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越国并不管闲事

91越国并不管闲事

00:00
14:37

与很多人想像不一样的是,在当时,秦国不见得有实力干涉晋国,而远在它乡的越国却是有实力干涉晋国内政的。因此我们要说说眼都花了国,但是,越国却没什么好讲的。一是因为语言不通,记载不多。古时越国与中原各国语言不同,一些中原诸侯的史官要通过翻译才能听懂他们的话,导致记载的困难,甚至,勾践名字翻译得都不一样,有叫勾践的,也有叫鸠浅的,鸠,勾,发音相近,一个是G,一个是J,正如四川人NL不分,福建人F\H不分一样,吴越人G\J可能也不分。国王的名字都有不同,其他就更不必说了,在记载上必然会存在很多遗漏。二是中原诸侯一般不待见越国,如同过去的楚国和秦国一样。但是越国灭了吴国以后,爆发了。由不得中原诸侯要多乍两眼越国。越国的故事基本上都集中在勾践身上。


灭了吴国,勾践做了做了三件事。

一是称霸中原。勾践灭吴后,尽并吴国土地,吴国中原的政治资产和积累成了越国的,勾践以兵渡淮,乃率军北渡淮河,在铜山(今江苏省铜山县)会见晋、齐等诸侯,并遣使致贡于周天子。周元王派使者赐勾践祭肉,命他为侯伯。勾践把吴国侵占陈、宋的土地归还两国,把淮河上游的土地送给鲁国,把泗水以东的五百里土地送给楚国。当是之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之上,诸侯毕贺,号称霸王。勾践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二是迁都琅琊

勾践为什么要迁都?灭了吴国,勾践成为一个爆发户。吴国称霸,相当风光,他当然也想想重振祖先曾经的辉煌。要风光必然要到中原去。当时齐国、楚国等主要诸侯国都集中在北方,而越国的都城会稽,偏居南方滨海一隅,别人看不见,所以要风光就必须得迁都。
    至于为什么迁到琅琊?琅琊在什么地方?关于琅琊,一般认为是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之所以会迁都琅琊可能的原因。一是越国的擅长水战,琅琊在海边,便于越人发挥优势。二是琅琊东边面临大海还可以坐收鱼盐之利。南可以震慑被灭的吴国贵族,北可与齐国一争高下,西边可以问鼎中原。 

琅琊当时归属齐国。根据《越绝书》记载,为了夺取琅琊,越国令水军士兵两千八百人砍伐树木造舟,经过了五年的精心备战,出动了“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跨海作战,而当时齐国正处在田氏代齐的初始阶段。掌握实权的田氏不会为齐国与越国硬杠,齐军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让出了琅琊。获得琅琊,勾践在琅琊山上聚土为台,修筑了一座“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据《越绝书》、《吴越春秋》、《水经注》等古籍记载,越王勾践迁都琅琊,随军家属、奴仆、工匠等总数在万人以上。琅琊建成春秋时期中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之一。
    三是疏远功臣。

灭了吴国以后,范劝他不要称王,但是勾践不听。范已经感受到了勾践的变化。于是激流勇退,流浪江湖了。搞得勾践很郁闷,收揽了范的妻子儿女,给他们百里之地,下令不许侵扰他们,同时又塑了范的雕像放在自己身边。而对另一功臣文种则心怀猜忌。或许文种并不支持他膨胀,争霸,因此,他最终逼死了文种,而另一功臣计砚装疯,其他功臣也逐渐疏远勾践或被勾践疏远。这个时候,勾践已经不需要这些能人了。但是,《越绝书》《吴越春秋》却记载了勾践求贤,孔子来投的故事。勾践迁都琅琊后,向全国广招名士、礼遇圣人,希望能壮大越国的实力。于是孔子带着弟子到了琅琊。孔子来了,但勾践的欢迎仪式却并不友好,他欢迎的队伍由300名“敢死之士”组成,勾践身披盔甲、腰佩宝剑,手执屈卢矛。这不像是欢迎仪式,倒有些炫耀的意思,见到孔子,问:“请问你拿什么教导我呢?”孔子地回答:“我能讲述五帝三王之道,先演奏雅琴奉献给大王吧。”寓教育人,莫善于乐。孔子想用柔弱却充满正义的音乐打动勾践。勾践却打断孔子说:“我的性格脆弱又愚笨,在水上航行,在山上居住,以船为车。喜欢兵器敢于拼死 ,却不懂雅琴。老师有什么学说教导他们呢?”


公元前465年,勾践去世,儿子鹿郢继位,称越王与夷(前463年至前458年在位),继位后。携勾践所建立的强大的越国的气势,继续称霸诸侯。越王与夷于公元前458年在位5年去世。然后是越王不寿(前457年至前448年在位10年),越语名是盲姑(或者读作亓北古,即盲姑的缓读音),在他的治理下,越国并没有像勾践时代那样富于侵略,而是在列国默默无闻起来。在不寿担任越国国王的第十个年头,前448年,野心勃勃的太子朱勾(前446年至前410年在位时间37年)发动政变残忍地将其杀害。这一事件显然引发了严重后果,不仅仅为后来中期越国不断出现的试君现象巧下了伏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聽史知今

    勾践向北定居的还挺远,远远的脱离了他的根据地

    平说平论 回复 @聽史知今:

  • 小舟江上行

    吴王夫差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平说平论 回复 @小舟江上行:

  • 十里奚

    老师哪里人,口音感觉有点杂

    平说平论 回复 @十里奚: 既有时代口音,又有地域口音,还有自创的个人口音。感谢大家能够包容。

  • l品闲人

    等更新,只有反复听前面的各集。

    平说平论 回复 @l品闲人: 这些天事情多,努力更新中

  • 秦始皇__

    哈哈哈,居然讲到了我的直系祖先胡公满!还有始祖舜帝啊!原来,胡,陈,田都是一颗树上结出来的果实啊!谢谢老师又让我涨知识了

    平说平论 回复 @秦始皇__:

  • 李伟牛

    越国确实在战国时期声音很小,只是在吴越春秋里出彩。 老师给了提示: 越国不能繁荣昌盛,在战国里脱颖而出,理由也可以细数一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勾践也许占尽了越国的风采,徒有匹夫之勇,没有“理想”、“信念”,没有想到富国强兵,代代相传,他的认知限制了越国的根向深处发展(根就是没有强臣、没有谋臣、没有得力的武将),他的狭隘也限制了越国向外扩张,越来越不能吸引具有国际眼光,胸怀大志的能人,就慢慢萎缩,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风烟之中。

    平说平论 回复 @李伟牛: 感谢您的点评分享总结很棒

  • 1593228uksd

    估计其他诸侯国君觉得越国是蛮夷。

    平说平论 回复 @1593228uksd:

  • 1593228uksd

    为什么叫不寿,听上去命不长呀,国君叫这个名字,会不会影响他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