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最后的边塞诗人

67-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最后的边塞诗人

00:00
20:35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词句注释】
1、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2、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山峰。一作“回乐烽”: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
3、城下:一作“城上”,一作“城外”。
4、芦管:笛子。一作“芦笛”。
5、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米粒_536

    听完了,先生的解读就如一把开启钥匙,有了这把钥匙 从此芝麻开门。首先让我想到的是好的文章或诗作有静必有动,写静就为写动,动前有多静,静后就有多动!写寒必有热,有多寒就有多热,反之依然。但我最想说的是先生解读: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让我一下联想到,先生不就是那个吹芦管的人吗?此时,看似先生一人在喜马解读诗词,不也唤醒千万人那颗诗心吗?一个人的温暖就能唤醒千万人的温暖,一个人的灵魂唤醒千万人的灵魂,惟愿先生这月亮照亮众星惠及大地。

    1598156ntln 回复 @米粒_536: 先生的诗心,柔软了多少心灵……与先生共同以诗呼吸…

  • 若非259vfd

    哈哈李十郎,我的笔记本上特别标注“《霍小玉传》李益负心薄幸”,类同八卦,感情的事一般都是当局者清旁观者迷吧。唐诗串起了一部唐史,同时时代也给每位诗人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尤喜李益的一句“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人生况味仿佛尽皆在此。

  • 有声鸢尾花

    《诗境浅说续编》:对苍茫之夜月,登绝塞之孤城,沙明讶雪,月冷疑霜,是何等悲凉之境!起句以对句写之,弥见雄厚。后二句申足上意,言荒沙万静中,闻芦管之声,随朔风而起,防秋多少征人,乡愁齐赴,则己之郁伊善感,不待言矣。李诗又有《从军北行》……意境略同。但前诗有夷宕之音,北征诗用抗爽之笔,均佳构也。

    双人鱼_Jo 回复 @有声鸢尾花: 说的很对√√√√√√!!!!!!!!

  • 闹儿和淘淘

    音韵诗情画意,简洁空灵~

    曹博然 回复 @闹儿和淘淘:

  • 清_如許

    人的情感沉澱、積壓到一定程度,就會下意識在天地間尋找精神寄託。詩與樂,音樂之于唐詩太重要了,可是,詩流傳下來了了,曲子卻沒流傳下來,不能不說遺憾。說起樂器,想到笛子獨奏的《春江花月夜》和小提琴版的舒伯特《小夜曲》,在黑夜裡靜靜聽、細細體會,仿佛自己已身臨“春江花月夜”之境,這就是音樂與詩相結合的奇妙。在清朗的月光下,沙似白雪,當蘆笛聲起,勾起所有人的思鄉之情,引起所有人強烈的共鳴。滄溟先生解讀詩詞正如那蘆笛聲聲,帶我們穿過時空的壁壘,喚醒了我們的意識、我們的心、我們的靈魂。

    曹博然 回复 @清_如許: 对√

  • 心晴永久

    怀着满满的情感,解读 感动人心

  • 蓝色记忆_mq

    一轮明月,一江春水,一个灵魂,一首首诗,声声入耳,跟随先生的唯美诗词,伴随我渡过最美好的夜晚,生命中的相遇相知就是最大的感恩!先生的解读唤起了我的一颗热爱诗词的心!

    曹博然 回复 @蓝色记忆_mq:

  • 小尤皎洁的月亮

    先生好,跟着先生长知识了,不仅仅是诗词还有远方。谢谢先生

  • 有声鸢尾花

    今天不能再错过!安安静静听课啦!

    曹博然 回复 @有声鸢尾花: 对√

  • 文殊文殊

    小助手我想进群,请告诉我进群的方式吧,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