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传 | 书杰 1019【名人传记系列Day4】

维特根斯坦传 | 书杰 1019【名人传记系列Day4】

00:00
29:45

哲学天才的幸福一生。

书名:《维特根斯坦传》

作者:[英]瑞•蒙克

今日主讲:书杰

主讲人简介:《哲学100问》创始人,主持人


01 听前思考

为什么所有读哲学的人都绕不过他?

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

 

02 书中金句

看不到生活中的问题的人,对某种重要的东西,甚至对一切之中最重要的东西视而不见?


那世上一切旅行不能到达的、时间不能成就的,可以通过意外的、无心的、跟所爱对象的身体接触而达到,在这样的身体接触中,性的冲动被唤醒,足以把爱当场杀死。


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


03 精华笔记

一、书与作者

《维特根斯坦传》既是维特根斯坦的个人成长史,也是一部丰富壮阔的时代历史。赫兹《力学原理》、玻尔兹曼的《通俗文集》、魏宁格的《性与性格》、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弗雷格、罗素和怀特海的《数学原则》、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圣经》、托尔斯泰、拉姆塞、泰戈尔、柯勒的格式塔心理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疗法等等这些思想片段都可以在《维特根斯坦传》这部著作中看到。


作者瑞‧蒙克,是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他的工作主要是从事数学哲学和分析哲学的历史方面的研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传记也是瑞·蒙克非常擅长的领域。


二、维特根斯坦:告诉他们我度过了幸福的一生

1. 一个关于「撒谎」的思考

 1889年,维特根斯坦出生在维也纳,家中兄弟姊妹共有8人,他排最小一个。在维特根斯坦心中,他认为哥哥们才是天才的模样,而自己不是。童年时,维特根斯坦的哥哥相继自杀,家庭的环境就像是一个自我毁灭的试验场。


在8、9岁的时候,他就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了:“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 这是维特根斯坦最早涉及的与哲学相关的问题。


2. 维特根斯坦与罗素:亦师亦友

1908年,19岁的维特根斯坦随父亲的意愿来到曼彻斯特从事航空学的研究,但对哲学的着迷让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航空学,转向哲学领域。1911年,罗素收他为爱徒,给予了他无尽的赞美和支持。


可以说,维特根斯坦和罗素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起初,罗素是维特根斯坦的老师。后来,维特根斯坦成为了罗素的老师。

 

3. 一战爆发,五年当兵生涯,完成《哲学逻辑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维特根斯坦却作为志愿兵积极入伍,服役参战。虽然维特根斯坦是一个爱国者,但他入伍的动机却不只是想保卫祖国这么简单。他似乎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就是让自己经受一点困难的事情,做一点跟纯粹智力工作不同的事。他努力转变为一个不同的人。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维特根斯坦对死亡、苦难和悲苦有了重新的认识,一战后期维特根斯坦被俘,在战俘中总结和整理关于逻辑和哲学思考的笔记,写成了《逻辑哲学论》。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这个论断: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说的事情,我们必须对其保持沉默。


所有的哲学问题已经被解决。于是,他这时做了一个选择,那就是怀着热忱前往奥地利南部山区,去做一名小学教师。


4. 去农村教书

《逻辑哲学论》之后,他认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已经被解决,于是,他这时做了一个选择,那就是怀着热忱前往奥地利南部山区,去做一名小学教师。


贫困的乡村工作或许对他是有意义的。在乡村穷人中间生活和工作,他有一种相当浪漫的、托尔斯泰式的观念。虽然收入贫乏,但内在生活丰富。他的教学是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的,但维特根斯坦的高期望和他强制学生的严厉方式确实惊吓到了每个人,除了少数学生外,他激起了当地村民的敌意,甚至未能和同事相处好。就这样,维特根斯坦度过了六年痛苦的教学生涯。1926年,回到维也纳。

 

5. 重返哲学界,思想发生转向

1929年,40岁的维特根斯坦决定重回哲学界,他以《逻辑哲学论》作为他的学位论文,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他回到剑桥后,受到了极大地欢迎。他被称为那个年代的罕见的哲学天才。《逻辑哲学论》也被剑桥的所有学院学习和讨论。然而就在这时,他自己发现在《逻辑哲学论》中存在一个重大错误,这表明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发生了改变。


1944年,维特根斯坦把《哲学研究》1938年版本第一部分的篇幅扩充到了两倍。这时关键的一个论题是私人语言,维特根斯坦对这一论题,给予了否定的回答。认为私人语言是不可能的。哲学命题很少能像公理那样确定,并达成共识。

 

6. 告诉他们我过了极好的一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维特根斯坦处于绝望的情绪中,但至少在爱中得到了一些安慰。在爱的方面,虽然感受到对爱的深深需要,但他经常觉得自己无能和恐惧。当然,他太敏感于爱之可能无常、爱之不确定,恐惧爱离他而去。


1946年,发现自己爱上了剑桥的医学本科生本‧理查兹。蒙克认为,从品生特、柯克,到本·理查兹,维特根斯坦在思想倾向上已经于过去的唯我论断绝。


1947年,维特根斯坦从剑桥辞职,专心思考、写作,来到爱尔兰过着孤独的生活。1948年开始出现健康恶化的问题。在维特根斯坦生命的最后几年,有某种终曲的意味。他没有收入,也没有自己的家,对于从前渴望的独居和极端的独立,目前也没有什么感觉了。


1951年4月26日过完自己62岁生日,29日去世。在失去最终意识之前维特根斯坦说:“告诉他们我过了极好的一生。”


7. 人物评价

维特根斯坦的一生充满了孤独和痛苦之感,但他的确度又过了美好的一生。维特根斯坦是一个纯粹的人,他有着纯粹的严肃和纯粹的忠实,他不是在告诉我们作为哲学家或者学者应该怎样读过一生,而是告诉我们,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那便是用一种严肃的态度纯粹地忠于自己的内心。


三、维特根斯坦哲学概貌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有着鲜明的两个阶段,哲学史上梳理的时候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维特根斯坦的代表作《逻辑哲学论》,后期代表作为《哲学研究》。


1. 前期思想——语言图式论。

维特根斯坦关注一个问题,那就是“逻辑是什么?” 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那就是——语言图式论。世界和语言在逻辑上是同构的。


2. 后期思想——语言游戏说。

  维特根斯坦摒弃了前期学说,放弃了逻辑主义观点。他认为语言的意义在于它在实践中的用法。他转向日常语言的规则,提出了著名的「语言游戏说」。


  语言的游戏就在于说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彼此知道彼此要表达的是什么,并且能够彼此理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书杰

    各位好,我是主讲人书杰。今天为大家带来《维特根斯坦传》,通过这本书大家能更好地理解维特根斯坦其人和他的哲学思想。他是一个天才,也有着天才的担当。

    其实月亮是我捏圆的 回复 @书杰: 66

  • May_abb

    我要做大咖#打卡:感谢老师分享瑞 蒙克的《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 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被罗素称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热情、深刻、认真、纯正、出类拔萃。书杰大咖热情洋溢的讲解,使得一个立体的丰富的哲学家还原在我们面前。也了解了他的哲学思想概貌。曾有一种说法:所有通向哲学之路的人都要经过一座桥,这座桥的名字叫做伊曼纽尔•康德;所有通向哲学之路的都要翻过一座山,这座山的名字叫做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所有通向哲学之路的还要趟过一条河,这条河的名字叫做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感谢书杰,带我走过桥、翻过山、越过河,引我走近自由!

  • 听友43158742

    感谢书杰老师精彩讲解,用一种严肃的态度,纯粹的忠实于自己的内心过好一生。凡是能够说的事情,我们都能够说清楚;凡事不能说的,我们必须保持沉默。这是我感触最深的收获。

  • 晴耕雨读V

    废话连篇,陈词滥调无深度可言的解读.

    听友206928836 回复 @晴耕雨读V: 我也同感,本以为会讲述书本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废话连篇……没有一点兴趣听下去了

  • 五分钟一本书

    维特根斯坦的童年是极度缺爱的,他的一生就是在找爱却又怕爱失去的过程,他迷恋男性,但当真正的感受到爱时又会痴迷于对女性的热恋。是他的家庭造就了他的这一特性,不过人的一生并不因此而不会辉煌,这又得意于他在人生关键时候遇到的良师益友,罗素。

  • 五分钟一本书

    书签2:我们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用最小的代价就可以换来大师们一辈子的观点,只可惜选择太多好像又成为我们的另一个黑洞,选择本身成为了问题!😄😄

    sandade 回复 @五分钟一本书: 作茧自缚

  • 五分钟一本书

    书签1:维特根斯坦的童年并不美好,富裕的家庭却让自己认为天才的几个哥哥相继自杀;小小的年龄却让他早早的去思考生死;家里最小的孩子让他学会了迎合;年轻时患有抑郁....似乎天才都要经过痛苦的磨难,这也说明人从黑暗中走出时更能体会到黑暗的力量,而黑暗本身是我们人生丰富的另一种体验。

  • 饿人甲_7x

    解读得很好,只是对书本身不感兴趣

  • 色女狼艺术不定式

    喜欢听书杰的节目

  • 雪落静无声

    传奇 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