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 第5集 童年与少年(下)

苏东坡传 第5集 童年与少年(下)

00:00
11:00

幸亏苏东坡的父亲一向支持简朴的文风,反对当时流行的华丽风格;后来东坡进京赶考,礼部主试欧阳修决定改革文风,作品虚华空洞的人都不予录取。 


虚华的文体就是为不断堆积深奥的名辞和暖昧的典故以美化文章。这种文章连一句单纯自然的句子都很难找到。他们怕事物正名,也怕任何句子朴实无华。苏东坡形容这种可怜的作品是一句一句堆砌而成,不顾及整个效果——就象歌剧开场时老太太的臂上、颈上挂满珠宝似的。


他家的气氛似乎很适合培养文学倾向强烈的少年。图书室里堆满各种书籍。祖父变了一个人;因为次子官拜造务监裁,老头也被封官,担任大理评事。 这种官位是荣誉性的,主要的功能是让大官提起父亲 可以称为顾问海军准将,就算他一辈子没 上过朝廷,没见过一艘船也没有关系。似乎墓志铭上能刻这种头衔就是人生一切的目标一一人若不能生为仕绅,至少希望死为仕绅。


如果他不巧死得太快,还没得到这些荣衔,也可以死后追封。尤其宋朝,连一般官吏的头衔也很少名实相符。读到苏家墓志铭的人也许会误解,以为他祖父是大理评事兼太子太傅,他父亲是太子太师,那些衔头都是苏子由当门下侍郎时颁赠的。事实上,两人生前都没有做过这些官。苏东坡现在还有一位大官伯伯,还有两个姑姑嫁给做官的丈夫。祖父和外祖父都有官衔,我们已说过祖父是虚衔,外祖父则是真的。


不过家中陪他成长、学习,一辈子和他最亲近的就是他弟弟子由。两兄弟的友爱和坎坷中所表现的忠 诚是他一生最常歌颁的主题。他们悲哀中互相安慰, 灾难中互相帮助,常常梦见彼此,也常写诗互赠,就 算在中国,这两兄弟的友爱也算是相当难得了。


子由脾气安稳、冷漠、重实 际,不知怎么官位始终比哥哥高,虽然他们政见相同,整个政治生涯也同起同沉,子由却比较不情感用事,常常给哥哥一些忠告,也许他没有那么固执;也许他文才和文名都不如哥哥,政敌们觉得他没有那么危险吧。这段期间,苏东坡不但是弟弟的同学,也是他的教师:他在一首诗里说:“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独为 吾弟,更是贤友生 ”弟弟则在苏东坡的墓志铭中写道:“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说到这里,我们先谈谈三苏的许多名号、根据古风,中国文人向来有好几个名字。除了姓氏之外,他有一个“名”字,专签在信件或官文末尾、有一个 “字”供朋友们叫喊或写信。通常正式写信给朋友都用“字”不加姓,附上“先生”的尊称。此外很多文人在各种场合还用“号”做为藏书室或书斋的名称 ——常刻在图章上,一旦成名就家喻户晓。还有人用文集的书名来称呼他。少数举国知名的人物甚至被冠上故乡的名字(中国的温德维基也许会被人称为“印第安维基”,罗斯福也许被封为“海德公园罗斯福”),


老苏名洵,字明允,诗号老泉,是他家乡祖莹的名称。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最后这个名称来自诗衔东坡居士,是他贬居黄州东坡的时候取的,后来就变成他的代称,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记载上通常称他为东坡,不冠字,有时候也叫他东坡先生。他的全集有时候用文忠公的封号,是他死后七十年皇帝颁给他的。诗评家偶尔也 敬称他故乡的名字,叫他苏眉州” 。


弟弟苏辙,字子由;晚年退休自号颍滨遗老。于是中文作品中有时叫他苏颖滨,有时叫他苏栾城,栾城是他选集的名字,也是苏家老祖先居住的地方,在北平以南,靠近正定县,苏家两百年前才搬到眉州。


每人一个中文名字已经叫西方读者弄不清了,所以我就一直叫父亲苏洵,长子苏东坡,次子苏子由吧,沿用中国流行的叫法。 一个学者用那么多名号, 使研究中国史的学生混淆不清,浪费不少时间。


苏东坡的时代至少有八个人名叫梦得,表示那个人的母亲怀孕之前已梦中得子。东坡十六岁的时候,家里发生一件插曲,使父家和母亲的娘家关系恶化,也泄露了他父亲的性格。按照中国家庭的惯例,父亲把苏东坡的姐姐嫁给母舅家的一位表兄,我们不知道详情,只知道新娘在程家很不快乐。也许她被夫家虐待也未可知。反正她不久就死了,使苏洵大大不满。新娘的公公似乎是一个无耻的坏蛋。


苏洵写了一则苦涩的诗篇,为女儿之死而自责。然后他做了一件不寻常的事。他编了一份族谱,刻在石头上,又立了一座亭阁。为庆祝这个场面,他召集苏氏全族,打算 众宣读他妻舅家的檄文。族人倒酒祝告祖先之后,苏洵对族人说,村里 “某”人——指他的大舅子——代表一个有势力的家庭,他给村中带来道德的混乱;他把兄弟的遗孤赶出门, 独占了家中的财产;他宠妾压妻,沉迷肉欲;父子同乐,女德丧尽。他们都是势利小人,“惟富者之为贤”; 美丽的车马迷乱了穷邻居的耳目,金钱和官位足以影响朝廷;最后又说他 “是州里之大盗也。吾不敢以告乡 人,而私以戒族人焉”。


他父亲无疑得罪了太太娘家,不过他早就准备断绝一切关系,还教儿子不要和姐夫来 往。从此四十年间苏东坡兄弟和姐夫程之才没有任何交情,不过父亲死后,他们和其它表兄弟倒处得很不错。对豪门挑战、公开谴责的语气显示他父亲具有嫉恶如仇的性格,东坡后来也显出这些特性。


母亲对这件事很不快活。她也为失去爱女而难过。在这桩家庭冲突里,很难猜出她是支持亡女还是支持娘家。我们说过,他母亲受过良好的教育,其父现任京城的高官,就我们所知,她也许会反对娘家的势利眼,至少反对她哥哥的放荡作风。她哀痛欲绝,一天天衰弱下去。


中国民间的传奇都认定东坡有一个不美而才高的妹妹。她也是诗人,嫁给名诗人兼东坡的门生秦少游。据说她新婚之夜不让新郎进房,要他对上她所出的对子。因为对子很难,新郎无计可施,在院子里踱来踱去,最后苏东坡帮他解出来。


还有小说描写两位 恋人交换怪诗,可以正读倒读,形成一个圆圈。故事里苏东坡曾对妹妹说,你若是男人,一定比我有名。大家乐意相信这些传说。不幸历史上并无根据。


苏东坡兄弟的几百封书简和记载中常常提到秦观,竟找不出丝毫联姻的迹象。当时学者所写的十几本传略中也不曾提到苏东坡有一个妹妹。而且秦观二十九岁才见到东坡,当时早已婚配,苏东坡的妹妹就算真有其人,等秦观认识东坡她早已四十岁了。传闻是后人捏造的,往往和茶余饭后的趣谈连结在一起。 这种通俗传闻的存在只是表示苏东坡其人吸引了中国 人民的幻想罢了。


不过东坡有一个堂妹,是他初恋的对象,他至死对她柔情万缕。她是他的亲堂妹。祖父死后,东坡的父亲倦游归来,伯父一家也回来参加葬礼,因此堂兄妹有机会见面玩耍。苏东坡说她孳孝温文” ,既然同姓,当然不可能嫁娶,如果她是表妹——也就是说,她不同姓就不同了。


后来这位堂妹嫁给柳仲远,月后东坡四出游历,曾在靖江她家住过三个月。其间他写过两首诗,若非情诗就很难解释了。这段时间的作家和研究苏东坡生平的人都没有提过这一层特殊的关系,因为谁也不愿意提。不过他晚年流放在外,听到堂妹的死讯,曾写信给她儿子,说他此心如割。他流放归来,经过靖江她的墓园,虽然病重,还勉强起来祭拜他们夫妇的英灵。第二天朋友去看他,发现他躺在床上,面壁流泪。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徐徐_96

    太好了,这个声音自然清楚,特别喜欢

  • 八个音节

    如此好文章,如此音声正合读。

  • 莫冬兰

    这声音,令我怀疑是不是AI

  • 跳舞的茶叶

    书香门第出文才

  • 石磊石磊石磊

    宋仁宗时期,命司马光设局专修《资治通鉴》,历时19年

  • 西风悲长安

    古人的名与字是有关联的,字是对名的进一步解释。以岳父为例,他名为飞,字为鹏举,怎么样“飞”,像大鹏展翅一样“飞”。

  • 八个音节

    这何止是传记,简直就是优美的散文。

  • 阳光灿烂的日子a

    像………似的……似shi

  • 主播敬水

    谢谢分享

  • 主播敬水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