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期 | 放纵向左,克制向右

222期 | 放纵向左,克制向右

00:00
09:07

罗曼·罗兰曾说过: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

它让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

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

唯有让自己时时准备好,

才能安然面对生活中的雨雪风霜

习惯了安逸,就会失去独自面对困境的勇气。

欲望像黑洞永远填不满,

而唯有加以节制,

才能不让自己失控

在《增广贤文》中,有句话叫

“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

意思是人要常警觉,处处小心谨慎,就像走路过桥一样不要大意。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个人唯有懂得节制,

才会有所为有所不为,

才能更好掌控人生,

越活越高级。

只有控制住自己

才能控制好人生。

1、示弱,是一种智慧

汉高祖刘邦曾说:

懂进退,明得失。

做人,要学会审时度势,

明白何时该进,何时该退。

懂进退,

是种难能可贵的大智慧。

有时退一步,海阔天空;

有时进一步,所向披靡。

晚清名将曾国藩,

是清以来第一位出将入相、封侯拜爵的汉人,

更是有着“千古第一完人”的美誉。

在晚年时,他却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求阙(缺)斋”,

以警示自己万事求缺而不求满。

曾国藩的一生,

也时时刻刻警戒 过盈与过满 所带来的危险。

天京城攻下后,

他便自减羽翼,

将战功赫赫的湘军裁掉。

在上报有功人员时,

他淡化了自己和弟弟的功劳,

并让被封为江西巡抚的弟弟告老还乡。

一系列操作后,

来自朝堂的威胁被冲淡,

也因此保全了自己和家人。

曾国藩时刻谨记着

有福不可享尽,

有势不可使尽。

不会因为家缠万贯而挥金如土,

更不会因为权倾朝野而一手遮天。

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求缺”的心态,

让曾国藩在功成名就后,依然能善始善终。

古往今来,

凡有大成就的人,

都懂得适时进退。

在需要展现实力时,勇往直前;

在需要深隐蓄力时,激流勇退。

2、不懈怠,是一种能力

无论身处何种环境,

从事何种工作,都不能懈怠,

这是本分,也是一个人最珍贵的品质。

不懈怠,才能有分寸,

在面对是非宠辱时,方能不失偏颇。

稻盛和夫说:

只有天天反省的人,

才会磨练自己的心智。

不懈怠的人,常常自省

懂得自省的人,才能善待他人。

不推诿责任,时刻反省自己,

是一个人不可多得的教养。

有人曾问曾国藩:

您每天日理万机,军务政务繁忙,

但您学问方面做得也非常出色,

是怎么做到的?”

曾国藩答道:

“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zhuó]于见客也;

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zhuó]于读书也,

一有着[zhuó],则私也。

读书时不想着见客,

见客时不想着读书

该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

只有想去做,才能去做。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生活中,

难免会遇到挫折与难题。

你越抱怨,越无力,

越改变,反而越有益。

过去的艰辛都没将你打垮

还怕什么来日山高水长呢

《增广贤文》这句

“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

告诉我们

节制,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智慧,

正是这种选择和能力,

决定了我们人生的高度。

放纵向左,节制向右,

注定人生将会千差万别。 

懂得时时自省,

才不会被欲望迷住

愿你能常常自省,

知进退,不懈怠,活出无人能比的骄傲

小施主,

你是一个懂进退的人吗?

可以在评论区分享给大家,

一禅每周末将在一周私信或评论里

抽取一位小施主的留言进行解读哦

欢迎订阅本专辑,将你的心声告诉一禅!

每天晚上八点,我们不见不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伊简言

    人生越自律越自由

  • 金_嬷嬷

    放纵向左,克制向右

  • 听友348168044

    fgg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