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为行业佼佼者,必须在中国

想成为行业佼佼者,必须在中国

00:00
02:37

德国《商报》10月14日发表文章,题目为:德国工业的中国问题尽管存在风险,德国企业仍不愿离开中国。那些在德意志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大公司甚至正扩大在华存在,并向联邦政府施压。

当谈论中国时,西门子公司总裁博乐仁都是赞美之词。他在几个月前一次采访中说,你必须“尊重”对待这个国家。他和其他经理们还是担心欧美同中国的经济渐行渐远。

中国是许多德国企业最重要的销售市场,也是稀土等重要原材料的生产地和供应商。德中经济的相互依赖远大于德国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一位为德企提供中国战略建议的银行家说:“情况很复杂,没有简单答案。”

特别是(德国)大公司多年来一直非常依赖中国,他们发现很难实现多元化。事实上,早在2012年德国经济就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成立“原材料保障联盟”,成员包括拜耳和巴斯夫等德国大公司。但仅三年后,该倡议就被放弃。西门子、巴斯夫和大众等公司不愿退出中国。这些集团坚持在华业务,甚至扩大中国业务——同时向德国联邦政府施压以维持其对中国市场的支持。尽管他们也有所担忧,但还是不敢撤离。其中一名德国经理说:“如果想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你必须在中国。”

因此,巴斯夫正投入巨资在华建设新工厂。大众汽车一位董事会成员表示,如果没有来自中国的利润,企业将遭遇生存危机。荣鼎集团一项研究表明,德国公司尤其是大公司,不仅没有减少对华依赖,最近还一直稳步增加投资。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对德国央行国际收支统计数据进行评估的一项研究,仅2022年上半年,德企就在华投资约100亿欧元。

德国亚太经济委员会认为,更广泛定位的目标不应是退出中国,而是在世界其他地区的额外发展。这将对德国政府目前正制定的中国战略有所帮助。

德国总理朔尔茨公开表示希望经济变得更加多元化。但到目前为止,最明显的迹象表明,总理府正专注于与中国的“一切照常”。朔尔茨将于11月访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还将带一个商务代表团随行。对北京来说,与德国的关系非常重要。北京看到柏林在欧洲的影响力,也需要德国表现出合作的意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开心地做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