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第九十七回(中)

047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第九十七回(中)

00:00
26:41

第四十七讲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第九十七回(中)


喜马拉雅的听众,大家好,欢迎听马瑞芳品读红楼梦续·后四十回。我们继续看程伟元高鹗根据无名氏续书补订的第九十七回的内容。九十七回的回目是“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林黛玉从傻大姐那里准确无误地听到贾宝玉将和薛宝钗成亲的消息,虽然贾宝玉已经当面对她说出“我为林姑娘病了”,林黛玉仍然误会是贾宝玉负了心,这一点好像不太合理,但林黛玉接下来的决心赴死,林黛玉焚稿断痴情,却是后四十回写得非常出彩的文字,即便把林黛玉焚稿断痴情放到前八十回,跟尤二姐之死、晴雯之死相比,也毫不逊色。后四十回对黛玉之死的心理描绘细腻生动、动人心弦,对人物之间关系的调配和处理,合情合理。


在黛玉之死的描写中,续书作者写的最符合前八十回人物个性的人物是紫鹃。紫鹃到底是从什么地方、她怎么样判断出黛玉一心求死是因为听到贾宝玉和薛宝钗要成亲的消息,我们不得而知,续书作者没有写,这可能是点小小的疏忽。续书作者只写黛玉病日重一日。紫鹃苦劝她,说宝玉这样大病,怎么做得亲呢。黛玉微微一笑,不答言,又咳嗽吐出好些血,黛玉微微一笑,是反正决定去死的笑,不必解释的笑,而咳嗽吐血,是不是把林黛玉的病情描写得太琐细、太多,太醒目,也太令读者心里难过?紫鹃一天三四趟去回贾母。贾母没有得到紫鹃的汇报,因为鸳鸯封锁了消息,因为鸳鸯测度贾母近日比前疼黛玉的心差了些,所以不常去回。这个细节我不太赞成,鸳鸯不是那种趋炎附势的人,是个很善良的人,从鸳鸯对司棋的态度可以看出来,但是续书作者必须叫鸳鸯这样做,他必须要给林黛玉造成这样的印象:贾母确实变成噩梦当中那个不通人情、根本不管她生死的外祖母了。其实即使鸳鸯去回贾母,我们会不会看到我们更不乐意看到的描写:贾母根本不去看病势垂危的林黛玉,而且说我们这两天还有正事办?曾经把贾母和宝玉看成是在世界上最后两个亲人的林黛玉,现在只把紫鹃当成亲人。她挣扎着对紫鹃说:“妹妹,你是我最知心的,虽是老太太派你服侍我几年,我拿你就当我的亲妹妹。”千金小姐对丫鬟改称妹妹,是非常令人感动的称呼。黛玉叫紫鹃把自己扶起来,紫鹃和雪雁把她扶起,两边用软枕靠住,自己倚在林黛玉的旁边。林黛玉已经骨瘦如柴,坐都坐不住,下身硌得疼,这个细节也叫读者看着很心酸,林黛玉狠命撑着,叫雪雁拿来诗本子,又抬眼看箱子,意思是她想要箱子里写上诗的那块手帕,但是黛玉的心思丫鬟如何能猜得出,雪雁只是发怔。黛玉气得两眼直瞪,又说不出话来,只好拿着拭嘴绢子指着箱子,又喘成一处。紫鹃总算明白,叫雪雁开箱,拿出块白绫绢子来。紫鹃还是没有完全明白。黛玉撂在一边,使劲说:“有字的。”紫鹃这才明白过来,黛玉是要那块题诗的旧手帕,只好叫雪雁拿出来递给黛玉。紫鹃的反应是不是迟钝了些。因为黛玉的诗帕是紫鹃细心地收拾好好,她还给包着林黛玉跟贾宝玉闹别扭时剪碎的通灵宝玉穗子、林黛玉给贾宝玉刺的又剪破的小荷包,她怎么会不知道黛玉要有字的手帕?是不是因为紫鹃不识字的缘故?那么,林黛玉要题诗的手帕做什么?她要断痴情。宝玉挨打后,黛玉为宝玉哭得眼睛像肿桃一样,宝玉派晴雯给黛玉送来两个人呕气时,宝玉哭了,用簇新衣服擦泪,林黛玉摔到他怀里自己的手帕,林黛玉明白过来宝玉送旧手帕的意思,挑灯写下的三首题帕诗,最后一首已经明确地把她和贾宝玉的关系和舜和湘妃关系定位到一样:忠贞的夫妻关系,题帕三绝句是林黛玉的爱情宣言,现在宝黛爱情已经灰飞烟灭,林黛玉得让记录宝黛珍贵感情的证据从人间消失,小说写:“黛玉接到手里,也不瞧诗,挣扎着伸出那只手来狠命地撕那绢子,却是只有打颤的分。林黛玉连撕破一块薄手绢的力气也没有了,只是撕得自己浑身颤抖,多么可怜。黛玉吩咐“笼上火盆。”雪雁把火盆端上来,出去拿火盆炕桌。黛玉把身子欠起,紫鹃两只手扶他。黛玉已经把诗帕撂到火盆上烧着。紫鹃劝:“姑娘这是怎么说呢。”黛玉只作不闻,回手又把诗稿拿起来,瞧了瞧又撂下了。我就揣想,林黛玉此时,是不是看到这些诗,就想到那些大观园的美好岁月?是不是想到她跟宝玉桃树下共读西厢,想到因为误会了宝玉而写《葬花吟》?想到大观园姐妹海棠诗社那些诗歌妙语还有那些欢声笑语?想到虽然自己写了“帘内人比桃花瘦”,却一直有宝玉无微不至的关切?想到芦雪广姐妹们快乐赏雪景抢命联诗,想到她和史湘云月下联诗?那是怎么样的青春岁月!黛玉拿起诗稿又撂下,是不是她一时不忍心把这些记录美好时光的清词丽句也烧了,也叫它们从人间消失?所以瞧了瞧又撂下?紫鹃怕他也要烧,连忙将身倚住黛玉,腾出手来想拿这个诗稿,黛玉又把诗稿拾起,撂在火上。看来,林黛玉就是要让自己彻底从这个恶毒的人间消失,彻底从负心的宝玉心中消失,就是不能留下一点儿,叫贾宝玉想起他们俩深沉相爱的印迹。紫鹃够不着诗稿,干着急。雪雁顾不得烧手,从火里抓起来撂在地下乱踩,已烧得所余无几了。


林黛玉已经焚稿断痴情,后边就只是她如何病逝,大观园有情义的姐妹如何送行了。


黛玉病危,贾府没有人来看望,潇湘馆里只有紫鹃、雪雁和鹦哥等几个小丫鬟。这里,续书作者又有个小小疏忽,鹦哥本来是贾母的丫鬟,黛玉进府后,贾母看到雪雁太小,把鹦哥派给了黛玉,鹦哥和珍珠都是贾母得力的丫鬟,贾母把珍珠派给宝玉,改名袭人,鹦哥派给黛玉,从那以后鹦哥这个名字就消失了。黛玉身边的丫鬟成了紫鹃,这应该是林黛玉给改了名,林黛玉把鹦哥改名紫鹃和贾宝玉把珍珠改名袭人,有相似的哲理意味。林黛玉的丫鬟会泣血,贾宝玉的丫鬟会用浓郁的香气包围宝玉。


紫鹃看黛玉不好,又来回贾母。贾母上房静悄悄的,只有两三个老妈妈和做粗活的丫头在看屋子。紫鹃到宝玉屋里去看,竟也无人。其实宝玉和贾母现在不就是里外间?丫头不知宝玉到哪里了。紫鹃已知八九,知道贾宝玉到新房娶亲去了,她想:“但这些人怎么竟这样狠毒冷淡!”又想到黛玉这几天竟连一个人问的也没有,越想越悲,激起一腔闷气想,“今日倒要看看宝玉是何形状!看他见了我怎么样过得去!那一年我说了一句谎话他就急病了,今日竟公然做出这件事来!可知天下男子之心真真是冰寒雪冷,令人切齿的!”紫鹃发现怡红院静悄悄没人,正徘徊瞻顾,想贾宝玉的新房在哪里,这时又来了个泄密的,宝玉身边的小厮墨雨告诉紫鹃:宝二爷就是今日夜里娶,老爷派琏二爷另外收拾了房子了。紫鹃发一回呆,想起黛玉还不知是死是活。两眼泪汪汪,咬着牙发狠道:“宝玉,我看他明儿死了,你算是躲得过不见了!你过了你那如心如意的事儿,拿什么脸来见我!”人情薄如纸,世情恶如鬼,紫鹃虽然误会了贾宝玉,但只有紫鹃是贾府这个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难得她如此的义愤。紫鹃一面哭,一面走,呜呜咽咽回去了。她进潇湘馆,续书作者写林黛玉已经是具体描写人死前的回光返照,黛玉肝火上炎,两颧红赤。紫鹃叫了黛玉的奶妈王嬷嬷来。王嬷嬷一看便大哭。紫鹃本来认为王嬷嬷年龄大有主意,没想到她更没有主意。紫鹃忽然想起李纨,派小丫鬟去请。李纨孀居,宝玉结亲,自然回避。大观园向来由李纨料理,所以打发人去请他。紫鹃想到李纨,想得对,续书作者安排得好。李纨接到紫鹃报告黛玉病危很伤心,她想:“姐妹在一处一场,更兼他那容貌才情真是寡二少双,惟有青女素娥可以仿佛一二,竟这样小小的年纪,就作了北邙乡女!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真真可怜可叹。”


李纨看林黛玉的时候,“黛玉已不能言。李纨轻轻叫了两声,黛玉却还微微地开眼,似有知识之状,但只眼皮、嘴唇微有动意,口内尚有出入之息,却要一句话一点泪也没有了。”这一段林黛玉临终描写,是不是写得太过详细了?有没有必要像临终关怀的病床护士这样记录病情呢?我们这些读者实在不忍卒读。李纨回身找紫鹃,当然是想叫紫鹃抓紧处理黛玉遗体,只见紫鹃在外间空床上躺着,颜色青黄,闭了眼只管流泪,鼻涕、眼泪把一个砌花锦边的褥子湿了碗大的一片。紫鹃对黛玉之死的反映,最感人。李纨连忙唤他,紫鹃才慢慢地睁开眼欠起身。李纨道:“傻丫头,这是什么时候,且只顾哭你的!林姑娘的衣衾还不拿出来给他换上,还等多早晚呢。难道他个女孩儿家,你还叫他赤身露体精着来光着去吗!”紫鹃听了这句话,一发止不住痛哭起来。李纨一面也哭,一面拭泪,一面拍着紫鹃的肩膀说:“好孩子,你把我的心都哭乱了,快着收拾他的东西罢,再迟一会子就了不得了。”续书作者忍心写出这样的场面,大概正是引得后世读者潸然泪下的重要原因了。我记得新版《红楼梦》问世的时候,李少红导演把林黛玉的肩膀露出来,曾经引起读者的很大反感,认为是写了林黛玉的裸体,后来我去请教冯其庸先生,冯先生倒没有不以为然,说:这反而是表现林黛玉清白来清白去(“质本洁来还洁去”),这一点,我们不去管它了。


接下来到潇湘馆的两个人各有各的任务,写得很有道理:平儿和林之孝家的。平儿是王熙凤派来看林黛玉的,王熙凤到底还是要对林黛玉尽一尽心,她不放心,在她操办掉包计匆匆忙忙中,还想起来派平儿来看林黛玉。平儿说“我也见见林姑娘。”一面往里走一面早已流下泪来。那么,林之孝家的来做什么呢?李纨可能以为也是凤姐派来执行林姑娘临终事务处理,就对林之孝家的说:“你来得正好,快出去瞧瞧去。告诉管事的预备林姑娘的后事。妥当了叫他来回我,不用到那边去。”林之孝家的答应了,还站着不走。原来,她是来执行王熙凤掉包计里面最恶毒的一手,她要用紫鹃扶薛宝钗,跟贾宝玉拜堂,给贾宝玉造成确实是娶过林黛玉的错觉。王熙凤真是妙计迭出、毒计迭出、丧心病狂之计迭出。林之孝家的道:“刚才二奶奶和老太太商量了,那边用紫鹃姑娘使唤使唤呢。”李纨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李纨还未答言,紫鹃道:“林奶奶,你先请罢。等着人死了我们自然是出去的,那里用这么……”说到这里却又不好说了,又改说道:“况且我们在这里守着病人,身上也不洁净。林姑娘还有气儿呢,不时地叫我。”好紫鹃!贾府的丫鬟公然敢抗命贾母和王熙凤,紫鹃因为黛玉之死,已经完全把自己的安危甚至生命安全都置之度外了。李纨在旁替她解说:“当真这林姑娘和这丫头也是前世的缘法儿。倒是雪雁是他南边带来的,他倒不理会。惟有紫鹃,我看他两个一时也离不开。”林之孝家听了紫鹃的话不受用,李纨这么一说,她没话说,见紫鹃哭得泪人一般,只好瞅着她微微地笑。这个家伙也是个狼心狗肺,别人痛苦这个样,她还能笑得出来。林之孝家的只管执行凤姐的命令,又说:“紫鹃姑娘这些闲话倒不要紧,只是他说得,我怎么回老太太呢。况且这话是告诉得二奶奶的吗!”这番话倒是很符合大管家身份,最后是平儿提出解决办法:用雪雁代替紫鹃去欺骗贾宝玉。


后四十回写黛玉之死,黛玉将题帕诗的手绢丢到火盆里,将呕心沥血写的诗稿扔到火盆里,诗魂化烟,堪称经典。而黛玉焚稿断痴情的情节是有原型的,那就是明代才女冯小青焚稿的真实故事。冯小青是武林冯生姬妾,她本人的姓没有传下来,因为她嫁给冯生,后世就把她的名字称为“冯小青”。冯小青自幼聪明异常,擅长写诗填词,十六岁嫁给冯生,冯生之妻奇妒,冯生只好安排冯小青孤独地住在山里边。有人劝她再嫁,她不肯,因为长期郁闷,伤心成疾,十八岁时冯小青渐渐病重,临终请了画师画了自己的像,把自己生平写的诗词面对画像焚毁了自我祭奠死了。她死后安葬西湖孤山。冯小青焚稿断痴情,在明代是非常有名的故事,明代陈元明给冯小青写过传,支小白写过《小青传》,张潮的《虞初新志》还有《西湖志》《西湖游览志》都记载过冯小青临终焚稿断痴情的故事,现代文学的大家阿英先生在《小说闲谈》也分析过冯小青到底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还是小说人物。冯小青的亲人出版了冯小青诗词叫《焚余草》,里边有这样一首诗:“新妆欲与画图争,知在昭阳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这首诗的意思是:我穿上美丽的新装和我的画像竞争,我们应该在昭阳宫排第几名?我这样瘦,到春水旁边来照,瘦瘦的我,对着瘦瘦的画像,你应该怜我还是我应该怜你。续书作者看来也不避讳他写林黛玉焚稿断痴情参照了冯小青的故事,他已经在八十九回借用了冯小青的诗句形容林黛玉在顾影自怜:“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的同时,薛宝钗出闺成大礼,那一段倒是续书作者完整的个人天才表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溪湄阅读

    相比端庄大气的87版的红楼梦,我感觉李少红新版那个红楼梦就是满屏幕的群魔乱舞。林黛玉的光膀子了,提就来气

    马瑞芳 回复 @溪湄阅读: 花钱多不一定办大事

  • 绛珠泪

    黛玉是来人间报恩的,她即便是死也应该是一种诗意的死法,这才符合她降珠仙子的身份,也符合她诗意的人生。我认为她死的时候内心的想法应该是如释重负的释然,绝对不可能是含恨而终。这么写确实是感人,但也仅仅是感人而已。

    马瑞芳 回复 @绛珠泪: 诗意死法,好评

  • Laughing_dp

    从前80回过来的,马老师讲得太好了!分析客观,逻辑严谨,让人对这部经典有更深的理解。反复看过多次,每次看到黛玉之死都忍不住落泪~个人觉得续书作者是看过曹公原稿的,只是在原稿基础上进行了符合当时历史原因的改编,由于续书作者在人生经历、学识眼界、写作水平等方面都与曹公天差地别,(从续书改编水平就可看出)所以和前80回比部分有些不伦不类,这精彩动人的情节,以续书作者的水平是写不出来的。

    马瑞芳 回复 @Laughing_dp: 续书艺术水平不行,三观更差

  • Scar_let

    难怪新版红楼 搞出个黛玉裸死

    马瑞芳 回复 @Scar_let: 不算裸死,只不过露肩膀

  • 迎风素荷

    也许林黛玉焚稿只是为了让好哥哥忘掉自己好好跟宝姐姐生活下去 九十六回她已经完全明白,宝玉爱的是她,但是他们都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 ,既然自己注定无法陪他一生,那还不如让他从此忘掉自己,好好生活 我始终觉得 黛玉对宝玉是不可能有恨的 ,他们两个看彼此都比看自己要重 都希望对方好

    马瑞芳 回复 @迎风素荷: 黛玉永远不恨宝玉

  • 大汉兰台令史

    玉带林中挂做何解

    马瑞芳 回复 @大汉兰台令史: 前三字倒过来读

  • 971x59699m042

    马老师讲的太好了,听得心都碎了

    马瑞芳 回复 @971x59699m042: 其实讲得也心碎

  • XI_ag

    马老师的解读,让人更是感动。

    马瑞芳 回复 @XI_ag: 谢谢

  • 15319040fpt

    黛玉之死太戏剧化!宝黛爱情前八十回,俩人早已懂得对方的心思,黛玉怎么会对宝玉绝情,逻辑和情理上都讲不通。续书作者刻意营造激烈的戏剧冲突,让读者为林妹妹掬一把同情的泪水。因病而亡也许是黛玉的宿命,但绝不是误以为宝玉变心,对爱情绝望,遭受巨大刺激和打击而亡。焚稿断痴情,毫无道理!黛玉之死的悲剧,落入了俗套言情剧的窠臼。

    马瑞芳 回复 @15319040fpt: 落入了俗套言情剧的窠臼!妙

  • 兰石国际

    马老师是真爱黛玉,讲黛玉之死连更三期

    马瑞芳 回复 @兰石国际: 后四十回的精华