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破案!杜金被报复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一天破案!杜金被报复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00:00
14:42

又有重要人物遇刺了!这次是被西方称为“普京大脑”的俄罗斯著名哲学家、政治学家亚历山大·杜金,他的女儿杜金娜在本应是杜金所坐的汽车的爆炸中丧生。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发生一起明目张胆的刺杀案,全球舆论一片哗然。

凶手为什么要报复杜金?这个问题牵涉到三个方面:

一是,凶手的指使者是谁?杜金表示,杜金娜死于“乌克兰纳粹政权发动的恐怖袭击”,现在俄罗斯方面已经锁定行凶者是名为娜塔莉亚·帕夫洛夫娜·沃夫克的女性乌克兰公民,案发后逃往爱沙尼亚。

二是,杜金得罪了谁?凶手很明显是有预谋的刺杀,目标人物就是杜金,鉴于其思想对普京的极端重要性,谋杀杜金实际上是想打掉普京的核心智囊,给普京一个下马威,其象征意义更强。

三是,如何影响俄乌战争?杜金娜遇刺后,乌克兰媒体开始炒作克里米亚局势升级,称“俄罗斯正在为8月24日乌独立日准备‘惊喜’”。乌克兰内务部呼吁乌克兰人不要忽视这几天的空袭警报。

舆论普遍认为,杜金娜之死或加速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攻击。普通人可能是在这场刺杀中才认识到杜金,对于西方称杜金是“普京大脑”也比较好奇,杜金对普京而言真的有这么重要吗?事发后,针对媒体铺天盖地称杜金是“普京大脑”的言论,俄媒却辟谣,批评其观点极端,称杜金为“边缘性人物”,他的观点从未得到普京认可。但值得注意的是,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向已故的达莉娅·杜金娜追授英勇勋章,这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杜金“功劳”的认可,由此可见,“普京大脑”之称并非浪得虚名。

“肢解乌克兰”论断令杜金惹祸上,身亚历山大·杜金是俄罗斯新欧亚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俄罗斯本土最具影响力和特色的理论学派,是当下俄罗斯政治界的“显学”。很多人听到新欧亚主义一头雾水。

其实简单一点说,新欧亚主义就是为反对西方霸权和意识形态而生的,它是要建立一个以俄罗斯为主导的多中心的地缘政治新秩序,以取代美国单极主义和霸权。杜金发展的新欧亚主义思想,它产生于俄罗斯的思想土壤,首先是针对俄罗斯本身的政治处境问题,这一处境直接针对俄罗斯面对强势的西方话语所深陷的生存困境。

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北约与俄罗斯在战略安全问题上的博弈,也是乌克兰危机的导火索。因为有乌克兰的存在,北约可以把战略武器部署到俄罗斯家门口,对准莫斯科,这是俄罗斯最大的生存隐忧,为化解这一困境,俄罗斯必须实际控制乌克兰特别是乌克兰东部。这也是杜金关于“肢解乌克兰”论断的起因。杜金思想和普京实践的“交集”,起源于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

2014年美国学者Anton Barbashin和Hannah Thoburn在《外交事务》发文,指出杜金是普京的“大脑”,是俄罗斯扩张主义意识形态的来源。而2014年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将其评为2014年度的全球思想者,并和叙利亚的恐怖主义领导人AbuBakral-Baghdadi,以及伊斯兰国JihadiJohn等并列agitators行列,令其声名鹊起。在美国人看来,政治哲学家亚历山大·杜金一手策划了俄罗斯扩张主义的意识形态,为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提供理论背书,因而成为普京名副其实的“智囊”。直到现在,杜金仍然是普京发动此次对乌军事行动的理论支持者。

杜金之所以成为西方国家的眼中钉,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其致力于发展反西方,尤其反美国的新的大战略和意识形态。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人坚定地认为世界和平繁荣的秩序是在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的保障下得以实现和进行的,并且受到美式民主、自由、人权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指引。因此,任何世界失序的存在,都首先是对美国缔造的世界秩序的挑战,威胁的是对美国治下的和平,以及摧毁的是对美国世纪的信念。

对于这样的世界,总有心有不甘者和反抗者,实际上则表现为具体的针对美国的政治和军事行动,但大多以不对称的恐怖主义和自杀式袭击为主,比如“911”就是典型的针对美国霸权的自杀式袭击。而有这样一批人或者说精英人士,开始对美国价值提出挑战,寻求对美式民主、自由、人权的替代方案。亚历山大·杜金就是其中之一,他令西方恐惧之处不在于自杀式袭击或发动圣战,而是对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形成挑战。

2014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打响了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失序的第一枪,也正式把杜金的思想付诸于实践。不论是杜金影响了普京,还是普京原本有意这么做,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杜金的俄式扩张主义思想在恰当的时机出现了,与普京对克里米亚的军事行动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的“交相辉映”。

美国对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不是外显的军事实力,而是内在的一整套关于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体系,控制了世界上绝大多数西方国家。现在有人对这一整套体系提出挑战,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自然不被西方社会所容。更何况,这套反美式霸权的理论体系正在乌克兰战场上付诸实践。

特别是,杜金对于持续发酵的乌克兰问题早有论断,他认为——只要乌克兰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仍然存在,谈论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就没有意义。因此,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乌克兰的命运就是被肢解,西部成为中欧的一部分,而克里米亚连同基辅,成为“小俄罗斯”的部分,而东克兰则加入俄国。

对于乌克兰而言,这种“肢解乌克兰”的“邪恶思想”是绝对不能被接受的。乌克兰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一定会盯住杜金搞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杜金对于乌克兰的极端思想,其实早早就埋下了危险的祸根。也就是他们说的“乌克兰纳粹政权”,不会允许“肢解乌克兰”的“歪理邪说”成为显学,进而为支撑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作理论背书。

杜金的新欧亚主义是在俄罗斯古典欧亚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欧亚主义本质上是聚焦于俄罗斯本土的关于俄罗斯改革和出路的一系列理论。古典欧亚主义是在19世纪“斯拉夫派”的基础上兴起的,“斯拉夫派”就是典型的俄罗斯民族主义,其核心诉求就是保留本土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和政治经济制度等。因此,新欧亚主义从一开始就带着民族主义的本土化强基因。对于19世纪的彼得一世西化改革,“斯拉夫派”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信奉罗马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的西欧诸国是道德败坏的,因此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君主立宪制等也是其堕落社会形态的必然结果。

俄罗斯人信奉的东正教更有利于团结斯拉夫人,维系一种自然、和谐和人道的相互关系。在与“西方派”的交锋中,“斯拉夫派”的兴起其实是俄罗斯面对一个强大的西方所倒逼的应对和生存策略。随着历史周期的增长,西方话语权越来越表现出保守主义,而俄罗斯所遭遇的地缘政治困境的挤压,使本土化生存理论不断更新和发展壮大。正是在这种循环中,俄罗斯本土主义迎来了第二个春天——欧亚主义,直接针对的“敌人”除了“西方派”,还有“布尔什维克派”。欧亚主义认为——俄罗斯的出路既不在于倒向西方,走立宪民主道路,也不在于通过阶级冲突和全球的无产阶级革命实现新天地,而是将自身发展为一个独特的文明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创造一个既不同于欧洲,又不同于亚洲,但又同时包含二者特性的新权力中心和文明中心。这就是欧亚主义的由来。

20世纪80年代末期,苏联事业开始遭遇危机,苏联政治也开始由亲西方的改革派所支配,但一系列自由化的改革措施不但没有缓解苏联的经济衰落,反而催生出更为严重的政治危机,最终导致1990年代的苏联解体。

对改革造成的局面的不满,在俄罗斯催生出一个反西方和自由化的政治运动,而新欧亚主义就是其中的一个支派,并最终在1990年代末发展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而杜金正是它的始作俑者和集大成者。随着新欧亚主义的出现,之前的欧亚主义也被学界称为古典欧亚主义。新欧亚主义相比古典欧亚主义政策主张更为大胆,有着更为明确的战斗目标,那就是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和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

基于此,杜金将历史描述为陆权文明和海权文明的殊死搏斗,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陆权和海权的冲突则表现为美国主导的大西洋主义和俄罗斯的欧亚主义之间的冲突。为对抗大西洋主义的影响,杜金认为——俄罗斯有必要建立起多中心的联盟体系——每一个中心都是一个独立的大空间,每个大空间叠加,构成一个全新的帝国联盟体系。而在杜金的眼中,俄罗斯占据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因而在这个结盟体系中占据主导位置。他希望,围绕俄罗斯,以“俄国—德国—日本—伊朗”为轴心,构建欧亚主义联盟体系,对抗以美国为核心的大西洋体系。以此构想,杜金提出的这些举措,不正是对普京那句名言的最好诠释吗——如果俄罗斯不存在了,那还要地球做什么?

而杜金对普京对外政策的推行可谓是不遗余力:2008年,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爆发军事冲突时,杜金亲自跑到了格鲁吉亚去游说。

2014年,和乌克兰冲突中,杜金又不停地发表看法,支持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最终,发生了克里米亚事件。

2014年3月,属于乌克兰的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并入俄罗斯联邦。18日,俄罗斯接管了该领土,并建立了克里米亚联邦管区。有人指出,这是一场赤裸裸的吞并,其背后的设计师便是杜金。眼下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正是普京对杜金谋略思想的具体应用。

针对乌克兰问题,杜金早在2014年就绘制了一幅“蓝图”——三分乌克兰:乌西地区成为中欧的一部分;包括基辅在内的乌中地区成为小俄罗斯;乌东地区的哈尔科夫等地直接并入俄罗斯。也就是上文所说的“肢解乌克兰”,而当下普京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似乎正在实现杜金这一“三分乌克兰”的“蓝图”。

现在杜金之女达莉娅·杜金娜在莫斯科州遭遇炸弹袭击身亡。舆论普遍认为,这次袭击主要针对的目标本应是杜金本人。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称,已经确定,这一罪行是由乌克兰特勤部门准备和实施的。行凶者是名为娜塔莉亚·帕夫洛夫娜·沃夫克的女性乌克兰公民。俄新社报道称还有黑客组织透露,嫌疑人曾服役于亚速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发生如此惊天的刺杀事件,普京很愤怒,俄罗斯民众很愤怒。这样导致的后果自然是很严重。现在全球舆论普遍担忧,俄罗斯是否会基于这一理由,对乌克兰采取更加强硬的手段。杜金本人表示——女儿死于“乌克兰纳粹政权发动的恐怖袭击”,但俄罗斯人不会因此被击垮,凶手“用血腥恐怖来粉碎俄罗斯人意志”的企图也不会得逞。俄罗斯人内心渴望的不仅是复仇或报复,这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格局小了。“我们只需要胜利……所以,请获得胜利!”

24日是乌克兰独立日,也是俄乌冲突满半年的时间节点。美乌都称俄罗斯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或未来几天发动重大攻击。虽然尚不清楚这种警告是不是一种舆论战,但杜金娜之死显然已成为俄乌冲突升级的现实因素。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23日表示——谋杀杜金娜是野蛮犯罪,俄对组织、命令和实施者绝不留情。现在正值克里米亚局势紧张的关键时刻,近期乌克兰不断在克里米亚发动袭击。杜金娜之死令矛盾激化可能使俄乌冲突在本周进入新阶段,俄罗斯将会对乌克兰发动更强硬更大规模的攻击。

总之,杜金的新欧亚主义思想深深地影响当今俄罗斯政坛,是俄罗斯西化改革尝试失败,以及布尔什维克主义在冷战中破产之后,以杜金为代表的俄罗斯本土贵族和精英阶层,对俄罗斯发展和出路的探索,并得到执政者的青睐,它涵盖鲜明的民族主义基因,也因透着扩张思想而受到西方警惕,它是俄罗斯当下地缘战略困境之下所催生的寻求反西方战略和意识形态的产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周末野

    我觉得不太可能!动用一个国家机器杀这个人,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

    大海海海洋 回复 @周末野:

  • 邓不利少_

    杜金的著作里有提到俄罗斯和中国的边界应该是以长江为分界线

  • fxhywt

  • fxhyw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