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0.【热点】林森离任后,曾管理的基金怎么办?

0170.【热点】林森离任后,曾管理的基金怎么办?

00:00
06:02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离,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名字叫林森离任后,曾管理的基金怎么办?来自基尔摩斯。


关于林森要从易方达基金离职,这个消息从去年底就在传。如今,终于落袋了。7号凌晨凌晨,易方达发布林森相关基金一系列的卸任公告。


关于林森离职,我们要关注这2个问题。

1、为什么这么多人关注?

2、离任后曾管理的基金怎么办?


为什么林森离职这么多人关注?


我觉得,分为3个原因:


首先,林森本人是一位比较出色的基金经理。关于林森,早在2021年3月,我就聊过。彼时他管理的易方达瑞程,不重仓白酒,却业绩不亚于同公司的萧楠、张坤。尤其是2021年,易方达瑞程还获得了27.74%的正收益。并且管理的债基,易方达裕祥回报债券、易方达安心回馈,业绩也很是出色。


一时间,林森成为易方达又一位股债均强的高手。名气大躁后,易方达瑞程截至2021年底,规模一度达到80亿;易方达裕祥回报债券也达到近750亿。


其次,今年明星基金经理离职的有点多。今年以来,已有来自67家基金公司的99位基金经理离职,相比2021年同期的83位,离职人数增长近20%明星基金经理,有肖肖、董承非、周应波、赵诣……


再次,这是易方达基金发生离职。作为公募基金的领头型基金公司,易方达一直备受关注。


在这么一个人员多离职的大环境下,突然这么有名的一家公司也有人员发生离职,并且是比较有名气的基金经理。

天时地利人和,占齐了。可能这也是易方达选择在凌晨公布这一消息的原因吧。


接任的基金经理怎样?基金要不要继续持有?


一个人的是走是留,我们无法决定。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要面临的是,人走了,买的基金怎么办?


林森共卸任7只基金,而这7只基金,从资产配置明细看,除了易方达瑞程股票仓位比较高之外,其他的6只基金,比例在50%以下。


易方达裕景添利6个月定开债券、易方达高等级信用债债券是中长期纯债,不能投资股票。


产品的不同,导致易方达在安排接任的基金经理时,安排上看就有差异。


易方达瑞程,唯一偏股运作的基金,由贾健接手。


贾健,工学硕士,2016年7月加入易方达基金,曾任计算机、电力设备新能源、公用事业研究员,现任研究部工业组副组长、资深研究员。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结合,挖掘行业景气趋势和优质个股机会,注重权衡风险与收益。在风格划分上,我认为是一位偏成长的基金经理。


在接管易方达瑞程之前,贾健已经于2021年5月29日从祁禾手中接过了易方达创新驱动(000603)。该基金在2021年2季度-4季度,易方达创新驱动混合都取得大幅超越沪深300指数的收益。


规模也从接手时的30多亿增加到70多亿。今年以来跌幅比较大,有28个点,但是若与业内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相比,属于正常跌幅。


易方达裕景添利6个月定开债券、易方达高等级信用债债券,2只纯债基金的安排,胡剑,易方达的固收老大哥;李一硕也是在易方达做基金经理长达7年之久,现任易方达基金固定收益特定策略投资部负责人,拥有丰富的债基管理经验。


他管理的易方达永旭定开债每个封闭期都是正收益。从2013年到现在,年年正收益,且在同类前1/4。


韩阅川,唯一的一人独自接管2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曾任嘉实基金固定收益部投资经理,2018年1月加入易方达基金,2019年6月开始出任公募基金经理。他管理基金,多为股债混合型,并且多是机构定制。业绩做得挺好。2019年6月接管的多只基金,最大回撤低于3%,年化回报高于8%。简单的想,如果韩阅川能力不行,机构会放心把资金给他管理吗?


规模在前的易方达裕祥回报债券、易方达安心回馈混合由林虎分别和王晓晨、李中阳搭档。


王晓晨,我愿称她为“易方达债券一姐”,不亚于张清华、胡剑。她管理的易方达增强回报债A(110017) ,作为一只二级债基,近11年的时间,累计回报超过130%,年化回报超过8%。


李中阳、林虎,是同一个部门,易方达多资产研究部。虽然对于公募基金经理而言,2人可能是“新人”,但是在证券领域,绝对有经验。


林虎是经济学博士曾任宏源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分析师,国信证券研究所宏观分析师。李中阳曾任中信证券研究部研究员,现任易方达多资产研究部总经理助理。而且,对于易方达这样一个大型基金公司而言,能够通过内部考核,被提升为基金经理,实力肯定是有的。


更重要的是,一家成熟的基金公司靠的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团队的协作,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基金经理。

对于易方达,我认为它有这样的实力,家底丰厚。


最后,我想说,面对以前看好的基金经理离职,持有着产品的人难免会慌,想着去赎回基金,但是,从此次易方达的人员安排上看,是根据产品特点做得部署,并且人员老中青兼具。


对于大家关心的新人实力会不会不行等问题,我想说,如果不经历新人阶段,怎么成长呢?林森等人也是一点点走过来的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网络安全专家_Soros施

    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