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许知远:零年-1945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

31许知远:零年-1945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

00:00
11:45

本期介绍 



随堂讨论

在你看来,战争有什么积极面的作用吗?你会如何理解“战争”?欢迎将你的观点和看法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


节目文稿

我年轻时候的人生志向是成为一个旅行作家,travel writer 。这种工作的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道听途说、游手好闲,顺便把你所看所见随便记一记,然后就能为你谋生了,这是我理想的一个职业。


刚才是我乱说的,因为作为一个旅行作家,他的另一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他要非常敏感,他要在一个现实的世界和印刷文本的世界之间不断的穿梭,他能够读人、读景观、读城市的颜色和面貌、读每个人的表情和内心……像一个某种意义上的人类学家、某种意义上的社会学家、某种意义上的地理的探险者,还要有文学才能。


在我心中,这样的人物有几个,都是我当时特别仰慕的。一个是Bruce Chatwin,是一个英国作家。他非常传奇,基本上没受过正经教育,但后来成为了Christie’s 佳士得这个巨大的拍卖行的艺术总监,  最后又转型成为一个作家。他是旅行文学的一个重要人物,写过作品最有名的叫Songlines,《歌之版图》,写澳洲一个土著居民的生活,非常生动精彩。他有点像写作界的James Bound,007詹姆斯·邦得。


另一个我觉得更跟我切入的是JanMorris,他是两年前刚刚去世的。他也很传奇,本来叫James Morris, 后来七十年代把自己变成了Jan Morris,因为他觉得他真正是一个女性。他写了几十本书,关于威尼斯,关于西班牙,关于牛津,还有关于香港,关于大英帝国的兴衰的三部曲……他那种历史感和敏锐,真是让我瞠目结舌。


还有一位,就是我们今天要谈论的伊恩·布鲁玛,他是刚刚过去的全球化时代的一个象征。他是荷兰人,父亲是荷兰人,母亲是英国人。他会好多种不同的语言,包括日语和部分中文,更不用说英语、法语、荷兰语、德语。


伊恩·布鲁玛这位作家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我最早读伊恩·布鲁玛是关于他八十年代作为一个年轻人到亚洲来旅行,写了一本叫God’sD ust 《上帝的灰尘》。他去探访东南亚国家,印度,中国台湾、香港……他那些旅行随笔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是个非常混杂的文体,又像新闻报道,又像人物素描,又像文学评论,又像社会评论,又有很多政治观点……就像做的非常好吃的炒杂菜,或是乱炖。我觉得你们可以在他的书中读到一切东西,还有很多他的个人感受,就像个人日记。我一下就迷上了这种文体,就想像他那样写。



【伊恩·布鲁玛】


后来我又在香港买到他写的一本叫《传教士与浪荡子》是他对他在亚洲旅行的面貌的描述。他描述的那个世界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其实那是一个殖民世界,一个高度被西方影响的殖民世界,它的最后时光。他描述的是这样一个东西,已经消散了。但是里面那些笔触,他不是纯粹的一个英美作家,他身上那种荷兰特色(荷兰是最早在欧洲兴起的一个国家);他对亚洲又充满兴趣,他是一个非常混合的角色。


所以后来,当几年前他出任《纽约书评》主编的时候,我觉得他是最佳人选,因为他会使《纽约书评》带有更强的世界特色,而不仅是英美知识分子特性的刊物。很可惜他很快离职了,因为在Me too 的风潮之中,在当时看来某种意义上的不恰当言论吧,他支持了一位在加拿大当时被卷入的一位broadcaster 的文章,所以离职了。


对我来说,伊恩·布鲁玛也很像他的一个荷兰先辈,就是十六世纪的人文主义传统的开创者伊拉斯谟。伊拉斯谟相信不同文化之间彼此理解的重要性,非常反对当年的宗教偏执,而且单枪匹马挑战了当时这种偏狭的观点。2008年的时候,伊恩·布鲁玛得了伊拉斯谟奖。他某种意义上也是新世界主义的代表,他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理解的重要性,而且从非常微观的方式来进入。


这可能跟他早年来亚洲是从日本开始有关系。他在七十年代前往日本,看到了一个正在高速变化的日本,而且在日本亚文化之中沉浸了非常久,所以他对人性的细微隐秘之处总是有很微妙的探寻。即使在书写宏大作品,比如我手中拿着的《零年:1945,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这本书。


为什么把1945年比喻作零年?

他描绘的是二战结束那一年,整个世界开始重启的过程中,人们怎么在废墟上开始新的生活。一场战争的结束,到底意味着哪些复杂性,他在书中的描述,经常带着一个旅行作家那种细微的触觉来发声的。这本书如果是理查德·埃文斯爵士Richard Evans 这样的传统意义上的伟大历史学家来写,它会是一种面貌,恢弘的等等。然而伊恩·布鲁玛这样的旅行作家来写这么一本历史著作,会带着非常多的个人的感受。因为他会说,他的父亲那一代就是所谓的一九四五年重建零年开始的那一代人,他带着很多的个人感受进入。而他在观察历史的这些细节的时候,那些微妙的个体经常是被压迫的,而且是意外的,不同寻常的声音就会绽放出来。


 它其中有非常多的有趣的细节,我印象很深的。有一个细节是发生在一九四五年秋天,日本已经宣布战败了,故事发生在安东,就是现在丹东吧。因为这个地方是满洲,已经被日本占领了十几年,从一九三一年开始,已经过了十四年时间了。


二战结束后的普通人是如何生活的?

有非常多的日本侨民生活在安东,这群侨民尚未回到日本,他们是战败国的,所以说这群侨民处在一种非常恐惧、屈辱的状况中。而且他们当年是带着多么多的憧憬,被这个国家所欺骗,带着幻觉或说错觉来到了这个满洲国,他们认为的满洲国。


这个时候他们要自保嘛,人们会想出很多不同的自保方式,就像你们看到电影《卡萨布兰卡》一样。在卡萨布兰卡那样的地方,其实是不同力量之间的交错、彼此利用,它可能创造一种小小的自由空间。其中有非常英雄主义的瞬间,也有非常怯懦的欺骗的时刻。


那作为日本一个失败国家的侨民,他们怎么进行自我保护呢?他们成立了一个叫卡巴莱的舞团,实际上是以歌舞表演的名义,为当时不同的势力来提供服务,包括到来的苏联红军。他们这个歌舞团要求日本的女性的服务者要对所有的客人一视同仁,不管是苏联人,日本退伍军官,新来的国民党军官,中共党员,还有过去的汉奸。他们对他们都没有直接的政治立场,好像采取一种无政治的中立的状况。这个服务是在安宁饭店,等于是丹东最好的一个酒店来提供,它一下使这个安宁饭店变成了某种微缩的卡萨布兰卡。所有人到此都愿意一是获得某种放松,二是获得某种情报的交易。同时这个歌舞团也变成了日本侨民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因为他们提供一种不可替代的服务。


所以你想,对盟国来讲,那是一个胜利的时刻;对于战败国来讲,那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刻。在天崩地裂的时刻,人的生存欲都很强,怎么继续存活下去,怎么能够获得这种生存的智慧?我觉得安宁饭店这个卡巴莱舞团,变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缩影。它也表现了人性的复杂,因为人性哪里有那么简单的黑与白、胜利与失败,这样的一种区分?它里面蕴含着种种无法分清的因素在里面。所以当你呈现了历史这一面的时候,历史就变得更可信起来,某种意义上也变得更有教益起来。


如何理解历史的复杂性?

这本书实际上有很多这样的细节,包括他在描绘东南亚事件。比如说我们认为日本是一个帝国,是一个侵略者,他们从新加坡到缅甸,到苏门达拉,他们并推了整个的东南亚世界。但其实对于当时的一些东南亚年轻的民族主义者,比如说像缅甸的昂山先生,昂山是昂山速记的父亲。他这样一个民族主义者对他来说,其实日本军队的到来是击败了英国殖民者,给他们提供了某种喘息空间,给他们提供某种希望。对于印度尼西亚的苏加诺,这样的人物,也是他们致力于战后的各自国家的独立。他们认为,其实日本尽管是个帝国主义者,但他在某一个瞬间,他们是摧毁了之前的老牌的帝国主义者,所以给他们带来某种空间。所以他们会是一种很很复杂的心态来面对这样的一个事情,这也是历史的复杂性。


布鲁玛称一九四五年是零年,“零”是有很多可解读的,它是个终结,它一切归零,它也是个开始,一切从零到一的重新开始。 我们经常更愿意看到历史进步的胜利的一方,把一九四五年描绘成一个胜利的、充满希望的、影响未来的、重建的一个年份。但其实在所有的这些希望之词的背后,也蕴含着所有的矛盾、黑暗和毁灭。如果你放在更宽泛历史中看,对于很多人来讲,一部分的胜利往往对自己来说意味着巨大的灾难,看到战俘营里那种在书中描述的非常多的惨剧。


其实一九四五年,尽管很多人被解放出来,但是那种饥饿、混乱,一直出现在各个角落之中,这部分其实很少被探讨。我觉得这本书对这部分内容,在胜利的光环之下,在纽约街头水兵拥吻姑娘那种胜利喜悦的同时,大量混乱、黑暗的东西,这些历史细节同样非常重要。它也意味着,即使在一个光明的时刻,黑暗的阴影和种子,也从来没有完全消失,它有可能引发出新的力量。


所以你看,在一九四五年这么光明的胜利之后仅仅两年,铁幕就出现了,冷战就开始逐渐孕育和成型。由胜利所联合起来的世界,在两年之后就开始变得重新冰封起来了。所以布鲁玛这种写作也在提醒我们这种复杂性。


一个成熟的人,一个成熟的社会,必须是有能力清醒的面对历史中的复杂性的。否则我们就非常容易摇摆,非常容易被不同的单一学术所操纵。所以这本书,我觉得提供一种多维度的描述吧。我觉得在中国的历史书写中,我们应该也进行很多这样的尝试。这样,使我们对自己的历史的理解,会发生很多变化。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一缕冷香0797

    这集的背景音乐太强了,盖住老师的声音,听起来太费劲了

    无用学 回复 @一缕冷香0797: 感谢您的建议反馈,我们已经调整完配乐和音量重新上线,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 无用学

    今日随堂讨论:在你看来,战争有什么积极面的作用吗?你会如何理解“战争”?欢迎将你的观点和看法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

    rrrguo_zm 回复 @无用学: 看视角吧。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一定的军事水平内,从人类发展的总体角度有积极作用,从被牺牲的和生存于被毁灭家园的个体角度不存在积极作用。

  • 苏旱

    光明的时刻 黑暗的种子也未曾消失 成熟的人和社会要面对历史的复杂性

  • 骑扫把的胖妹豆

    看完手头这本麦克阿瑟回忆录,就准备开始读M系列之奥斯维辛了~

  • 轻如薄纸

    战争也是人类一种情绪在某种特定时刻集体宣泄。

  • 美丽由心生

    历史中的复杂性值得借鉴

  • 苏旱

    【M009】Year Zero:A History of 1945 零年:1945 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

  • 扶厦将倾

    文稿的“瞠目结舌”写错了哦

    无用学 回复 @扶厦将倾: 收到,看些您的提醒,已经更正!再次感谢您的耐心提醒和对节目的支持!

  • 臨界點xy

  • winnerchenchen

    来了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