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着写着就散了,这就是所有书信的宿命啊

写着写着就散了,这就是所有书信的宿命啊

00:00
08:18

信这种东西,不管如今有多少既逼真又便捷的电子变体(电邮、短信、微信),我都认定,唯有白纸黑字套信封盖邮戳的那种,才真正符合“信”的题中之意。


我记得邮递员第一次在楼下喊我的名字时,我为之骤然加速的心跳,也记得终于有机会在信纸上写下第一行字时那莫名其妙的骄傲。直到在大学宿舍里,每回被刚从传达室那里抱来一大摞信的同学叫到自己的名字,仍然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如果在某些特殊的日子里,你在众目睽睽之下接过一封笔迹可疑的信(信封上也许还傻乎乎地画着一颗心)--你越是佯装矜持,那份掩饰不住的得意就越是激起旁人的羡慕嫉妒恨。


电子化的书信是终结这些乐趣的冷面杀手。那些也叫“信”的玩意无声无息地混在一堆广告里抵达你的电子邮箱,没什么废话;你淡淡地回复,鼠标一点就得到了问题圆满解决的假象。你很放心地着手解决下一件事,因为你觉得无论是来言还是去语都有了稳妥的备份,不像纸信那样,一旦郑重其事地寄出去,收寄双方的心思就跟着在钢丝上晃悠。一旦寄丢,你便无法复制粘贴当时力透纸背的心血,或者你压根就不敢问那边有没有收到,更不可能指望对方的邮箱会有任何形式的“自动回复”,只能正过来反过去地将猜疑煎成一只溏心荷包蛋。


原标题/写着写着就散了 

作者/黄昱宁 

来源/《青年文摘手机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青青鸟_22

    散,这里是不是该读四声?

  • 豌豆尖1

    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