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疏不间亲

南怀瑾:疏不间亲

00:00
04:23





《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刘表的原配太太死了,大儿子叫刘琦,后娘对他不好,准备让自己的儿子继位。


刘琦急死了,就请教他的叔叔刘备,刘备很高明,他说你问我们军师诸葛亮吧。


刘琦就问诸葛亮,诸葛亮听到就不答话,故意岔开,刘琦总讲不上话。


后来刘琦就告诉诸葛亮,他说我有本绝版的好书,先生要不要看?我这是译述,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诸葛亮也是喜欢搞学问的,就跟他到楼上,诸葛亮一上去,刘琦就把楼梯抽掉,诸葛亮下不去了。


刘琦立刻跪下,先生啊!这个时候一个外人都没有,你非教我不可。


诸葛亮没有办法,他逃不了。


但是,古人说的“疏不间亲”,夫妻吵架,兄弟之间有纷争,第三者绝不能讲话,讲话是最笨的事。




我有一个经验,年轻的时候很热情,有两夫妻刚刚结婚,他们都是我的朋友,结果两个人吵架,都向我埋怨对方。


我想让他们两夫妻讲和,跟男的讲,你不要听她的,她就是脾气坏,然后告诉女的,我那个同学好讨厌,你不要理他,过一两天就好了。


结果到了晚上,两夫妻就和好了,然后说某人讲你坏!那样啊!这样啊!弄得我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这个道理就是“疏不间亲”。 



诸葛亮说,刘公子啊,你何苦逼我呢?疏不间亲,我没有办法。


刘琦说,如今只有军师可以救我了。


诸葛亮就讲历史上太子申生的事。春秋战国的典故你不知道吗?你向你父亲请求带兵外调嘛!


部队归你掌握,又守了边疆,跟后娘离得远远的,不起冲突。


等你父亲一过世,军权在你手里,你爱怎么干就怎么干。


诸葛亮只好讲历史故事,刘琦就懂了。


我昨天讲一个同学,“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常常看到年轻人,有人把公司里的事跟他一谈,他出了很多主意,这就是没有受过好的教育的缘故,你又不是那个公司里的职员,不知道内情,又不曾参与过。


譬如刚才有人提出来,我们楼上有大法会,方丈亲自主持,很庄严肃穆,但是你晓得吗,昨天夜里,他们为了布置这个会场,到早晨六点钟才睡觉。


你没有参与过就不晓得多么辛苦,就不知道内情。


所以由这个道理就要推及天下一切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绝对不随便讲话,因为你不懂别人的辛苦,固然你是好意,但这是做人做事的分寸。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199525736

    我就是在好朋友面前什么都说,但是最近两个月,有两个人都因为这样的情况骂我。所以我真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今天看到这篇文章,说到心坎里去了。我以前的观点就是为她好,现在就是把握好做人的分寸。不然没有谁会考虑你的面子,她骂你一顿过后再来找你,你不搭理她,她会说你怎么这么记仇,过去的事情我都不记得了。当然了,你拿别人当出气筒你肯定不记得

  • 姚姚007

    疏不间亲,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