当中,他就住在一个洗衣房,就是洗衣工厂的工厂里面,你可以看他穷到什么程度,就是可能连房租都付不起,就挤在一个洗衣工厂里面,每天跟那些脏臭的衣服混在一起,可是他就开始画画了。


我们知道这时候毕加索自己很穷,然后穿得破破烂烂,常常有一餐没一餐的在街头上流浪,他就看到蒙马特的街头上有许许多多的游民,这种没有家可以回去,然后吃饭没有东西可以吃,跑到面包店要一点剩的面包,去跟人家要一点点这种剩的红酒,坐在路边的游民,他也看到那些在路边去招来顾客的妓女,也穷得不得了,或者那种吉普赛人偷一点别人的钱,然后被打一顿鼻青脸肿。


他看到的人都是这样的人,所以他就感觉到生命里面某一种忧伤就是生命的卑微,生命的荒凉,生命的某一种无奈,或者是那种老年的游民,在冬天很冷的时候,裹着一个破破烂烂的布缩在街头,然后下着雪冻得发抖,然后第二天可能发现已经死亡了,就被当地的社会局把尸体处理了,他看到太多这样的画面,所以他就在一种忧伤的调性里面,他就开始选择了一种很特别的颜色,这种颜色是一种介于灰跟蓝之间的色彩。


我们知道英文或者法文里面的blue这个字,我们翻译成蓝色,可是也可以翻译成忧郁,所以这段时期他的话都是这种色调的,所以一般人就说1900年到1904年有4年的时间比卡索的话叫做蓝色时期,叫做蓝色时期,其实也可以叫做忧伤时期,因为他的画里都是瘦瘦的膝盖,瘦瘦的妓女,瘦瘦的游民,都是围着一块破破烂烂的布,或者是生活毫无希望的一种绝望的感觉好。


所以我想我们可以说毕加索是一个非常真诚的艺术家,他永远在画他自己,那个时候他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离乡背井,没有亲人照顾,不晓得下一餐会在哪里吃,不晓得下面接下来会如何被对待,不晓得这些画画下去有没有人赏识,所以在那种荒凉的心境里面,他就画出了一些非常动人的忧伤的画。


其实我记得他给我最深的感动的画作基本上都是蓝色时期的作品,如果大家以后有机会你会看到他画了一个盲人,一个盲人,因为没有办法看得到东西,所以他就流落街头变成了一个乞丐,每天要一点东西吃,当然社会里面也有善心的人士就说我开了一个面包店,所以你就每一餐你就到我这边来,我把剩面包给你,可能隔夜的干的面包给你,然后给你一瓶水,所以我们看到画面上就是一个眼睛瞎掉的盲人,然后一个手拿着干面包,然后他的另外一个手正去摸水罐,注意一下,因为他眼睛看不到,可他知道那边有一个水罐,所以他就用手去感觉水罐正要拿水罐的感觉。


我会觉得那张画在一个灰蓝的色调里表达出非常荒凉的心境。这个盲人基本上是一种绝对的孤独,绝对的寂寞生命的绝对没有希望的感觉。


可是我们知道这个时候他的话感动了很多的人,我们知道寂寞跟孤独并不只是穷人有富有的人,有时候也有心灵上的寂寞跟孤独,最后他的话被很多富有的人买去了,因为大家在他的话里感觉到心灵被安慰的某一种力量。


我们提到了毕加索在1900~1904年的蓝色时期,也特别希望朋友们有机会可以看到他这段时期非常动人的作品,他画了很多在社会最底层压在最边缘的一些妓女、小偷、扒手,街头的流浪汉,然后传达出他们生命里面没有寄托的这种寂寞敢跟孤独感。


我们特别提到说美术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东西,毕加索的这些画在巴黎的最富有的画廊展出了,然后我们知道能够买画的人都是社会里面的中产阶级以上的,因为一幅画的价格都很高,可是为什么这些富有的人会去买这些画画的内容,是社会里面最卑微的、最穷困的、最寂寞的、最孤独的人。


可是这些富有的人为什么会花那么多钱去买这幅画?刚才特别提到说,其实人的心灵世界的寂寞跟孤独不完全是金钱可以衡量的,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同意我们的社会里最寂寞的人,最孤独的人,有时候可能是一个权力阶级的人,有时候是一个最富有的人。


有时候你看到社会新闻,你会觉得握有最高权力的人跟握着最多财富的人,他们的心灵可能反而是最荒凉的,因为他们可能没有办法回到一个最平常的人的温暖里面,所以因此我会觉得他们看这些画的时候,他们看到的不一定是乞丐的穷困,不一定是这些流浪汉的无奈,他们看到是他们自己的寂寞跟孤独,他被感动了。


所以我想美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这些话就挂在了巴黎有钱人的家里,变成他富裕生活的另外一种平衡或者另外一种提醒。好,让他知道他自己的某一种感动的力量,就是当你孩子对社会里面有感动的时候,表示生命,还流露出人性的某一种美的质感出来。


所以这个时候非常奇特,就是很多人在讲很矛盾的是毕加索画穷人。


可是毕加索因为画这些穷人。


他致富了,他每一幅画都被抢购,然后卖得好的不得了,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这样的矛盾,就是说毕加索后来离开了蒙马特,因为他不用再住在洗衣的工厂里,因为他后来很有钱,他就住到比较巴黎的最贵的社区,然后他家里竟然还有他自己故乡来的西班牙的佣人,这些外劳来照顾他,抱着一只猫,我们看过他那个时候的照片,就是他变成非常有钱,可是这些故事都在说明蓝色时期的毕加索,它有一种很对社会里面最早的一种人的同情。


好,接下来我们说1904年之后,毕加索因为富有了之后,他自己生命也好转,因为之前他发生过一件事,就是他在最穷困的时候,有一个很穷的女孩子跟他在一起,可是那个时候他们的关系有点混乱,他跟有一个好朋友从西班牙一起到巴黎去,两个人是最好的朋友,有点像难兄难弟,结果他们同时爱上了一个女孩子,而这个女孩子就好像在两个男人之间有1.2难,也不知道谁是真正的男朋友。


后来毕加索跟这个女孩比较好,他的另外那个朋友就自杀了,because画过一幅非常有名的画,就是赶到现场画下了他的朋友侧面,然后太阳穴上有一个弹孔,这件事情当对毕加索打击很大,就是在友谊跟爱情之间它所受到的一个巨大的挫伤,那么之后他又有一个新的恋爱,所以毕加索是一个情绪在话里非常直接的人,我们看到他1904年之前,他的画作有一种忧伤的蓝色调,1904年他谈恋爱了,他的画忽然变成玫瑰红,所以我们讲rose这个字就是毕加索进入他的玫瑰红时期,有人翻译成粉红时期,就是毕加索的蓝色时期,过了以后进入他的粉红色调的这个时期,大概有两年,1904~1906年。


有两年的时间。


他忽然有一种喜悦,所以我想这里我都是要提到说艺术家。


在他的作品里很难掩盖他的个性,他的感觉,他把他的喜悦,他爱情里面的那种温暖,他开始慢慢生活稳定以后,那种富有的感觉都传达在他的画作里,所以很有趣,我们只要看他蓝色时期的作品,再看他粉红色时期,你会发现这个人判若两人,可是两个都是真实的毕加索。


所以我觉得有时候别人问我什么叫好的话,我觉得美好的话其实要建立在一个情感的真实基础上,如果他在忧伤当中,他话故意要去表现喜悦,可能是作假。


同样的如果他后来有钱了,他继续画那种忧伤也是作假,可是because最了不起,就是说它一直保有它的真实。


它幽香时候画幽香。


喜悦时候画喜悦。那么所以因此我觉得这是我们在谈毕加索的时候,特别应该要注意的东西就是说,艺术是一种对自己感觉的城市,它不是用理性思考出来的,它就是很直接去书写他自己那个时候的情绪。


我觉得比卡索更了不起的是,他到1906年之后,他并没有常常去卢浮宫。


我们知道我们觉得从西班牙来的年轻人,他应该很高兴说我到了巴黎的卢浮宫收藏这么多好的艺术作品,我可以在里面做学习。


可是我们知道毕加索之前在巴塞罗那在马德里,他都看过很多欧洲的名画,所以欧洲的古典名画对他来讲不是问题,他已经学得很好,他觉得有一个东西对他来讲是全新的,什么东西?


不是卢浮宫的东西,是当时巴黎的人类学博物馆里面新出土的,就是当时考古挖出来的人类最早期的东西,比如说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雕刻,还有非洲来的雕刻,他忽然发现这些原始的人,当时没有任何的美术的教育跟训练,可他们完全靠着一种淳朴的人的感觉,做出来的雕刻非常的简单。


非常地有力量。


可能只有几个线条就把感觉传达出来了。


所以因此他就开始每天泡在人类学博物馆,他就开始做了很多速写,然后他就对那些非洲的原始雕刻发生了极大的兴趣,然后他开始创作了他第三个阶段非常了不起的东西,我们叫做立体派,所谓立体派cubism,在法文的字根叫group cube我们知道group就是那种大家都看过水晶的结晶体叫做grab,所以他这个时候就把人做了一些切割,这些切割非常像非洲雕刻的那种面块的感觉。那么我们知道这是20世纪最早的一个现代主义的流派,影响世界是最大的流派,而毕加索就1907年就创造了这样的一个现代主义,使它变成了20世纪现代主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33083731

    完完全全一个门外汉,却非常喜欢听蒋勋老师讲的美术史。因为老师而开通了大师课。

  • 1389323以賽亞

    是畢加索不是畢卡索,姓名都說錯了,還講個屁

    嗷嗷曼巴 回复 @1389323以賽亞: 本来就是英译的🤣

  • sina卞下

    是不是所有艺术大师里,毕加索是最顺遂的一个

    小猫猫Yui 回复 @sina卞下: 鲁本斯也挺顺的

  • 清心法喜

    比加索如此丰富的内心世界。

  • 风物长宜放眼量1413

    为什么科学领域至今没有人去研究一下跨性别者的先天成因?我认为在受孕前后母体自身的激素水平是否处于一个正常的平衡的状态是关键的成因,母体摄入吸收的食物等也对其起到一定的作用,遗传也是一大因素。我认同真正的同性恋,但实在无法喜欢跨性别者,尤其是没有变性的那些(身女心男/身男心女),当然,要不要变性是ta们的自由,而喜不喜欢是我的自由。

  • 洗凡See_Fun

    巴黎我来了!

  • 虞开x纪盈

    有配图,有配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