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65、【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00:00
38:30


一、课程原文

 

第45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国古代把不是同胞而情如兄弟的人,叫做金兰之交。金兰契互剖金兰语,就是现在已经成了好朋友的林黛玉和薛宝钗说知心话。风雨夕闷制风雨词,是说林黛玉在秋风秋雨的夜晚独自苦闷的写了一首《秋窗风雨夕》。

 

在这一回当中,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只是占了差不多一半的篇幅,在篇幅上还占据另外一半的内容是,凤姐和李纨唇枪舌剑,赖妈妈来请荣国府的人到她家赴宴,聊起了贾府过去是如何管教子孙的。

 

妯娌间的唇枪舌剑

    

在44回的结尾,贾母不是叫贾琏、凤姐、平儿,他们都一起回家,凤姐心里面毕竟还是打了平儿,心里不安,看一下房里没有人,就拉着平儿说,“我昨儿灌丧了酒了,你别愤怨,打了哪里,让我瞧瞧。”平儿就说,没打重。正在这个时候,外面说,“奶奶,姑娘们都进来了。”谁来了呢?李纨带着众姐妹来找凤姐。什么原因来找凤姐呢?探春就说有两件事,一件是我的,一件是四妹妹的,还夹着老太太的话。探春特别会说话,她特别要提出老太太,凤姐说什么事这么要紧,探春就说,我们起了一个诗社,头一社就不齐全,现在想请你去做个监社御史。再就是四妹妹要画园子,用的东西不齐全,回了老太太。老太太说,我们后头楼底下还有当年剩下的,找找,如果有就拿出来,如果没有就再买去。

    

凤姐多么聪明,比猴还精,立刻就判断出来,我又不会写诗,你们叫我做什么监社御史。她就说,你们哪是叫我去作监社御史,你们分明是叫作个进钱的铜商。你们弄什么社,一定要轮流做东,你们的月钱不够花了,就想出个办法来把我拘了去,找我要钱。凤姐一说,李纨就笑了,“真真你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就是说你太聪明了,大家的心思,你真是一语中的。李纨这一句话,就引起了王熙凤的一大拖罗对李纨的大批判,简单的说,就是你本来应该带着姑娘们学针线,现在她们要起诗社了,她们能用几个钱你就不管了。而且你的收入很高,就给李纨算了一笔细账,一年统共算起来,你得有四五百两银子的收入呢。你现在不拿点钱给他们花,你挑唆他们来闹我,我乐得去吃一个河涸海干,我还通不知道呢。这是妯娌之间的开玩笑。

    

李纨一听,她本来是一个非常为人淡漠,少言寡语的人,但是这一次,李纨的口才充分的表现出来了,她就说,“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她就疯了,说了两车的无赖泥腿市俗专会打细算盘分斤拨两的话出来。这东西,亏她托生在诗书大宦名门之家做小姐,出了嫁又是这样,她还是这么着;若是生在贫寒小户人家,作个小子,还不知怎么下作贫嘴恶舌的呢!天下人都被你算计了去!”这段话说得太精彩了,这真是把王熙凤批了一个底儿掉,接着李纨又说,“昨儿还打平儿呢,亏你伸得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得我只要给平儿打报不平。忖夺了半日,好容易‘狗长尾巴尖儿’的好日子,又怕老太太心里不受用,因此没来,究竟气还未平。你今儿又招我来了。给平儿拾鞋也不要,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子才是。”王熙凤生日那一天,凤姐泼醋,全军覆没了,不仅是丢尽了面子,现在在自己的大嫂子跟前,又因为平儿,给挨了一顿痛痛快快的臭骂。

    

前辈的红学家就说,李纨这是“以谑代骂,令人胸中一快,不独为平儿吐气也。”意思就是不仅仅是给平儿扬眉吐气,这里面还包括了对王熙凤整个人的不以为然。李纨是开玩笑,但是这说明平儿得人心,凤姐不得人心。而最后李纨说两个人应该调个个儿,也就是说把平儿扶正,叫王熙凤降级,做侍妾、做粗使丫鬟。似乎是在开玩笑,但是这也是个谶语,因为最后贾府败落了,就是这么一个结局。凤姐就赶快表示:“竟不是为诗为画来找我的,这脸子竟是为平儿来报仇的。我竟不承望平儿有你这一位仗腰子的人。早知道,便有鬼拉着我的手打她,我也不打了。平姑娘,过来!我当着大奶奶、姑娘们,替你赔个不是,担待我‘酒后无德’吧。”王熙凤这个人,真的是能屈能伸,她知道昨天自己打了平儿,在大观园是失了人心了,所以她就借这个机会,借个台阶下台,当众给平儿赔了不是。平儿当然要说“奶奶们取笑,我禁不起。”

 

然后他们就具体的商量怎么样准备画画的东西,怎么样准备起诗社的用费。王熙凤就表示,我也不会写诗,什么湿啊干啊的,我一概都不会。明儿一早就到任,下马拜了印,我不是监社御史吗,我先放下五十两银子你们慢慢地做会社东道。‘监察’也罢,不‘监察’也罢,有了钱了,你们还撵出我来!”这样一来,王熙凤也成了海棠诗社的一员了。虽然王熙凤整个后来只写了一句诗,“一夜北风起”。凤姐后来说,这些事就只是宝玉挑唆出来的。李纨说,今天还是为了宝玉来的,反而忘了,头一社就是他误了。宝玉怎么误的呢?宝玉不是借口到北静王那儿去,去给金钏儿祭奠去了。李纨就说,我们怎么罚他?凤姐说,叫他把你们每个人屋子的地扫一遍吧。凤姐确实是很有趣,荣国府的大少爷,他会扫地吗?但是相信贾宝玉很愿意到姐姐妹妹的房子里面去扫扫地去。

 

赖妈妈请主子赴宴,闲谈往事

    

这些姐姐妹妹才要走,赖妈妈来了。赖妈妈是荣国府的老家奴,在贾母跟前,那是可以坐到杌子上的。她一来,凤姐她们本来不是在那坐而论道,赶快就站起来,说:大娘坐。赖妈妈就往炕沿上坐了,大家就给她道喜。为什么道喜呢?因为她的孙子做官了。孙子先是捐了个官,现在选出来了,就是有了正式的官职了。赖妈妈是来干嘛呢?赖妈妈是来邀请贾府的她的主子们到她家里去赴宴。但是这个老太太稀里糊涂的,大家跟她一道喜,她就把她来的任务给忘掉了,她就说起来:“大家都喜,不是主子们的恩典,我们这喜从何来?”李纨就问:你的孙子什么时候上任”赖妈妈说:“管他呢,由他去吧。前天在家里给我磕头,我没好话,我说:‘哥哥儿,你别说你是官儿了,横行霸道的!你今年活了三十岁,虽然是人家的奴才,一落下娘胎胞……你也是当公子哥儿养着的。”就叙述了一番她的孙子,花了多少钱,花的银子能照样打出一个银人来了,而到了二十岁上主子又给你捐了一个前程,你现在乐了十年,又正式当了官了,说“你不安分守己,尽忠报国,孝敬主子,只怕天也不容你。”这是一个世代为奴的她的语气所说的话。

    

接着赖妈妈又发表了一番关于贾府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议论,她就回忆,指着宝玉说,“我不怕你嫌我,如今老爷不过这管你一管,老太太护在头里。”然后就回忆,当年你爹小的时候,爷爷是怎么管教的,宁国府那边是怎么管教子孙的,简直不是管教子孙,倒像审贼一样了。这段回忆是赖妈妈倚老卖老,教训自己的年轻的主子,这也是她的一段对贾府过去光荣历史的回忆,那就是当时贾府是很注意教育子孙的,不像现在,贾母这样骄纵自己的孙子。

    

赖妈妈在这议论,有一句话特别引起红学家们的注意,那就是红学家们说,赖妈妈说“你哪里知道‘奴才’两个字是怎么写”。因为他们从赖妈妈开始,到她的儿子赖大,她的儿媳妇赖大家的,都是贾府的奴仆。他们现在已经爬到自己的孙子都做了县官了。赖妈妈就感叹奴才这两个字是不好写的,那是经过了很多的艰难。就隐藏了曹府的历史,因为曹家本来就是皇帝的包衣,也就是奴才。从奴才这才成了皇帝所信用的江宁织造,这也是一段感慨。

    

赖妈妈不是来请主子到她那赴宴吗,她在这儿开了话匣子,忘了她来的本来的任务了,她的儿媳妇来找她了。赖大家的说,我是来打听打听奶奶姑娘们赏不赏脸?赖妈妈这才想起来,我的任务是来请主子们到我家去赴宴,他们家已经是财主了,很有钱。贾母都当面说过,你们这些人都很有钱,但是赖妈妈就说,“托主子洪福,想不到的这样荣耀,就倾了家,我也是愿意的。”这老太太特别会说话。

    

这些李纨凤姐他们,就都答应,一定要去,但是凤姐特别要声明一句“别人不知道,我是一定去的,先说下,我是没有贺礼的,也不知道放赏,吃完了一走,可别笑话”。凤姐确实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她就看透了,赖妈妈家里面大摆宴席,请主子们去,那就是要赏,但是她就声明我没有赏。这个时候,赖妈妈就看到周瑞家的站在旁边,她就替周瑞家的求情,因为周瑞儿子在凤姐过生日的时候,撒了一地馒头,被凤姐撵出去了。赖妈妈就替她求情,特别是提到:周瑞家的是太太的陪房,你把她儿子撵出去,太太没有面子。这就很打中了凤姐的要害,但是凤姐还是坚持,打他四十棍子,可以留下。我想凤姐昨天过生日,一肚子恶气,通过打周瑞儿子,多少地也释放了一点。但是周瑞的儿子能不能被他的那些同伴像挠痒痒一样的象征性的打几棍子,那我们就不知道了。

 

这一段内容在45回里面,写得非常细致,非常生动。接下来曹雪芹才写到他的回目上的内容,那就是写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薛宝钗兰言解疑癖

    

薛宝钗会做人,我曾经说过,最成功的就是在黛玉跟前做人。她的兰言解疑癖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关心黛玉的病情,给黛玉送燕窝,是另外一个例子。林黛玉长期的咳嗽,宝钗来看她,就聊起来,说你总是年年闹,又不老又不小的,不是长法。黛玉就说,我知道我的病不能好了。宝钗就做了一番分析,说是你的药方上人参肉桂太多了,这些东西太热,你应该是平肝健胃,怎么办呢?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就是银的药锅,熬出粥来,这是最滋阴补气的。她说的这个燕窝冰糖粥,连我都想喝,因为这确确实实是滋阴补气的。

 

林黛玉就表示,我在这还能自己提出来我要喝燕窝吗。宝钗就说,我给你送。林黛玉长期缺乏兄弟姐妹的温暖,她就感到了薛宝钗对自己像亲姐姐一样的关怀,她的孤凄的心灵就特别感动。她就跟薛宝钗说“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而且进一步很深情地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得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她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我看到这一段,金兰契剖金兰语,我觉得林黛玉太天真太率真了,她对人毫不设防,她跟薛宝钗的心结解开以后,她更不设防,她竟然做自我检讨,还有点像文革当中那种“猛斗私心一闪念”,上纲上线,连自己心灵深处隐秘的想法都说出来了。这才是真正的金兰语,她是用纯净的心灵看薛宝钗,她也用纯净的心灵揣摩薛宝钗,说得真诚,披肝沥胆。

 

但是我觉得宝钗并不是像林黛玉那样的单纯,她有更复杂的想法,你像林黛玉对宝钗说“我知道我这个病是不能好的了。”薛宝钗居然回答:“可正是这话。古人说‘食谷者生’,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也不是好事。”你怎么能这样劝慰一个病人呢,你这样不等于默认林黛玉活不了多久了,你难道就不知道这样说会增加林黛玉的心灵负担吗?林黛玉向薛宝钗倾诉,我自己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都靠着贾府,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我怎么能再提出来吃燕窝呢。薛宝钗是很知道贾母非常爱林黛玉的,你就应该用外祖母和母亲是一样这样的话来劝黛玉,甚至说舅妈和母亲是一样的,但是她不合时宜地开起玩笑来了:“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副嫁妆罢了,如今也愁不到这里。”好像她已经对林黛玉得嫁出去,不会留在贾府胸有成竹了。

 

如果要放在过去,林黛玉就得怀疑了,宝姐姐你叫我带着嫁妆走,是不是你要带着嫁妆进来?但是现在不管薛宝钗说什么,林黛玉都认为是好心。这样的描写,我觉得是充满了玄机的。因为在薛宝钗戏言“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副嫁妆罢了”,旁边有脂砚斋的评语,“宝钗此一戏直抵过通部黛玉之戏宝钗矣,黛玉因识得宝钗后方吐真情,宝钗亦识得黛玉后方肯戏也,此是大关节大章法,非细心看不出。”看来薛宝钗的戏言还是曹雪芹在小说构思上的大章法。可惜我们就看不到曹雪芹是怎么处理林黛玉和薛宝钗和贾宝玉之间的最终局势了。

 

《红楼梦》他写得特别有意思,因为一般的小说如果出现一个所谓三角恋,往往是互相争风吃醋,你死我活,对掐到底。但是《红楼梦》里面这个似乎三角恋的黛玉宝钗,两个势不两立的所谓情敌,居然成了好朋友。但是宝钗和黛玉成了好朋友,并不意味着金玉良缘和木石姻缘的角逐就此休战了,他意味着他会在更加复杂的形势下更加紧锣密鼓的进行。但是怎么进行,还是那句话,曹雪芹的原稿丢了,我们不知道了。我觉得曹雪芹在构思时,完全和一般的爱情小说不一样的,他不是这种三角恋的角逐,他也不是家长操纵婚姻导致的悲剧,他写的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是整个贾府覆灭,宝玉外出,黛玉泪尽而逝,最后宝钗才和宝玉成亲。

 

黛玉苦做秋窗风雨词

 

黛玉和宝钗好了,两个人不再互相猜忌了,林黛玉也不再为了宝钗怄气了,但是林黛玉的病越来越重了。她的短命而亡的预示出现了。宝钗一走,林黛玉面对秋月连绵,看《乐府杂稿》,写秋雨,写伤别离的诗。她就写出了一首模仿《春江花月夜》的品格的《代别离》,名字叫《秋窗风雨夕》。

 

我们听听这位大观园的天才女诗人是怎么样写秋窗风雨的夜晚: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秋窗风雨夕》比起《葬花吟》更加的悲苦,更加的感伤了。离人泣、移泪烛、泪洒窗纱湿,林黛玉还在流眼泪,为什么?林黛玉和薛宝钗成了好朋友,她和贾宝玉心心相印了,她还在流泪,因为她长期心理受到压抑,因为长期和金玉良缘过招,因为一次一次的和贾宝玉掏心窝子,心灵碰撞,因为对未来没有希望,产生焦虑,林黛玉的身体已经越来越不行了。仅仅十五岁,她已经感到人生深秋苦秋的来临了。

 

《秋窗风雨夕》是代别离,林黛玉预感到要和她深爱的贾宝玉分离了,要和她喜欢的潇湘馆分离了,要和自己美丽的生命分离了。宝黛深深相爱,宝钗黛玉成了好朋友,但是《葬花吟》写的那种人生风雨没有休止,仍然是风刀霜剑,花谢花飞,秋风秋雨,万木凋零。林黛玉缠绵病榻就更觉得秋风秋雨愁煞人了。还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尽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宝玉冒雨来看望黛玉

 

宝玉在黛玉刚刚写完《秋窗风雨夕》,就来了。在这之前,黛玉要求宝钗待会再来看看我,但是宝钗答应了她,没来。贾宝玉没有预约,冒雨来了,哪一个是真感情?显而易见。黛玉一看到贾宝玉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就开玩笑:“哪儿来的一个渔翁?”贾宝玉就说,“我这套打扮都是北静王送的,我送一套给你吧。”林黛玉就脱口而出:“那样我岂不变成渔婆了?”马上就想到我刚才嘲笑贾宝玉是渔翁,我自己成了渔婆,她就很害羞了,她因为失言而害羞。

 

但是贾宝玉一心都在林黛玉的心上,他没听出林黛玉说了什么错话,他也没发现林黛玉为了什么害羞。渔翁对渔婆,冲口而出,潜意识当中林黛玉已经把自己和贾宝玉当成是一家人了。不过林黛玉说的渔婆是画上画的和戏上扮的,不是现实生活当中的。了解到宝黛爱情最后结局的脂砚斋就说:“妙极之文,使黛玉自己直说出夫妻来,却又云画的、扮的,本是闲谈,却是暗隐不吉之兆,所谓‘画儿中爱宠’,谁曰不然。”元杂剧《西厢记》当中,因为崔莺莺的母亲棒打鸳鸯,莺莺就感叹,张生成了镜中情郎,她成了画儿中的爱宠。林黛玉说的“画儿扮的”,就成了谶语。

 

贾宝玉和林黛玉怎么相爱,最后也成不了夫妻,就好像画儿画的,戏上扮的,渔翁和渔婆,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他们现在日日相守、时时关心,将来却不得不伤别离。贾宝玉将来会因为贾府遭难,外出避祸。有的考证者就认为贾宝玉是因为家难进了狱神庙,在那待了一年,北静王把他救出来的。也有的学者说贾宝玉是因为丑祸,跑到外面去避祸。贾宝玉走了,林黛玉为贾宝玉担心、叹息,眼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而落难当中的贾宝玉对林黛玉牵肠挂肚,他们两个互相的担忧和思念,传递不到对方,“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最后是林黛玉孤零零泪尽夭亡。贾宝玉回到大观园,寒烟漠漠,落叶萧萧的潇湘馆,林黛玉已经人去馆空了。

 

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我就特别受到贾宝玉林黛玉这种纯洁爱情的感动。我就经常想,一个阆苑仙葩,一个白玉无瑕,曾经这样的互相深爱,就是最后不成双,有什么遗憾呢?后来我看到,席慕容有一首诗,叫《白鸟之死》,我觉得可以用来形容宝黛爱情。席慕容是这样写的:

 

你若是那含泪的射手,

我就是那一只,

决心不再躲闪的白鸟。

只等那羽箭破空而来,

射入我早已破裂的胸怀。

你若是这世间唯一、唯一能伤我的射手,

我就是你拥有的青春岁月,

所有不能忘的欢乐和悲愁。

 

这诗很能够概括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既然相爱,不一定互相拥有。

 

贾宝玉是一天几次都来看林黛玉的,晚上还冒着雨进来看,进门就问:“今天情况怎么样?吃药了没有?吃了多少饭?”还要拿灯去照照林黛玉的脸,看看她的气色是不是好点了。而林黛玉同样关心贾宝玉,她就知道贾宝玉来,是他们的人打着灯笼。林黛玉还是不放心,就把自己书架上的玻璃绣球灯拿下来,说点上一支小蜡烛,递给贾宝玉,说这个比那个亮,这是雨里面点的。

 

贾宝玉就说,我也有这么一个,我怕他们摔了,我就没点来。林黛玉说:“摔了灯值钱,摔了人值钱,你又穿不惯这种木屐子。那灯笼命她们在前面照着,这个又轻巧又亮,原是雨里自己拿着的。你自己手里拿着这个,就失了手也是有限的,怎么忽然又变出这‘剖腹藏珠’的脾气来!”剖腹藏珠就是形容人爱护琐细的事物而不爱护自己。

    

我记得87版《红楼梦》电视剧有个镜头。贾府败落了,贾宝玉身无分文,胡子拉碴,挑着一个玻璃绣球灯在桥上走,被遭难卖入妓院的史湘云认出来了,两个人劫后相遇。史湘云最后这样落难这并不是曹雪芹的原意,但是贾宝玉肯定珍视玻璃绣球灯,因为它是宝黛爱情的重要的见证。林黛玉教训贾宝玉爱惜灯不爱惜自己,亲手给贾宝玉准备雨中的用灯。这一段平淡的日常细节,把宝黛深情写得真真切切。其实林黛玉对贾宝玉凡事关心已经成了习惯了,通灵宝玉的穗子是她给串。

 

在第8回,他们到薛家离开的时候,贾宝玉戴斗篷戴斗笠,是林黛玉给她戴。两个人吵架之后,贾宝玉把“我为的是我的心”挑明了,林黛玉反而责备他,你怎么今天这么冷,你倒把披风脱了?黛玉已经习惯性的关心贾宝玉的一举一动,就是从这些奇妙的似乎不通人情的问话表现出来。

 

过去经常有人说,像林黛玉这样的,做不了好妻子.但是我母亲早就说过,心里有爱情就能够做一个好妻子。像宝黛爱情这样的纯净、澄明,这样的真挚动人,高出那些凡庸的感情,实在还真是不需要什么世俗的婚姻形式了,哪怕结婚之后举案齐眉,也没有这种两个人的初恋这么美好。

 

贾宝玉对林黛玉的事,是事事关心,处处留意。他后来知道,薛宝钗给黛玉送燕窝,他认为宝姐姐是客中,不可以这样麻烦。他就把黛玉吃燕窝的事告诉贾母。贾母就派人送燕窝。

 

宝钗失约,令婆子给黛玉送燕窝

 

对黛玉来说,跟宝钗成好朋友甚至闺中密友,确实是大好事。黛玉对宝钗说了自己的烦难。宝钗对黛玉说:“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一日。”黛玉和宝钗的交情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不知道程伟元高鹗收集来的续书作者到底仔细看没看这些段落?看没看懂这些段落?到了后四十回黛死钗嫁的情节,本来那么睿智那么自重的薛宝钗竟然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接受旨在损害林黛玉的调包计,怎么可能?怪不得鲁迅先生说看了《红楼梦》后四十回,就觉得人和人的差别,有时候真像人和类人猿的差别。

 

黛玉把宝钗当成亲姐姐,但宝钗毕竟不是亲姐姐,也不是像宝玉那样的生死恋。宝玉是雷打不动,一日数次来看黛玉。晚上下雨,本来答应再来看黛玉的宝钗就没有来,她派婆子给黛玉送燕窝来。黛玉和薛家婆子似乎是普通的闲聊,无意中透露出贾府秩序越来越坏。连林黛玉这样神仙中人都知道,贾府下人夜间聚赌。林黛玉让婆子喝茶,婆子说还有事,黛玉说:“我也知道你们忙。如今天又凉,夜又长,越发该会个夜局,痛赌两场了。”婆子表示:今儿是我的头家,关了园门,就该上场了。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在这一段旁边有个很长的评语:“几句闲话,将潭潭大宅夜间所有之事描写一尽。虽偌大一园,且值秋冬之夜,岂不寥落哉?今用老妪数语,更写得每夜深人定之后,各处灯光灿烂,人烟簇集,柳陌之上,花巷之中,或提灯同酒,或寒月烹茶,竟仍有络绎人迹不绝,不但不见寥落,且觉更胜于日间繁华矣。

 

此是大宅妙景,不可不写出;又伏下后文,且又衬出后文之冷落。此闲话中写出,正是不写之写也。”这段话什么意思?这是跟曹雪芹有相同生活遭遇的脂砚斋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补出了大观园夜间的图景,当贾母、王夫人、王熙凤都安睡后,下人的生活才拉开序幕,呼朋唤友,聚赌喝酒,门户随便开放。这伏下了此后史太君严厉打击赌博的下文,也和将来贾府败落后和冷清形成对比。林黛玉因为耽误了薛家婆子赌博,命人给婆子几百钱打酒吃。林黛玉的脾气比起过去的小性儿,爱恼人,已经有了很大改变,她随和得多了,通情达理得多了。

 

婆子走后,紫鹃服侍黛玉睡下,黛玉在枕上感念宝钗,又羡慕她有母亲有哥哥;想着和宝玉素日和睦,又终有嫌疑。黛玉的思想负担仍然很重。曹雪芹来了一段精彩的情景交融描写:“又听见窗外竹梢蕉叶之上,雨声淅沥,清寒透幕,不觉又滴下泪来。”可怜的潇湘妃子“抱得秋情不忍眠”,直到四更将尽,才渐渐睡了。林黛玉食少心烦睡眠少,岂能久乎?

    

我们今天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二、知识点补充

 

1、剖腹藏珠:破开肚子把珍珠藏进去。比喻为物伤身,惜物伤生,轻重颠倒。出自于《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元年》,原文写作:"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

 

2、谶语:当时无意中说出的话,日后竟然应验。分类:诗、谜谶、戏谶和语谶。

 

3、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翻倒鸟窝,破碎鸟蛋。比喻毁灭性的打击降临于众时,无一可以幸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破阵兰陵王

    马老师解读薛宝钗越来越离谱了,越来越没道理了,反正不管宝钗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别有用心。宝钗内心:???我只是个小姑娘?

    火哲_v6 回复 @睿曦智羽: 你说“一派胡言”,我看你才是一派胡言。看法对否,大家可以切磋。但你对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哪怕是普通的老人,出口不逊,是不是一派胡言?!慎语,共勉。

  • 1583318qayl

    老师讲得太好了

  • PlusOne_1

    我觉得人物分析应该注意的一个逻辑是,从一个人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推出他是什么样的人;而不是先断定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因此他说的话做的事一定是什么什么意思。。

    阿铁619 回复 @蔚蓝是我眼光_: 环境的局限性?个人认为,曹公在写作时大多还是上帝视角的。读者在阅读时虽有个人成见,但总不能臆想情节和人物个性。这里真心认为解读过了,毕竟我们在面对陌生人陌生环境是还是要首先以坦诚之心对之(。・ω・。)ノ♡

  • 睿曦智羽

    马老师曹公回目已经写的很清楚了金兰义,金兰语,还在歪曲宝钗,受不了

    南方深海的鱼 回复 @睿曦智羽: 受不了就弃听吧,尊重老师的分享!她是基于终其一生的研究成果和文学创作经验解析至此,没有和你讨论的意思。认可就听,不认可好走不送!

  • 不过时光

    您能体会黛玉爱的辛苦,怎么不能理解宝钗也活的艰难?您能感受黛玉千般好万般好,怎么不能感受宝钗也有百般好?钗黛二人在作者心里是不分伯仲硬币的两面,所以他一定要将二人并列,怎么他的女主角之一在您这里成了虚伪的小人?作者岂不痛哉?

    1867982yvla 回复 @不过时光: 你没有看到宝钗结局吗?宝玉虽然尊重她,但始终和她不是真正的夫妻。男生们对宝钗这种人比女生看的透,宝钗也许在现在的职场是很有市场的,但丈夫缘就so so 了。

  • 听友231093148

    金兰只是林黛玉对薛宝钗,可薛宝钗并没有真的把黛玉当好朋友,她还是以自己利益为中心,并没有真的为林黛玉考虑

  • 凖青離

    这个就是薛宝钗的性格特点,一是不利人,只利己,二是,如果说她是虚情假意,但她说的却是真话……或者就不说话。

    此爱不关风何月 回复 @凖青離: 我觉得你分析得挺对的,也许在宝钗自己看来自己就是真情实感,但就是这种真情是得建立在她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的基础上。所以她觉得这就是她的真心。但是在我们第三方看来就觉得这个人自私城府深,但是人家自己却不这么认为,因为我们不能忽略宝钗本身就是个冷美人,她已经按照她自己的行为处事方式在真心得对待黛玉。打个比方就比如两个人吵架,双方都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占理的那一方,她才不会觉得自己心机深重,她觉得自己是正当保护自己,而对方才心怀鬼胎,就跟宝钗从来没觉得自己这种话是虚情的

  • 冷月葬花魂1978

    喜欢宝钗的可以去听喜欢宝钗的老师解读,我就喜欢马老师,深得我心!就是喜欢黛玉,讨厌宝钗,讨厌袭人

    1890992maku 回复 @冷月葬花魂1978: 一样,恶心死袭人了,怪不得挨了一脚,为啥写她被宝玉踢了一脚,哈哈

  • 骊轩

    这马老师完全是一家之言了,个人好恶太过明显,听听就好

    南方深海的鱼 回复 @骊轩: 你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可以摆出来,要么就好走不送

  • 不过时光

    恕我直言,您受母亲的影响太深了,幼年时期就是得到黛好钗坏这样的信息所以先入为主,您说读了三十四年红楼梦,很可惜只是在不断加深这种固有印象,越来越偏执。不论您愿不愿意,钗黛合一就是钗黛合一。如能体会另一半的美好,您会打开一个新世界大门,对红楼梦的感受会再上一个台阶.。

    apalong 回复 @不过时光: 先入为主的是你,你只喜欢听自己爱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