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05003 骆宾王《易水送别》

003 05003 骆宾王《易水送别》

00:00
00:36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词句注释

⑴易水:河流名,也称易河,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战国时燕国的南界。此地曾是荆轲刺秦时燕太子丹送别荆轲之处。《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⑵此地:这里指易水岸边。别燕丹:指的是荆轲作别燕太子丹。

⑶壮士: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这里指荆轲。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冠,帽子。

⑷昔时:往日,从前。人:一种说法为单指荆轲,另一种说法为当时在场的人。没(mò):即“殁”,死。

⑸水:指易水之水。犹:仍然。 


白话译文

在此地离别了燕太子丹,壮士荆轲愤怒头发冲冠。

昔日的英豪人已经长逝,今天这易水还那样凄寒。 


创作背景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则天,不久便被诬下狱。调露元年(679)秋,遇赦出狱;冬,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

骆宾王悲剧的一生大致可以用清人陈熙晋在《骆临海集笺注》所说的“临海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四句话来概括。骆宾王对自己的际遇愤愤不平,对武则天的统治深为不满,期待时机,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可是在这种时机尚未到来之前的那种沉沦压抑的境遇,更使得诗人陷入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于易水送人》就是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的这种心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